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40768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 第一篇: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有感 今晚没开电视,翻阅才收到的读者。杂志于我,已经有种久违的感觉。近日读莫言的精品文集和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看完后,觉得不敢怎么说,一位是诺奖得主,一位是文坛泰斗,轮不到我等草民评说。 仔细看完曲辉先生的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一文,心理又有些止不住思绪泉涌,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或许,我的看法片面而有失偏颇,但我还是想谈一谈。 身在小学教育这一块,目睹儿童身心被奴役的教育模式,我深感痛心与惋惜。正如作者所言,现在的教师,“他们只是枯燥的国家考试机器上的螺丝钉,不关心学生如何做人,只关心他们的分数。” 在中

2、考、高考的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家长和老师最为关注的也是孩子的分数。儿子今年十七岁了,在读高二。在学校,他体会不到丁点的读书的乐趣。除了分数和名次,教师根本不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成绩不好,不是受到冷嘲热讽,便是被无情地赶出校门,提前结束求学生涯。 儿子多次委屈万分的倾诉,成为我心中的痛。我无法改变现状,在缤纷的社会百态面前,如何给教育一条生路,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真的无能为力。复旦附中的特级教师黄玉峰的做法让业内人士广为称赞,可更多循规蹈矩的中国教师,却不敢也没有勇气去尝试这样的教育方式。 孩子们学习之枯燥,真令人咋舌。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业教师的引领,缺乏社会实践的动手操作机会,也完全没有走

3、出去,学回来的教育思路。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类学校,将一朵朵娇嫩的鲜花培育在温室里,将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扼杀在一遍又一遍、一轮又一轮的所谓安全教育之中。 近些年的社会大调查中,国民体质急剧下降,究其原因,人们在孩子成长初期就早早地制订好营养计划,却从来没有人为孩子制订锻炼计划,乃至上学、放学,都由大人扛着、背着,一步也不想多走。 大多学校区域窄小,楼房林立,就是缺少孩子活动的空间。孩子们不是坐在教室上课,就是趴在走廊张望,鸟儿飞得多高啊,人类却过早地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孩子们的童年成了各类培养班的赚钱乐土,培养班多了,孩子们没有了童年的奔跑,失去了

4、欢笑的理由,这真的就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教育出现的种种怪现象,是否都表明一切责任都在教师身上。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出在一线教师的教育方式上。一线教师在一层层的上级领导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下,怎样去展开真正有效的,足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启蒙教育。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过:“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 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在曲辉先生的笔端,现代教师没有几位是真正称得上称职的。在他眼里,只有那些著名学者、教育家,如钱理群,德国教师卢安克,蔡朝阳,邹华章,袁鹏飞,纪连海。但偌大的教师队伍之中,为何偏偏名师都是屈指可数。为何社会偏偏要

5、求每位教师都成为各具特色的所谓名师。有特色还好,尤为可悲的是,某些城市每年根据某些人的某些标准评选出城市十大名师。试问:名师是评出来的吗。 一线教师大多都是平凡的人,现代社会在对教师提高要求时应学会自省,人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为我们的同伴及子孙后代都作了怎样的教育楷模。 在教育改革这个重要的环节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对一线教师辛勤实践的教师横加指责,这是毫无道理的。在教育这一大块的人文性最强的社会区域中,我们的教师更需要世人有一种美德宽容,来看待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师。 让我们都拿出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吧。 第二篇:起跑线旁缺

6、席的启蒙老师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老师 曲辉 月是孩子们入学的时候,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刚参加完儿子的入学家长会,她听到校长演讲中日学校怎样考“甲午海战”。中国的考题是:甲午海战是哪年发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然后老师会总结5点,让学生背熟,少答一点扣分。日本则会考学生:了解了甲午海战的历史之后,你认为日中之间还会有战争吗。谁会赢。你为什么做这样的判断。 “是啊,这样下去谁会赢。”张泉灵在微博上感慨道。旅华多年并在华娶妻生子的英国著名出版人马克基多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的文章,声称准备携家带口从中国撤退。文中他特别尖锐地批判了教育问题,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是一个“考试中心”,孩

7、子们的天赋“被榨干”,只培养出两种人:赢家和输家。“中国并没有这样一条大道,能把孩子培养成领导人、发明家和革新者,但这恰恰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如胡适所说,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消考察三件事,而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怎样对待孩子。胡适的眼睛的确够毒近10年后的今天,在最应该被启蒙的年纪,我们的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点化。在最需要先生指导、孵化想象力和创意,最大限度地发掘天赋的时期,我们的孩子缺乏真正能照亮他们心灵和智慧的好老师。 拟定一生蓝图 没有好先生就没有启蒙。大学是对一个人深加工的地方,而之前的底子和模样已经由基础教育打下:不论是小皇帝还是小公主,都得离开罩着他们的“父皇”“母后”进入学校

8、,接受集体生活与正规授课的洗礼,学习各学科基础知识,学会待人接物,开始规律作息。这是他们社会化的起始,人格成长的初级阶段,像一枚干细胞开始迅速分化。此时从老师处学到的东西,完全融进生命、化入血液。大学之后所学,则只能作为附加知识骨架已经搭起,骨缝已然闭合,不论是长肌肉还是长脂肪,总之是没法再长高了。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师,一天,他问正在雕刻石狮子的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父亲说:“看。拿这头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头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父亲进一步解释说:“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毫不客气地给教师行业提高“准入门槛”

