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40365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孩子的心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孩子的心灵.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平等沟通讲课人:李汶玲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进入初中的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不在喜欢与家长进行沟通,面对这种情况,每个家长都在想:“如何与孩子谈心”。今天我借这个时间与家长们聊聊与孩子谈心沟通思想的艺术。希望能给家长们提供一点帮助。 一、 为什么要与孩子沟通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是 “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 ,交往时时处处都有,难道与 “ 贴心小夹袄 ” 的沟通还会有问题? 被自己的孩子徐力杀死的母亲,当初就是这样想的,她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在母亲的眼里,徐力是一个乖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母亲到死都不知道孩子心中隐藏着极大痛苦,因为母子之间从来就

2、没有真正的心灵沟通。 为什么相当多的家庭缺少沟通而不自觉呢?因为在中国的国度里传统的不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影响太深了。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呢? 许多家长自己就是在传统观念影响下长大的,没有意识到家长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至少有三点: 首先,家长与孩子如果不能沟通,实际上会完全丧失教育权力。 例如在校园暴力中受侮的学生反而自杀的事件,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孩子受到欺负不敢向家长述说,非要选择自杀这条路呢?其实就是因为亲子

3、间平日缺少沟通,孩子们误认为如果告诉家长,家长不会相信,自己反而会挨打。可见,亲子间如果不能沟通,孩子远离家长,实际上等于家长完全丧失教育权力。 其次,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肯定会降低教育效果。 现在不少家庭所谓的家庭教育也只能在表面进行。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 “ 无的放矢 ” ,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了解,只是家长一厢情愿地向孩子唠叨;二是 “ 误解孩子 ” ,家长主观地判定孩子的问题,然后进行教育;三是 “ 空洞说教 ” ,家长对孩子的接受水平不了解,想用成人熟悉的有分量的概念去打动、启发孩子。 再有,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积极的沟通,会影响两代人的共同进步。 当今的时代是晚辈文化

4、时代,也就是说现在长辈所掌握的文化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时成长的一代,能批判性地继承长辈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所掌握的文化才代表了时代的特征。这样,两代人的互相学习,积极的健康的沟通,才能带来两代人的共同进步。这里重要的是家长要习惯于主动向孩子学习。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如果我们把教育孩子这件事用百分制来计算的话,那么有80%的工作是沟通,20%的工作是指导。如果我们把沟通这件事做好了。教育孩子就易如反掌。如果你说的话孩子没有听进去,她不按你的方式去做,你就认为孩子错了,实际上是我们成年人的错。二、我们沟通有三个目的: (一)满足孩子被了

5、解的欲望一个地球人与生俱来的一个本能是希望别人了解他。比如,我要让所有的人知道我是一个勇敢的人,为什么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呢?其实这是人的基本欲望。她需要被人了解,特别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解。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的父母。如果孩子的心声不被人了解,他的成长就会受到阻碍。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这个生命,满足他被人了解的欲望。 (二)满足孩子被承认的需要每一个人,哪怕是她做过一丁点小事,都渴望被被人知道,进而通过这件事来承认他这个人的知识、能力、精神等。如果孩子所做的事情一直得不到承认,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越来越自卑,对生活越来越没有兴趣,当然,他的知识能力、行为习惯、心理健康

6、也就不会到哪儿去。 (三)满足孩子向人倾诉的需要一个人,在他成功的时候渴望与人分享,在他失败的时候希望有人分担。这样,孩子会愈来愈自信,经受挫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一个值得他信任的人倾诉的话,他什么东西都放在心里,是非曲直在孩子的心目当中还不一定有正确的概念,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就会走许多弯路。二、 沟通的方式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然而目前各种社会思潮对孩子冲击很大,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诸如无休止的看电视、迷恋上网、早恋、旷课、吸烟、甚至聚众斗欧等现象在部分孩子身上发生。面对这些,家长往往是明令禁止,并从时间、钱物上进行控制,结果常常是收效甚微收住了人,却收不住心。其实

7、谈心是与孩子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三种情景的谈心:一种是平时的聊天,为了更多的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一种是看到孩子进步,心理高兴,找他谈谈,给予鼓励;一种是看到孩子有缺点,心里着急总要苦口婆心的劝导一番。在谈心过程中,有的家长谈话,子女听得进,获得教育,做父母的心里也舒畅。而有的家长谈话,子女却听不进,或当耳边风,不耐烦,嫌你啰嗦,甚至顶嘴,不服管,气得家长无可奈何。因而怎么与孩子谈心是家长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艺术。 成功的谈心往往能消除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隔阂,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也是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有利于进一步教育和引导,进而使孩子能更顺利地成长。那么,如何与孩子聊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8、呢?这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的,包括谈心的情感气氛、时机、内容、方式、场合以及语言的运用等。 (一)、谈心的情感气氛与时机 谈心要有良好的情感气氛,包括双方在谈话时的心情,态度以及气氛。只有双方在心情舒适愉快,气氛轻松融洽的前提下,谈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因心境愉快的情况下,家长才能心平气和,不至于烦躁而不注意方式,急躁而不择言。子女在愉快的心境下,对家长的鼓励更能激发自己上进,对家长的劝导,批评也较容易接受,特别要提的是,即使是平时的聊天,在心情好的时候孩子也更愿意向家长多说点心里话。如果家长一遇到子女有点事就按捺不住,火冒三丈,不顾自己与孩子的心境,不分时间与场合,找子女

