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410534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电脑大拆解.doc(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篇看看上面那台完全拆解的笔记本电脑,是不是很刺激!不过面对昂贵而又娇气的笔记本电脑,相信没有几个用家动过把它拆开看个究竟的”疯狂”念头,拆坏了怎么办?保修没了怎么办?由于多数零件和台式机不通用,笔记本电脑的维修可是非常昂贵的!以下的例子仅仅是我率性而为的一时之快,请一般朋友不要仿效:谁说不能拆!我就偏不信这个邪!正好我的笔记本电脑因为积尘过多(我有边用电脑边吸烟的坏习惯)导致发热量急剧升高,去维修部一问这么简单的清理竟然开价要650大元!一气之下,我找来工具,打算来个活体解剖,把笔记本电脑的内部看个究竟。为了有所对比,让朋友们对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同时拆解了一部486级的

2、笔记本电脑,和Mobile PentiumIII的笔记本电脑做一个对比,在此感谢我的朋友詹锦成借出他珍藏的古董级笔记本电脑。虽说我之前拆过好几部386/486和Pentium/PentiumII级的笔记本电脑,但是拆Mobile PentiumIII级的笔记本电脑还是第一次,何况还是光软互换的轻薄机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拆解笔记本电脑,精良的工具必不可少!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的工具如下:一套小型的一字和十字螺丝刀,最好是刀头渗碳处理过的高级品种,否则很容易导致笔记本电脑上的螺丝留下明显的刮痕,甚至是螺丝损坏,切记切记!几把大小不同的油画用笔刷,用来清理灰尘。记得选择品质较好的品种,否

3、则容易掉毛。用来清理耳洞的小棉签几根,作用同上。尖头小镊子一把,用来移动细小的零件。万用表一只,作用是检查线路的接触情况和电池情况。宽敞整洁的工作台一张,用于分类存放细小零件的浅碟子数个。用于摆放较大部件如机壳或者硬盘的软质不脱纤维的布一块。空调一台?!?!别惊讶,这是为了防止你出汗,要知道汗水会腐蚀线路板,对长期使用是非常不利的。最后的一条和拆卸一切电脑设备一样,工作前先洗手,释放手上的静电。准备好了的吗?Lets Go!首先是要把电脑安全关机,记住,使用Win2000操作系统的机种不可以使用休眠,尽管此时电脑把所有内存数据存储到硬盘,关机是完全断电,但是一旦你安装好的笔记本电脑中有一点异常

4、,例如内存没有插好,重新启动时轻则导致死机,重则系统崩溃。另外其他运行在Win9x/ME下的笔记本电脑也不要使用休眠功能(即使是通过第三方软件) ,原理同上。第二步是拔下交流适配器,拆下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按一下电源开关,然后静置10分钟左右,让笔记本电脑将内部的残余电荷释放。这期间我们可以看看电池(下图),可以见到这个电池是有电量指示的,只要按下电池山的按钮即可显示剩余电量,不过这个按钮在电池内侧,装入笔记本电脑后就见不到,要看电量就要拆下电池,不如别的厂家把电量指示放在笔记本电脑机壳上的设计合理。第三步是卸下外置和可抽换驱动器例如硬盘和光驱,软驱等。通常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硬盘都是安装在一个抽

5、屉式的硬盘盒中,先松开机壳上固定硬盘盒的螺丝就可以轻轻抽出硬盘盒,抽出后再将其中的硬盘卸下(见下图)。也有些超轻薄机型的硬盘是安装在由不锈钢制成的框架中,如Mobile PentiumIII机型的IBM硬盘就是采用框架安装的。但是486笔记本电脑的昆腾硬盘(昆腾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绝种了)是直接安装在底板上的,还使用了类似台式机的硬盘线(下图)。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小巧从图中和手掌及5号电池的对比可见。众所周知硬盘内部充满惰性气体,一旦打开硬盘外壳,惰性气体就会流失,随着空气进入,硬盘内部零件会产生氧化,很快就会报废。不过486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已经被拆开过,所以索性再拆一次,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