9、:“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如果说待启蒙者是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那启蒙先生无疑参与拟定了待启蒙者一生的心中蓝图。109年12月日,身为长沙修业学校教师的徐特立,在学校操场进行演讲之时,讲至国耻民辱不胜激愤,热泪如倾,当场挥刀将自己的左手小指砍下,血书“请开国会,断指送行”交给请愿团。时为其学生的毛泽东后来回忆起徐特立的壮怀激烈,认为“这给了我对革命的第一次感性认识”。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0岁入学,他的启蒙先生钱伯圭年轻时曾游学于上海,是深藏不露的革命党人。一天,钱伯圭拉住钱穆问:“听说你能读

10、三国演义,是这样吗。”钱穆称是。老师告诉他:“这样的书不要再读了。一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这是因为中国历史走上了错路,才会这样。像现在欧洲的英、法等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以后该学他们。” 一番教导,让钱穆顿觉“巨雷轰顶,全心震撼”。多年之后他回忆道,自己毕生所从事的治学研究,其最初动力都来自于老师的这一番启发。他自己入大学执教之前曾做过0年小学教师,8年中学教师。钱穆晚年曾多次对人说,教大学不如教中学,教中学不如教小学。 考试机器上的螺丝钉 这也是为什么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总说自己“有一种癖好”,就是“见到年轻人就忍不住要和他们说话”。他教大学之前在

11、贵州教过1年的中学。如今这“癖好”愈演愈烈,钱教授退休之后没有在家养花种草,而是回到母校南京师大附中给中学生上了一个多月的课,讲古典讲鲁迅,还马不停蹄地义务到各地给年轻人讲课。他自己说,像钱穆那样的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早在“五四”时就形成了传统。 最近出版界涌起一股“民国老课本热”,尤其是932年的8册版开明国语课本,其影印本多次卖断了货。这部教材由叶圣陶编写课文,画家丰子恺绘制插图,清新质朴,简洁实用,毫不陈腐。当时的钱穆、夏丏尊、朱自清、叶圣陶等知名大家都曾入中学任教,佳话颇多,一个年级的学科组就能强过现在的一所大学。 可我们今天的老师,论学养论人格魅力,有几人能担得起“启蒙先生”这4个字

12、。他们只是枯燥的国家考试机器上的螺丝钉,不关心学生如何做人,只关心他们的分数。 诗人于坚有一天送孩子去上学,下雨天路滑,到校门口时考试铃声响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进挤,生怕迟到。有个女生滑倒了,于坚吃惊地看到学生们没有一个人去扶她,女生自己挣扎着爬起来。他不由慨叹道:“现在的学校到底教了些什么。” 今年月份,江苏XX县区一所中学的一名学生被安排在升国旗仪式中发言,可他却把此前由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偷梁换柱”,临时发表了一番火力十足的教育批判。 “根据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没有一个诺贝尔奖是接受中国教育而获得的。”全校师生猝不及防地怔在那里,连话筒的电闸也忘了

13、切断。没想到越往后尺度越大:“我们感觉不到老师的伟大,他们为了升学率,不断逼我们,要么是补课,要么是布置做不完的作业他们关注我们只是为了升学率。难怪有调查显示,90%的学生毕业后不回母校看老师,一点感情都没有。尊敬的老师们,这是你们想要的吗。” 他问到了点子上。山崩地裂时只顾自己抱头鼠窜的“范跑跑”还怎么指望学生对他有感情。机械而陈腐的课堂怎么指望学生对它有感情。一个负责“灌”,一个被迫“吞”,老师和学生一起被卷入麦当劳式的生产线中。想象一下,孩子们被领着计算“一个排水口,一个进水口,边排边进,多久才能灌满”这样几十年嚼不烂的“坑爹”问题,想象他们像做广播操一样写着作文,想象他们打着吊瓶把头埋

14、进纸堆里,一边痛不欲生一边撂狠话诅咒这一切。学校心无旁骛地把他们像生肉一样推向下一个出口,等待中考和高考盖下合格的印章。教育本来是用来强国的,可现在的教育挤给孩子们喝的净是些富含三聚氰胺的毒奶。教师中更有甚者,正课马虎应付,课外开小灶讲考试秘诀,好比开刀的大夫只要没收红包,就要刀下没数、剪下无情,直接催生出另一片被潜规则统治的领域。不想自己孩子沦为没人管的“差”生,家长自然就要开动脑筋,经常明里暗里“意思”一下。有个老师开班会,对班上学生说,让你们的爸妈别再给我充话费了,换点别的方式吧他的话费太多了。硝烟弥漫的教育是一场战役,从中学择校到为挑小学发愁,再到挤破幼儿园的门槛,一路向低龄幼儿伸出魔

15、手。义务教育呈现出如此荒诞的怪现状,这样的教育,还指望将来有谁会感恩戴德。 以素质教育对应试 那么好的启蒙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难道铁青着脸维护师道尊严,并把答题技巧奉为尚方宝剑才是唯一标准。多元化的冲击正在瓦解这块铁板。更具创新力、亲和力,更富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麻辣老师”们正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道新景观。 无论是著书炮轰语文教育的蔡朝阳,还是抱着蟒蛇上课的美术老师邹华章,无论是嬉笑怒骂的袁鹏飞,还是旁征博引的纪连海,他们都不拘于通常的教程设置,而是奇思妙想,发散开来,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妙趣横生。 其实他们的思路很简单,那就是提供更多的趣味和自由。老前辈陶行知针对这个教育理念,曾做过一次演讲。他拎一只大口袋上台,众人皆以为里面装的是要分发的材料,却不料他从中掏出一只公鸡和一把米。他强按住鸡头命其吃米,结果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2吃。后来他松开手,重获自由的公鸡却踱着步自行啄食起来。听众一头雾水之际,陶行知解释道:“教育就如喂鸡,如果让学生多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当年教中学的朱自清也与学生亲切互动,授课极受欢迎。当时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可笑的朱先生,里面写道:“他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最可笑的,就是他每次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