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39408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用户创新分析摘要: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行为在许多领域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与传统模式下的创新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章在自组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用户创新当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分析论述了用户创新的自组织特征,指出用户创新过程是可以在没有外界特定干涉的情况下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的。关键词:用户创新;自组织;系统创新作为一种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已经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在传统模式下,企业创新主要都是由企业内部发起的,产品经过生产制造、销售再到用户手中,而很少有采用源自用户创新生产的产品。以麻省理工学院的冯希普尔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来自用户的创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指

2、出在科学仪器、半导体生产、印刷电路组装及消费品等行业中,用户创新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关于用户创新(UserInnovation)的相关理论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用户创新的重要作用,“倾听用户的需求”也为许多企业所采纳。一、自组织理论概述197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I.Prigogine)在创立耗散结构理论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的概念,用来描述自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自发组织的过程。随后,“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H.Haken)给出了自组织的定义:“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

3、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这里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体系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体系的”。此后人们开始对系统内部非线性作用的强大力量和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行组织发展的现象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形成了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理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结构理论和混沌理论等组织的一个理论群。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耗散结构理论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学方法论;突变理论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演化途径方法论;超循环理论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结合方法论;分形结构理论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结构方法论;混沌

4、理论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演化过程和图景方法论。虽然它们角度不同,但共同点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由于同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有可能产生负熵流,形成新的结构,从而使系统从混乱走向有序。二、用户创新理论研究概述冯希普尔(EricvonHippel)在对美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后,揭示了用户在作为创新源上的重要研究作用,在其1988年出版创新的源泉一书中,首次从创新源的角度提出了用户创新的存在,并界定“用户”为“对于特定的产品、工艺或服务,居于获益职能角色上的使用者”,而“创新”为“首次将一种革新开发至可应用状态”。因此,用户创新,则是指相应产品或服务的用户对产品或服务所提出的

5、新设想或进行的改进,并最终让它们得到应用。此后,以希普尔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用户创新理论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Hippel等(2002)以开源软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种开放式软件开发的模式是如何得到推动并有效进行的;Franke和Hippel(2003)通过对Apache软件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创新工具箱”在用户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arhoff等(2003)在该领域一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博弈论模型,讨论了用户如何对是否免费公布他们的创新做出决策的;Luthje(2022)针对消费品行业的户外运动产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归纳出了该行业中创新用户的主要特征,以期对企业使用用户创新有所

6、参考;Luthje,Hippel等(2022)对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带来的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这些用户创新人员几乎总是使用本地信息,即他们已经拥有的或掌握了的信息来进行创新活动;Baldwin,Hippel等(2022)应用经济学理论建立了模型,分析了用户创新最终如何转化为商业产品;Lettl(2022)通过使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医药科技领域的一些公司进行了分析,指出用户在这些公司的重大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国际上的很多研究表明,针对用户创新的研究已经比较普遍,国内一些学者对国外用户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在计算机、科学仪器、运动器械和半导体等行业,用户创新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创新源泉

7、,用户创新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将是今后创新模式的一种必然的趋势。三、用户创新的自组织性分析创造条件、开放系统,加强物质、能量与信息输入使得自组织过程得以产生;系统内部子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竞争、合作推动系统产生新的模式和功能;通过系统涨落的有序、循环和突变、渐变途径使得系统维持自组织性等是自组织系统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意义上,用户创新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一)用户创新是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阀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

8、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系统只有开放,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且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才能使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针对用户创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用户创新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用户创新通常是分散的,并不是集中于少数的极具创新能力的用户;用户创新的实现要求用户必须掌握一定相应的技术以及吸收消化相关技术的能力。在传统模式下,制造商以封闭的方式开发产品和服务,使用专利、版权和其他保护措施来阻止模仿者免费享用他们的创新投资。而随着用户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自行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创新,并且与外界持续交换技术、信息和分享创新的成果。国外的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自由和开源软件的开发模式、风筝

9、冲浪运动技术设备开发以及山地车爱好者的创新行为等一系列的研究,充分说明用户创新始终是开放的;同时,由于创新者之间总是保持信息的交换,创新成果也为大家所了解,因此很少进行重复的创新,创新行为总是在进行着,系统总是处于非平衡状态。(二)用户创新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三)用户创新是涨落有序的涨落是指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它是实际存在的一切系统的固有特征。根据自组织理论,涨落具有双重性:涨落属于某种不稳定性因素,它使系统稳定性降低,对于系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由于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处于绝对静止的平衡状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变是通过随机涨落实现的,没有随机的涨落,就没有系统的发展。用户创新行为的

10、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模式下的创新行为挑战。国外的许多实证研究证明,用户是许多工业品和消费品的第一开发者,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用户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用户创新行为也由早期间断的而变成持续的。这对于传统制造商而言,用户的这种开放、分散的创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生产系统稳定性的一个破坏,也是对现有社会分工结构的一个冲击;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分散的创新行为必然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使得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四)用户创新存在着循环过程涨落可视为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一种动力,而循环则可以有效地利用涨落。循环指的是事务周而复始的运动,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反应循环、催化循环

11、与超循环,由“反应循环催化循环超循环”形成的链,体现的是系统自组织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自组织理论研究表明,系统进化之所以采取“超循环”这类循环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有效促进系统内部非线性的竞争与协作的整合,而且还因为系统可以通过超循环过程中的“自复制”和“交叉复制”,选择耦合那些有利的突变,使系统优化和完善自身。面对用户创新行为,一些传统模式下的制造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冲击,而一些企业对长期保持的业务模式进行了根本地改变,适应这种变化,并充分利用源自用户的创新(如3M公司),重新建立了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同时,用户也面临着是否要将创新产品商业化的选择,一些用户通过与已有企业的作用

12、实现创新的商业化,一些用户则最终成为了制造商(Rodeokayaking)。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与制造商构成了两种相互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它们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构成了用户?圮制造商“循环”。四、小结用户创新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即用户创新过程是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用户创新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用户创新是涨落有序的以及用户创新存在着循环过程。用户创新可以在外界没有特定干涉的情况下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的,它对于生产力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个体用户和企业用户在进行创新时,应经常性地、充分地从外界获取信息与资源,积极融入整个社会的创新体系中,合理地与外界进行合作,构建合理的循环耦合环节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链,从而使得整个用户创新系统有序稳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