6、到,笔记本电脑硬盘除了盘片直径较小(2。5英寸)外,和台式机并无任何区别。第四步是打开内存盖板,卸下内存条。笔记本电脑SDRAM内存条的固定方式和台式机内存条不同,在平放的内存条两侧各有一个卡住内存条凹位的塑料卡钳,见左图中的红色箭头所指的位置。只要将两边的卡钳同时向外侧轻轻一掰(千万别太大劲),内存条会自己弹起一点,如下图的那条内存条,这时轻轻握住内存条两侧(不要触摸内存芯片和线路板),往外一拔就可以取下内存条了。下图中就是取下的内存条后的内存插槽和拆下的笔记本电脑SDRAM内存条。至于486笔记本电脑的EDO内存条就简单得多,下图是安装在主板上的内存条和拆下内存条后的主板,红色箭头所指的就

7、是两条内存插槽。下图就是拆下的486笔记本电脑的EDO内存和Mobile PentiumIII笔记本电脑的SDRAM内存,右上角的是是人民币一角硬币,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它们之间大小的对比。 再看看下面的两张图片,就可以知道EDO内存的厚度比SDRAM厚了数倍。这也是EDO内存被淘汰的原因之一。毕竟它限制了笔记本电脑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在完成硬盘,光驱和内存的拆卸后,把笔记本电脑反过来放好(记住垫好软布),现在开始要向本机的核心-Mobile PentiumIII CPU进军。首先要把键盘拆下,笔记本电脑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Mobile CPU一般是安装在键盘下方的,拆卸键盘的时候要注意键盘的固

8、定方式,一般都是在键盘的上方(就是F1F12建的一侧)有几个卡位压住键盘,首先把这些卡位逐个挑开,同时再将键盘的一角挑起,就可以拆下键盘。见下图。不过要注意卡位完全挑开后不要急于取下键盘,因为键盘上还有连接主板的线,无意中容易拉断。拆开的键盘背面见左图下。图中可以见到键盘的背面是铝合金质地的,这样键盘就可以起倒一部分的散热作用,设计师的苦心由此可见一斑。从下图的PentiumIII笔记本电脑和486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对比图中可以看到,虽然都是采用导电橡胶来发出击键是的信号,但是486电脑的键盘就完全依靠导电橡胶的弹性来支撑键帽(类似早期任天堂游戏机手柄的结构),这样导电橡胶的质地就要比较硬,不但

9、手感比较生硬,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就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故障。而PentiumIII笔记本电脑的键帽采用X型支架支撑,键帽对导电橡胶的压力比较轻,而且X型支架也有助于改善手感。下图是从Sony网站上找到的对其PCG-XR9s笔记本电脑的XR键盘的剖视图和行程/压力曲线图,可以看出X型支架比较接近理想的行程/压力曲线图。目前在大多数Mobile PentiumII以上的笔记本电脑中已经普遍使用了X型支撑架结构,从而使键盘获得了良好的手感。拆下键盘以后,迎面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金属板,其大小和Geforce2 GTS显卡的大小相当,这就是Mobile CPU的散热片(很夸张是吗?更夸张的还在后面呢!),上

10、面贴着一块不干胶纸,指示出螺丝拆装的顺序,略有机械常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不平衡的螺丝上紧顺序可能会造成部件的扭曲,何况散热片下面是把脆弱内核直接裸露的Mobile CPU!按照指示的顺序松开螺丝后,轻轻揭起散热片(注意不要弄断散热片上的风扇接线),然后拔出风扇插头,整个散热片的结构就一览无余,见下图。可以看到由涂着散热硅脂的散热固定Mobile CPU的部分有一条很长的铜质导热管延伸到带有风扇的散热器中,这时可以把风扇拆下清理一下灰尘,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清理完的棉签上沾满了污渍,因此也就不难想像为什么笔记本电脑的热量越来越高了。在台式机散热片上很少使用导热管,其原理是在抽取真空的金属管中有比热

