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38950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评价单位: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6月291 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阆中古城文化旅游提升项目;建设单位: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47495万元;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城南天下(临江)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建筑总面积25300 m2,其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城南天下(临江)片区商业铺面重新装修以及打造酒吧欢乐街氛围;道台衙门文化内涵充实工程对陈展设计单元及附属配套设施进行调整、装修,建筑面积为7500m2;东山园林改造提升工程主要对大佛寺及配套建筑、登山步道、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1.1建设项目位

2、置及交通、企业现状1.1.1 建设项目位置及交通城南天下(临江)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及道台衙门文化内涵充实工程位于阆中古城区、东山园林景区改造提升工程位于阆中市阆中古城风景区以东,位于嘉陵江东南岸。地理位置见附图1。1.1.2项目建设背景位于阆中古城入口处至城南天下属于大众假日酒店的临江片区,由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景,近年来逐步进行打造和开发。大众假日酒店凭借该打造项目良好的环境、浓厚的商业氛围,旨在为阆中古城往来游客提供了高度的生活、消费及其他方面的便利。但由于其建造初始设计及项目推进状况不佳等原因,该临江片区不仅在建筑风格以及其他方面与古城风格不协调,其开发进度也较为滞后,迟迟不能发挥片

3、区打造的优势,急需重新规划打造。位于东山园林景区的大佛寺景点等部分景点,其旅游基础设施存在设施老化、设计落后、游客容量不足等弊端,需要改造提升以迎接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当下需求和未来发展。道台衙门文化内涵充实工程在一期恢复重建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内涵充实。项目建设是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阆中市旅游综合实力,完善古城旅游服务设施,提高古城旅游档次和游客接待能力,促进阆中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受阆中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院成立了项目组,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

4、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开展工作。在阆中市各级政府的大力协助下,项目组工作人员对项目周边集中居民住宅、历史文物、古街、古树等环境敏感点进行了详细实地踏勘和环境调查,并听取了地方环保、规划、交通等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经广泛收集资料和认真分析,完成了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1.2工程概况1.2.1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包含的工程有:(一)城南天下(临江)片区改造提升城南天下(临江)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包括对位于阆中古城主要入口处的城南天下(临江)片区临街商铺进行规划打造。其主要建设内容对包括大众假日酒店在内的城南天下(临江)片区商业铺面进行改造装修。(二)东山园林景区改造提升项目项目建

5、设将对东山园林景区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景区包括大佛寺、白塔、状元洞景点。具体内容包括新建佛事场所、游客服务中心、登山步道、星级厕所等,扩建停车场,以及旅游配套物业建设。(三)道台衙门文化内涵充实工程对规划建设的道台衙门景区进行文化内涵充实建设,针对阆中风情、古代风水文化进行历史人文的宣传布展项目建设。表1-1 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表(一)城南天下(临江)片区改造提升项目组成建设内容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营运期主要环境问题主体工程城南天下(临江片区)改造提升主要建设内容对包括大众假日酒店在内的城南天下(临江)片区商业铺面进行改造装修,商业铺面改造面积为25300m2,包括餐饮、住宿及酒吧茶

6、室等1.施工扬尘2.施工噪声3.施工废水4.建筑垃圾5.生活污水6.生活垃圾7.设备噪声噪声生活油烟;餐饮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依托阆中市市政给水系统/供电系统依托阆中市市政电网设施/燃气系统依托阆中市市政供气设施/空调各房间单独设置,不设置中央空调环保工程绿化商铺四周现有绿化植被植物残枝树叶等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经现有隔油池、预处理池处理,最后排入市政管网中。污泥、臭气油烟净化设备各餐饮店设置油烟净化装置,由高于房顶5m烟道排出油烟垃圾桶设置一个垃圾桶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生活垃圾(二)道台衙门文化内涵充实工程项目组成建设内容施工期主要环

7、境问题营运期主要环境问题主体工程道台衙门文化内涵充实工程在道台衙门恢复重建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内涵充实建设,恢复重建时根据道台衙门的历史情况将其功能分为4 个区域进行建设构筑物及景观,分别是道台衙门、左营游击署、道台纪念园、道台官邸及园林,本次项目针对阆中风情、古代风水文化分别对这四个区域进行历史、人文的宣传布展等进行建设充实。建设内容总计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项目主要包括展陈区布展装修、布展设计、设备安装等。1.施工扬尘2.施工噪声3.施工废水4.建筑垃圾5.生活污水6.生活垃圾7.设备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社会噪声、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保持现状不变,依托阆中市市政给水系统/供电系统保持现

