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385148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上三峡注释译文赏析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娜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者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 元仕途坎坷,所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

2、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 展影响颇大。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 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 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 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 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 山峻

3、,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口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 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口I声悲哀婉转, 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 令人眼泪打湿衣裳。”注释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 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 “缺”,空隙、缺口。嶂(zhdng):宜立如屏障一样的

4、山峰。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i)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ang)陵:水漫上山陵。襄,陵,冲上,漫上。陵,山陵。沿溯(sti)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白帝:古城名,故址在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虽:即使。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着,驾驶。不以疾:没有这么快。素湍(tud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绝蝴(ydn):极高的山峰。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shu):飞速地往下冲

5、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良:甚,很。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肃:肃杀,凄寒。属(zhU)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响:回声。哀转:声音悲凉婉转。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三声:儿声。这里不是确数。沾:打湿。裳(chang):衣服。文言现象一词多义自从,自三峡七百里中。如果,自非亭午夜分。绝断绝,沿溯阻绝。极,绝噂多生怪柏。消失,哀转久绝。通假字阙,通缺,空缺。略无阙处。转,通唯,鸣叫。哀转久绝。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消,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空谷传响。

6、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特殊句式 省略句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二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赏析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R江三峡 雄伟壮丽的景色。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第一段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 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 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第二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

7、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 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 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 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 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暗指秋季,以实景补足前意。这时 己无江水喧腾,却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之气。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乂 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 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 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 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 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生活的艰苦。凡景语皆情语,写景状物能如此,即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