11、较小(容易吸热和放热)的液体,管内由纤维构造组成一个凭借压力循环流动的回落,当导热管一头(通常在CPU内核的上方)的液体吸热后汽化成蒸汽,流动到导热管的另外一头(散热片和风扇的所在),这里温度较低,蒸汽放出热量后重新变成液体流回到CPU内核的一头,周而复始,就很快的带走了CPU内核上的热量。因为导热管是密封的,使用寿命很长,而且又不消耗电能,体积也很小巧。所以在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因为其价格非常昂贵,台式机的散热条件又比笔记本电脑好得多。所以导热管很少使用在台式机中,如果你是对超频非常狂热的朋友,正在为爱机的散热头痛,不妨尝试一下这种采用特殊技术的导热管。而对于486笔记本

12、电脑,因为其CPU主频只有50MHz,热量很低,因此没有采用导热管和大型的散热片,只是使用一个CPU芯片上自带的小型散热片加上主板后方的一个小风扇就能满足散热要求。见下图:本文版权属SunDigi所有,谢绝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转载请联系Sundigi揭开散热片后我们终于见到了Mobile PentiumIII CPU(下图),是Micro PGA2形式的。和486CPU比起来真的是惊人的小巧,我把它们和人民币一角硬币放在一起照了一张照片,朋友们可以想像一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对比。见左图中。分别是正面和背面的对比。Mobile PentiumIII的引脚比起486DX50多几倍,性能高出更是数十上

13、百倍,但是体积却不到其1/3,重量不到其1/4。不能不让人感叹科技的进步实在是一日千里。Mobile PentiumIII是通过Intel专利的ZIF插座安装在主板上的,ZIF的意思就是(Zero Insertion Force-零插拔力),顾名思义,它和台式机上采用的CPU插座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在笔记本电脑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不可能安装台式机那样厚的CPU插座,但是它依然以不到3毫米的厚度实现了同样的功能,设计之巧妙实在是令人赞叹!只要用一字螺丝刀把ZIF插座左下角的螺丝逆时针旋转180度(见下图),ZIF插座就会延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对角线向左下角移动一点,这时CPU就可以很轻松的拔出来了。安装

14、Mobile CPU时注意CPU左下角的箭头要对准ZIF插座下方的固定螺丝,然后轻轻移动一下CPU就可以把CPU放入插座中,最后顺时针拧紧ZIF插座左下角的固定螺丝180度,让螺丝上的一字槽和插座上的槽对齐,就可以把Mobile CPU安装好了。ZIF插座有几种形式,下图是另外一种形式的ZIF插座。486笔记本电脑的插座则完全和台式机用486主板上的插座一样,而且没有ZIF插座的设计,插拔起来很费力,见右图下。CPU看完了,是不是意犹未尽,那么就让我们继续拆下去。不过先把CPU拔出放好,记住针脚面朝下,要是内核朝下刮花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接下来的工作是要把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扳到和机身平行(如果不

15、能放到平行则扳到最大角度),然后把和显示屏交界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上盖拆下(可能要从背面先松下螺丝),这部分因为各个机型有很大不同,就不再描述。现在可以见到整块主板了,和台式机比起来,做工非常精良,密密麻麻的贴片元件占据了整个主板,主板也要比台式机的小很多。由于要迁就外壳的特殊形状,笔记本电脑的主板形状千奇百怪,没有统一的标准,从下图中两款笔记本电脑的主板形状就可以见到完全不同。在笔记本电脑主板上也见不到台式机主板常见的PCI/AGP/CNR/ISA插槽,因为它们要么集成在主板上(如AGP),要么干脆从笔记本电脑主板中取消,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Mini-PCI插槽了,他是标准台式机PCI插槽的迷你版,在这里的Mini-PCI插槽上安装了v90 56K modem(左图)。笔记本电脑上的硬盘/光驱接口也和台式机不同,这里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从486到Mobile PentiumIII,硬盘和光驱接口倒是没有什么变化,拆解中的这部Mobile PentiumIII是通过插槽直接使用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插针(下图),也有些厂家因为在主板上使用了不同的接口会在硬盘接口上采用转接槽。不过在线路上是一样的。在Mobile PentiumIII机型的主板上你可以找到和台式机一样的芯片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