8、状不变,依托阆中市市政电网设施/燃气系统保持现状不变,依托阆中市市政供气设施/环保工程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经修建预处理池处理,最后排入市政管网中。污泥、臭气垃圾桶设置一个垃圾桶收集,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生活垃圾(三)东山园林改造提升工程项目组成建设内容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营运期主要环境问题主体工程建筑工程类主要对东山园林景区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景区包括大佛寺、白塔、状元洞景点。内容包括对大佛寺外部结构进行重新装修,并参照佛寺文化,紧邻大佛寺西侧即面向嘉陵江一侧新建三座佛殿,共3000 m2。1.施工扬尘2.施工噪声3.施工废水4.建筑垃圾5.生活污水6.生活垃

9、圾7.设备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社会噪声、景观设施类分层次设置园林绿化170亩,主要植被种类为常绿乔木如菩提树;落叶大乔木如红椿;常绿中、小乔木金合欢、桂花树等;落叶中、小乔木如海棠、花石榴等以及灌木/地被。树木残枝落叶临嘉陵江边修建莲花广场5000 m2,包括莲花广场、三身菩提树、服务用房、照壁、山门牌坊、七宝池(喷泉)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社会噪声道路工程新建3m宽的游步道两条,180000 m2,1#步道长1678米,为由南向北连接莲花广场至大佛寺的主要步道,肩石采用青条石手凿面步道路面分为路面分为4层,面层为15厘米厚青条石手凿面错拼,粘合层为3厘米厚1:2.5水泥砂浆,基层为10

10、厘米厚C15混凝土,垫层为15厘米碎石垫层;2#步道分为木栈道和石板路两种形式,木栈道宽2.4米,采取钢筋混凝土柱,钢龙骨,100宽80厚塑木板形式搭建;石板路宽1.8米,路肩石采用300150100斧剁面青石,步道路面分为路面分为4层,面层为100厚自然面青石板(边长300)、直径10的松木、直径30100的卵石,粘合层为3厘米厚1:2.5水泥砂浆,基层为10厘米厚C15混凝土,垫层为15厘米碎石垫层。改造车行道35000 m2,在原有的5m宽水泥路面进行提档升级,改造车行道长度5km,宽7m,6.0m行车道+20.5m硬路肩,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为公路级。交通噪声社会噪声生活垃圾汽车尾

11、气等辅助工程东山园林景区配套工程景区设置露天停车场分布在大佛寺景区门口处,总面积约14000m2,共有停车位229个,本次项目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硬化并配套设置绿化、标示系统等;旅游配套物业建设等包括修建三处旅游服务中心共900m2,三个景区分别设置一个。3星级旅游厕所6处共300m2(4个提档升级,2个新建)、修建景区堡坎15000m3等。机动车尾气、噪声生活废水公用工程给水系统保持现状不变,依托阆中市市政给水系统/供电系统保持现状不变,依托阆中市市政电网设施/燃气系统保持现状不变,依托阆中市市政供气设施/环保工程绿化东山园林景区设置绿化170亩植物残肢树叶等污水处理设施三个子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

12、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分别设置收集处理设施,并设置清水池,确保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污泥、臭气油烟净化设备厨房设置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垃圾桶50m距离设置一个垃圾桶生活垃圾1.2.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对推动阆中创建国家5A级旅游城市、促进阆中市旅游业和城市经济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经阆中市发展和改革局以“阆发改(2013)58号”批准立项。根据国务院第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文件第十、十一条关于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开发以及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及其它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产业。本项目为旅游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1.3.2项目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符合性分析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故本次环评分析本项目的符合性。 表1-2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符合分析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本项目情况是否符合第十七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

14、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本项目中城南天下临江片区改造工程及道台衙门文化内涵充实工程不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道台衙门仅对内部陈展及布设装修进行充实调整,不进行建筑物修缮,城南天下临江片区工程只对临江的商铺进行改造;东山园林

15、景区改造提升工程交通路线、公厕等建设设施均远离大佛(大像山摩崖造像)、白塔等,在文物保护范围及控制建设地带之外;且本项目在施工期不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不使用重型机械设备,尽量采用人工,施工方案必须经阆中市人民政府和阆中市文物保护局同意方可进行。符合第十八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本项目不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施工期间将在阆中市文物保护局、阆中市规划建设局和阆中市环境保护局的监督下进行。符合通过上表的对比分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的要求。1.4.2项目选址及规划符合性分析(一)与阆中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