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导学案课前部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410332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导学案课前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导学案课前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导学案课前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导学案课前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导学案课前部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主岭一中 20122013学年下学期 地理选修5导学案 使用时间:第 3周 2013年3月13日 课 前 部 分编辑:王海玲 审核:高二地理组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班级】 【小组】 【姓名】 【课程标准】1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1 结合救灾情景,了解救灾过程.2 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3 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 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4 通过相关的灾害资料,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5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信念。 【学习重难点】1 重点

2、: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2难点: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在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学法指导】1.结合课本内容识记不同灾种救灾物品储备不同。2.联系中国省区分布识别记忆省会分布及其储备基地布局的理由。3.通过关联图总结概述灾中应急行动及措施。 4.通过案例分析建立预案对救灾结果产生的影响。5. 通过合作探究突破本节的重难点。6. 学会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脉络 7.自我测验,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尽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堂堂清”的学习效果【旧知铺垫】【新知导学】自主学习1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概念2 读图:p71页3.9灾害救助工程。图

3、中展示了灾害救助过程中的哪三个核心环节?一灾前准备自主探究:1. 灾前准备主要涉及哪两个方面?2. 灾前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哪一个关系到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 3. 救灾物品储备分成哪四种?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与水灾,各自都需要储备哪些物品?进一步理解“储备什么物资主要由灾种决定”。4. 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我国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合作探究:1 在中国空白图上标出这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并列出通过基地城市的主要铁路干线名称。2 思考安排这10个城市做为基地的理由。(提示:从各基地的交通流通能力、灾害程度方面思考) 3.阅读材料(p72页)。通过对我国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了解,说明专业救援

4、队的最大优势?(提示:从救援的工具、技术装备、效率分析)理清思路“我总结、我收获”1、 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2、 我国10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1.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类救灾物资的是( )A.生活类物品 B.救生类物品 C.娱乐类物品 D.医用物品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和储备基地的选择都是由受灾种类决定的B.储备救灾物资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C.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是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交通通行能力D.遇灾时若采用空运救援,从储备基地出发,最远的地方在4小时之内到达二灾中应急自主探究:1. 灾中应急行动范围及其目的?2. 生命线工程一般包括哪些部门?3.灾中应急的关键是

5、什么?为什么?4. 建立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什么?合作探究:针对我们公主岭市冬半年频发的寒潮灾害,请你拟定一套防灾预警方案。理清思路“我总结、我收获”1. 灾中应急储备2. 灾中应急交通线3. 灾中应急最主要的目的3.为了提高救灾交通应急能力,我国以10个储备基地为中心建立了应急交通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空运在1小时内可到达全国70的县域B.高速公路在4小时内可到达全国13的县域C.国道及省级公路在6小时内可到达全国12的县域D.铁路在5小时内可到达全国13的县域三 灾后恢复自主探究:1. 灾后恢复的核心措施是什么?目标是什么?2. 救济灾民的形式有哪哪些?3. 我国的防灾抗灾、救灾

6、工作方针及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4.阅读p77页风险分散,了解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保险的作用。合作探究:灾后“重建家园”的意义是什么?(从灾后恢复的目标去考虑)理清思路“我总结、我收获”1.灾后恢复的核心措施2.灾后恢复的目标3.防灾抗灾方针 4.救灾工作方针4.灾后恢复的目的有( )A.修复、重建生命线 B.恢复生活、生产秩序C.修复、重建生产线 D.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自学反思】1、自主学习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能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吗? 2、你还存在哪些问题呢?【组内交流】1.通过组内合作探究,你的问题都解决了吗?2.你们小组还有哪些问题呢?背景材料1: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都江堰12万

7、户城镇居民有10.89万户、30万居民的住房受到不同程度损坏。针对不同受灾群众的需求,都江堰市采取了政府筹资建设、上海援建、引入社会资金参建、居民自建等多种模式,并提供了置换安居房、市场化安置、购买租住安居房、居民自建等众多重建方式。震后不到72个小时,绝大部分灾区建立了紧急安置点。 应急安置难,过渡安置更难,在震后,百日攻坚完成过渡安置。为了确保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国家和四川紧急筹集并向灾区调拨大量生活物资,对灾区700万受灾群众实行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83.8亿元、救助粮30.8万吨。向灾区发放帐篷126万顶,搭建活动板房70余万套。为农村受灾居民

8、每户发放2000元过渡房建设补助,鼓励群众自己动手解决临时住所。仅用3个月时间,就解决了540万户、1200万无家可归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通过三年多的恢复重建,灾区的城乡居民群众在政府的帮助下住进了新房。全省成功解决了540万户、1200万城乡居民的住房修建问题,提前一年实现了“家家有房住”。 背景材料2:日本东北地区11日发生强烈地震后,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驻新潟总领馆的安排下,一辆辆搭乘灾区中国同胞的大巴车火速驶离灾区,向新潟汇集,很多人准备从那里回国。但日本震后物资供应紧张,加之东北地区大幅降温,许多转移出来的灾区同胞面临食品和饮用水严重短缺的困难,处于饥寒交迫的艰难境地。灾区同胞等待救援的消息传来,关西各侨团快速行动起来。大阪、京都、神户华侨总会、西日本新华侨华人联合会在二、三个小时内就采购了整整一卡车食品和饮用水。16日午夜时分,满载救援物资的卡车从大阪出发。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带着关西侨胞对灾区同胞深厚情谊的救援物资17日傍晚终于送到了受灾同胞手中。1逆水行舟用力撑,不进则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