9、谈话。这种情绪的谈心,多半以家长的训话或打孩子为结束,双方的关系更加僵化。孩子要么表面上更怕家长,要么产生对抗情绪,甚至离家出走,导致谈话的失败和问题的恶化。 几种状态下不易与孩子谈心:双方怒气未消,心境不好;子女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家庭气氛不好。总之,家长要适时把握时机,使谈心顺利进行。 (二)、谈心的内容 谈心的内容是谈心效果的主要方面。家长与谈心时,不仅要建议孩子“怎样做”和“不该怎么做”,而更多的是要给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产生的后果”,并分析后果的利与弊。 谈话是双向的。家长要采用朋友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找寻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让孩子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说出

10、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要学会倾听,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鼓励孩子多说,有时在倾听的过程中,家长可能已是怒火中烧了,但切记“上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键是要从孩子的口中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自身对这事的看法,了解孩子是否已有反省,反省的方法。因而倾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谈心中,对孩子的引导也不要以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简单地类比,要求孩子也这样做。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的氛围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按过去的一套要求孩子,孩子是无法理解与接受的。对初一的孩子谈话内容要具体些,说理深度不要太理论化,举的例子要生动有趣,附合社会性的发展。 谈话的内容要就事论事,切忌翻陈年老帐,即使是老问题再犯,也应看问题是不是

11、比过去有所减轻,只要有点进步就要肯定后再进行批评。 谈话的内容应是友善的,鼓励的。讽刺与挖苦甚至是恐吓都只能使孩子在心理上离你更远,而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难谈到进步了。 (三)、谈心的方式 首先,家长切莫唠叨。我在初一学生中做过调查,有不少学生反映家长唠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过错,或不合家长的意,就没完没了的唠叨个不停,反而激起孩子的反感,造成孩子的麻木不仁。对待家长的唠叨,孩子的做法通常是不给予理会,但有的孩子会顶嘴,甚至有的孩子就到外寻找温暖,导致有的孩子走上另一条路。有这种情况的家长应认真想想,冷静思考,培养忍耐性,改变唠叨的习惯。 谈话的方式要考虑到内容、场合和子女的个性,甚

12、至是事件发生的地点等因素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供家长参考。 1、漫谈式:谈话内容丰富多彩,方法多样,但紧紧围绕谈话的主题,不要东拉西扯,漫无目的的聊闲。谈话内容可以是人生理想,道德规范的,以及矫正普通性的问题。双方是合作的,较没有隔阂的,心理差距较小。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诱导式:这最适合对子女的开导。有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并有一定的坏习气。这样的孩子的教育,家长要有一定的计划,采用“扶、携、控”等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要提醒家长的是,谈话不是一次或数次就能凑效的,每次谈话要有目标,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有恒心、耐心、不怕反复,持之以恒,切忌急躁。要对孩子有信心,但这个的前提是

13、家长要爱孩子。 3、示范式:用名人的例子,最好是身边成功人士的例子来引导孩子,也可以家长自己的人格,经历及成功的事例来激励孩子。对一些意志薄弱的,方向不明的孩子,用周围的或亲身的例子,会使他们感到可信,学有目标,可增强战胜目标的勇气与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勇气。 4、警示的。对于引起胆大的、老练的,屡教不改的,要拉响警句,给予一定的压力。措辞要严肃,道理的讲明,需要的话可请相关朋友一起帮助。要给予出路与希望,防孩子破罐子破摔。特别是对一些女孩子。 5、讨论式的。这适用于对社会或校园内外某些存在着模糊认识尚难分清是非的问题。讨论是双方,家长要有一定的准备。暂时说服不了的,可留着下次再谈,强迫孩子接受是不明智的,只会导致孩子不再与讨论问题。 6、暗示式的。这适用于虚荣心强的,自觉还高的学生。家长给予一定的点破,让子女心中有数,维持其情面。 7、随意式的。这适用于平时的聊天。可观察孩子的内心想法。 (四)、谈心的时间: 情景式的。针对一定的事情而创设情景,让孩子体验当时的情景,引导孩子明白事情的后果。 休闲式的。如饭后散步,一起看报纸时 严肃式的。针对孩子的严重问题需要严肃处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