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故事——批评也有魅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397799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故事——批评也有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案例故事——批评也有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案例故事——批评也有魅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故事——批评也有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故事——批评也有魅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故事批评也有魅力春光明媚的三月,李村中学德育处宋主任主持的全校班主任沙龙搞得热火朝天。李村中学是所初中校,三个年级共有24个教学班,24位班主任。这些班主任大多三十来岁,有热情,有干劲,但是缺乏经验,经常遇到棘手的难题,于是,宋主任提议每周三下午举办班主任沙龙,有难题,拿到沙龙来,集思广益,切磋研究。 这次沙龙的主题“批评艺术”在半个月前就公布了,目的是让大家充分准备。宋主任开门见山:“教育部2009年8月12日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今天,我们的沙龙就紧紧围绕批评艺术,以典型生动的案例故事为载体,体会

2、批评艺术的魅力,掌握批评艺术,提高工作水平。” 赵剑平担任班主任已经十年,他首先发言,讲了一个案例:“有一天,教数学的班主任王老师进教室上课,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大鼻子戴眼镜的人头肖像,这分明是画他的漫画。这时班上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王老师知道这是那个淘气、不用功、自尊心强的小画家小陶的杰作。王老师想了一想,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这幅画画得不错,如果这位同学能把他的才能用到学习上,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上课正需要作图,现在我出一道几何题,大家在本子上练习,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被叫到讲台上来的小陶自动擦去了人头像,跟大家一样紧张地按题意作图。自然,由于小陶平时不认真学习几何,他错误百出的几何图是无法跟

3、另一位同学相媲美的。画完图之后,王老师请同学们评论黑板上的两张图,指出其中的错误。然后他对小陶说:看来画漫画和画几何图不尽相同,几何作图的本领你得认真练一把呀!”只见小陶内疚地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从此,他懂得用功了,成绩也逐渐上去了。”方天云老师担任初二四班的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上,有独到的方法。她说:“今天我讲个自己的故事。学生王某是独生子,娇生惯养,学习不思进取,整天萎靡不振,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看小说。我是这样批评他的:我来给你诊断一下,你的症状是:一尊木偶,两眼发直,三心二意,四体不勤,五官不灵,六神无主。药方是:用心盛满父母血汗,早服定心丸,晚服反省丸,外敷清醒丸,注射恒心液,另外:苦练

4、内功请记住,但有回心转意丸,绝无他日后悔丸。”王某听完不好意思地笑了,并说:“老师,请把您的诊断和处方抄一份给我好吗?我好去抓药熬药。”大家听了都笑了。在一片笑声中,肖晓平老师接着讲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位马老师到一个新班任教。第一天,他对同学们说:我的名字是说着,他把手伸向讲台上那个带盖的木制粉笔盒,想拿出一枝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谁知一揭开盒盖,见里面竟趴着一只癞蛤蟆,它个头还挺大,看样子足有半斤重,一身土绿色的赖皮疙瘩让马老师感觉像有无数只蚂蚁在身上爬。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五十多双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粉笔盒。马老师的脑子在飞快地运转:这显然是学生们想给我一个下马威。于是他一把抓住了癞蛤蟆,忽然

5、发现粉笔盒里还附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话:老师,你刚来,没有什么好东西孝敬你,就送你一只癞蛤蟆吧。请笑纳。马老师微微一笑,说:如此看来,这是大家给我的见面礼了。教室里仍然是一片寂静。“好吧,我就谢谢大家了!说着,马老师向下面微微鞠了一躬。“今天,我们的第一课就从这癞蛤蟆说起。癞蛤蟆学名叫蟾蜍,它没有声囊,所以不会叫;它身上这些小疙瘩里面储藏着一种白色毒液叫蟾酥,是用来抵御敌害的;此外,蟾酥还可以用来制成中药,有强心、镇痛和止血的作用。传说月亮上有蟾蜍,所以我国古代诗文常用它来比喻月亮,例如蟾宫就是指月亮,蟾光就是指月光。有一条成语叫蟾宫折桂,意思是到月宫去折取桂枝,人们常用以喻指科举时代考试

6、被录取你们注意蟾蜍的皮肤,它是由绿、黄、黑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很像是部队战士穿的迷彩服。这是在千万年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适应能力。人在进入社会后同样需要适应,需要学会生存的能力,也就是各种知识和技能。你们今天送我一只癞蛤蟆,明天我要送你们一车财富知识和技能,让你们自信十足地走上社会。” 接着于老师发言,他说:“说起恶作剧,我就遇见过。”。然后,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案例:“一天下午,我刚踏进班级,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烟火炮的火药味。这是怎么回事?马上就听到了学生的投诉:是王成,真不像话,在教室里点火炮。太不像话,老师,将他开除算了!上课也不守纪律,各科老师都因为他没有好心情给我们上课,我们要抗议!同学

