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38199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20047.23)目录一、课程理念二、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1课程结构2结构要点说明四、课程内容1生活活动2运动3学习活动4游戏活动五、课程实施1总体要求2具体活动要求六、课程评价七、课程管理附件1年龄特征2阶段目标3教育策略4幼儿发展的评价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为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精神,落实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制订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以下简称课程指南)。本课程指南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主体建构课程。突出课程的整合、师生

2、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要求,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一、课程理念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应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1、确立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促进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的目标,因此,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2、

3、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整体的体验,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表现等领域,并以幼儿参与的多种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为核心,设计、组织课程的具体内容,同时,充分注意不同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渗透,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关注课程的动态生成。3、凸现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教育内容和要求,融于幼儿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等多种活动中,课程实施强调活动性和体验性。强调活动的教育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整体地考虑活

4、动的预期目标与活动的展开过程,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课程实施强调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集体、小组与个别活动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抓住最佳教育时机,以适应幼儿个体差异。4、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多渠道收集有关幼儿发展状况、教师教育行为及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信息和意见,并与改进措施相衔接,逐步形成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的有效机制。根据课程目标,改进和完善原有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和方法,着重探索过程性评价和个别化评价,发挥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不同作用,突出质性评价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势。要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体系,

5、重视教师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5、落实以民主为原则的课程管理要发挥幼儿园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强调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更突出民主性,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为幼儿园和教师开展个别化教育创造条件。要增强课程选择性,赋予幼儿园和教师合理的自主权,允许不同条件的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和本园幼儿的特点对课程进行园本化的设计。要调动教师与幼儿积极的互动中,促进课程的生成,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为引导幼儿园个性化的发展,满足幼儿与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保障。二、课程目标通过上海学前教育课

6、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7、。三、课程结构整体构建学前教育四年一贯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合不同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1、课程结构幼儿园课程结构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课程既要确保为幼儿提供其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经验和机会,也要适应个体幼儿的特殊需要,从幼儿园课程功能维度分为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共同性课程是指面向各类幼儿园和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发展。选择性课程是指因园而异、因人而异,体现尊重幼儿园和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特殊需要

8、,尊重幼儿园的自主性以及幼儿的选择权,使之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和特色。(2)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表现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指向幼儿直接接触到的经验范围。从幼儿直接接触的经验领域出发,将课程内容分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表现三个维度。共同生活,主要指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教师交流,参与营造共同的生活,养成自理生活的能力与习惯,并与周围更多的人接触和交流,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理解、协作的快乐和重要,从而认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倾听他人的意见,关心和同情他人,逐步构建良好的个性基础。探索世界,主要指幼儿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发现身体运动的可能性,并借助工具和器械,安全、灵活

9、地活动;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亲近大自然,表达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与现象的看法,初步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接触和使用各种生活及学习用品、工具、器具等,认识和表述它们的作用及其与生活的关系。表达表现,主要指让幼儿通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色彩、符号、标志以及学习儿童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和表现在共同生活和探索世界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并体验表达与表现的乐趣。(3)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幼儿园课程主要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归为四类,即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它们既综合指向课程

10、目标与内容,又保持各自活动的特点。生活活动主要指生活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在共同的生活中能够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运动主要指体操、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等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学习活动主要指讨论、阅读、听赏、制作、表演、实地参观、收集信息等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游戏活动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游戏

11、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地发展。2、结构要点说明(1)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是两种不同功能的课程。幼儿园应充分重视共同性课程的实施,要保证各类活动的展开,尤其是游戏活动、运动、生活活动,增强基本目标、内容的落实度。选择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要满足幼儿参与多种活动的需要,注意控制学习活动的总量、时间和要求,又要注重培养幼儿基本的能力和方法,注重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的养成。(2)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各具功能。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各活动的时间比例。每天保证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要保证充裕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的时间;随着年段的

12、递升,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的时间可逐渐减少,运动、学习活动的时间可适当增加;要控制集体的学习活动时间,大班每天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幼儿年龄越小,集体的学习活动时间应减少。(3)恰当处理幼儿园课程形成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预设”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以及已有的经验,对环境布置、材料提供、活动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教师可以把目标和内容渗透在环境中,激发幼儿自己的目的性活动,也可以直接设计并组织幼儿参加的活动。“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

13、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也指教师在幼儿游戏与其它活动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及时介入进行随机教育,或者对该活动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展。“预设”与“生成”是一个连续过程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在预设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根据活动展开中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材料、开展过程等做及时的调整。即“预设”与“生成”自然地相融,使各种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四、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主要从活动的经验指向角度进行表述。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以活动的基本经验为核心要求,并辅之相关的内容示例,游戏活动从游戏的特性以及教师要关注的方面进行阐述。1、生活活动基本经验内容示例1有规律地作息,积

14、累文明生活的经验。良好习惯:日常的起居、进餐、盥洗、使用及整理物品遵守规则:集体生活常规、公共卫生规范。文明礼仪:礼貌招呼、大方应答、行为举止文明2学习保护自己,体验健康安全生活的重要。需求表达:生理需要、情感需要安全常识:安全使用物品、避开危险、简单的求救与自助方法健康常识:饮食饮水、营养睡眠、排泄卫生常识:个人卫生、疾病预防3适应集体生活,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交往技能:分享、协商、合作、沟通情感体验与表达:家庭亲情、师生情、同伴友爱自我意识:认同自己、认同他人,合理的情绪宣泄4学做自己的事情,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个人生活自理:自己进餐、穿脱、盥洗、如厕,自主有序地处理自己个人的事情简单劳动

15、:扫除、帮厨、种植、饲养、整理物品、值日2、运动基本经验内容示例1用动作模仿周围事物的形态和动作特征,感知运动节律的变化。动作模仿操:徒手操、轻器械操。各种变化的动作节律2大胆进行各种身体运动,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基本动作:走、跑、跳、踢、转、抛接、投、拍、推拉、悬、团身、滚动、钻、攀爬、平衡。3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物品:桌椅、梯子、纸盒、布袋、管道、轮胎、橡筋、棍棒、稻草、竹节。体育器械:球、绳、圈、积木、毽子、陀螺;童车、滑板、平衡台、羊角球、滑梯、秋千等大型运动器具。4对信号能作出反应。动作反应:开始、停止、动作变化、方位变化、速度变化。5体验运动的方向,根据运动中对象的空间位置和距离,调整自己的动作。方位:上下、前后、左右。距离:远近。6在大自然中锻炼,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活动:远足、负重、爬山、游泳、溜冰、玩沙、玩水、玩冰、玩雪。7对危险的事情能及时做出反应,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安全:野外活动时不远离成人、身体运动时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3、学习活动基本经验内容示例1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感知特征:物体的轻重、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