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译文赏析.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40465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宋词: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宋词: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词: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译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译文赏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宋词: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原文译文赏析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宋代: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译文】 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赏析】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气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颜色,也没有用明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画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爽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

2、,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柳絮)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也应当心情兴奋、逸兴遄飞了,但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由燕争泥可推知),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颜色明快。第三句点出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立刻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诗意到此消失了巨大转折,为过

3、渡到下片做好了预备。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是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举目所见之景。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愿栖,孤独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由于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韵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

4、之外,的心情都不明白;二、落花能够理解的心情是由于与落花的命运相像;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的心情,也无可劝慰。 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轼笔下,不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且于情语中也往往见景物。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 扩展阅读:苏轼轶事之道化童蒙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今四川省眉县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教师是道士张易简。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是倍受张道长喜爱的学生之一,另一个是后来载入仙鉴的知名道士陈太初。据东坡志林记载,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的老同学陈太初在汉中羽化仙去。 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训练,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大加欣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仍给很多道观、道堂撰文,于是有了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子祠堂记等等美文。在众妙堂记文中他叙述了梦中见到自己的小学教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导之事,可见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苏轼之弟苏辙在龙川略志开篇即言梦见小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老子像的对话,泄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天道报应现象:不杀生可以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