7、们七嘴八舌的报告着。唉!这个王成,成绩差,脾气暴躁,爱与同学打骂,谩骂、欺负同学,顶撞老师,不服管教。王成见同学们都告他状,怒气冲冲的坐在座位上,将书翻得哗哗响,以示不满,甚至还谩骂告状的同学。这时,学生们的目光全落在我身上,都想看我怎么处理这件事。我气极了,真想把他赶出教室。可转念一想:如果把他赶出教室,不是太冲动了吗?而他的这一切过激的行为,正是在向我挑衅,我如果现在狠狠地批评他,他不但不会接受,说不定还会有更出格的行为。我得冷静,找一个更好的方法,既能批评他,又让他心服口服地认错。想到这儿,我定了定神,压住怒火,决定来个“温处理”。于是轻声对他说:王成,下课后,到办公室,我和你谈谈。又转

8、过头安抚同学们。接着,我若无其事的上起课来,而王成呢,我发现他有点心不在焉的,好像在想着什么。 下课后,我领着他到办公室。我搬过一张凳子,叫他坐下。这时,我发现他的神情不自然起来:不用了,老师,我站着就行。哦,看来你知道自己做错了。很好,老师很高兴知道你自己已经知错了。来,坐下,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和你谈谈心,聊聊天。你站着,老师要和你说话就得仰着头,不舒服。老师,我知道我犯了错,不该在教室里耍火炮,我对同学乱骂,我站着就行,您批评我吧。嗯,好,那你坐下来,谈谈你为什么想到这样做,如果其它的同学有错,老师也会批评他们的。他点了点头,完全没有了课前的霸气和嚣张。我帮助他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利害

9、关系。他向我承认了错误,事后又向我郑重的交来一份保证书,上面罗列了他的几种不好的表现,诚心表示悔改,并请同学、老师监督。” 吴老师担任班主任已经十八年,有丰富的经验,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班上有这样一位爱犯错误的学生,刘唐(化名),是一名留级生,同时也是外乡借读生。刘唐刚到班上,我很快就发现了他的“劣迹”。一天中午,正值午休,教室里静悄悄的,刘唐在座位看一本漫画正起劲,抽屉里塞满了零食。我悄悄的走到他身边,冷不防地一下把他手中的书抄在手中,闷声不响的走出教室外,同学们毫无察觉。下课后,刘唐自觉来到了办公室,因为他习惯地认为,老师们总会在这个时候批评他的。我看见了他,故作惊讶:哎呀,刘唐,对不

10、起,我私自拿了你的书,借用一下好吗?刘唐被逗乐了,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不该在午休时间看漫画。我说:不是不可以看,我先问一问你,你的作业做了吗?刘唐说:没有。哦,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我又诚恳地说:来,你过来吧,我们近一些,这样说话方便些。刘唐往前凑了凑,低头不语。我说:是这样,我班的板报组里少了一名美工,我有意思让你来干,怎么样?刘唐吃惊地抬起头看着我。我说:我知道你顾忌什么,你是怕同学们指责你的错误和你的过去吧!放心,你的表现大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过去只是过去,关键是把握现在。你说呢?刘唐低下了头,没说一句话。但从神情上看,显然是被触动了,因为以前他是违反纪律、不爱学习,没有集体荣誉感

11、的代名词,而今天,老师还如此信任他,内心自然惭愧。打这以后,他认真出板报,也开始认真学习了。” 宋主任说“我也选一个登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案例,题目是脊背上的教育。” 接着他给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来自偏僻农村的学生迷上了网络。没有一点儿心思去学习,白天情绪低落,沉默寡言,面容憔悴,晚上又从死气沉沉中生出了许多活力,不惜“飞檐走壁”,冲破学校管理的重重藩蓠奔向网吧。这位学生家里生活非常困窘,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一人种着七八亩薄田来维持着这个家。老师找他多次谈话无效。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家长把这位学生接回家,不让他在学校荒废生命。为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派姚恩惠与张志筱老师在一天下午,驱车前往

12、学生老家。多方打听后得知,他的母亲正在上山背农家粪。两位老师赶往田间,远处起伏的山峦蜿蜒成夕阳下的莽莽苍苍,金光灿烂的阳光铺洒在整个河道,粼粼波纹映衬出了这里的祥和宁静。在这样的背景下,背着满满一筐粪的母亲在相隔尺远的尖尖圆圆的石头上“凌波微步”。富有艺术敏感的姚老师拿起手中的相机,迅速地抓拍了这一幅真实的画面。 两位老师被这个背着山一样重负的母亲震撼了。先前力图说服她的种种言辞显得如此卑微苍白与不堪一击。她背负的不仅仅是一背篓农家粪,而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他们不能把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的消息带给这位母亲,只能远远凝望着这位母亲在苍茫悲壮的背景下远远消失的身影。返回学校之后,两个教师把这张照片拿给这个学生看,并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对学生进行深层教育。这个学生从此改变了昼伏夜出颓废生活状态,成了一个痛改前非的好学生。” 沙龙还在进行,夕阳给学校涂抹上赏心悦目的金黄色,而班主任老师们还沉浸在享受批评艺术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