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3779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技巧1理论依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也就是说,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守基因的分离定律这种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多对等位基因各自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且各对等位基因间为完全显性。分析思路可以为:先将化简成基因的分离规律,一对一对分别来解,最后根据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彼此组合。2“六字诀法”的简介 这种方法即“分解处理组合”法,(1)“分解”是指先把多对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各自为阵;(2)“处理”是指根据题目设问要求再把分解成

2、的每一对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处理成某一种特定形式:基因型种类及比例、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概率);(3)“组合”指在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数学概率中的乘法原理彼此相乘(或相乘后再相加)得出结果。3 实例分析及运用3.1解答与产生配子有关设问类型例1 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独立遗传),试求:(1)此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2)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哪些?(3)其中基因型为ABCD的配子所占的概率为多少?设问(1)即求配子种类的解答如下:分解:AaBbCCDdAa、Bb、CC、Dd处理:Aa_种配子;Bb_种配子;CC_种配子;Dd_种配子组合:_=_种配子设问(2)即求配子类型的解答如

3、下:_分解:AaBbCCDdAa、Bb、CC、Dd_;_。_;处理:Aa Bb CC_ ; DdD=_ d=_ D=_d=_BCBCD=_ D=_bCbC组合:A ad=_d=_ 设问(3)即求基因型为ABCD的配子所占的概率解答如下:分解:AaBbCCDdAa、Bb、CC、Dd处理:Aa_A;Bb_B;CC_C;Dd_D组合:_A_B_C_D=_ABCD2.2解答与后代基因型有关设问类型例2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aabb的花粉,试求:(1)后代个体有多少种基因型?(2)后代的基因型有哪些?(3)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4、多少?设问(1)即求后代基因型种类的解答如下:分解:AaBbaabb(Aaaa)、(Bbbb)处理:Aaaa _种基因型;Bbbb_种基因型组合:_=_种基因型设问(2)即求后代基因型类型解答如下:分解:AaBbaabb(Aaaa)、(Bbbb)处理:Aaaa _ 、_;Bbbb_、_Bb=_bb=_Bb=_bb=_组合:Aa aa设问(3)即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的概率解答如下:分解:AaBbaabb(Aaaa)、(Bbbb)处理:Aaaa_Aa Bbbb_bb组合:_Aa_bb=_Aabb2.3解答与后代表现型有关设问类型例3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为显性,白化病基因(a)对

5、正常(A)为隐性,而且都在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已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Tt,母亲的基因型为Aatt,试求:(1)他们后代出现几种表现型?(2)其后代表现型类型有哪些?(3)其后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多少?设问(1)即求后代表现型种类的解答如下:分解:AaTtAatt(AaAa)、(Tttt)处理:AaAa_种表现型(正常/白化);Tttt_种表现型(正常/多指)组合:_=_种表现型设问(2)即求后代表现型类型的解答如下:分解:AaTtAatt(AaAa)、(Tttt)正常(不患多指)=_ 多指 = _处理:AaAa正常_白化; Tttt正常_多指正常(不患多指)=只患白化病多指=_组合: 正常(不

6、患白化) 白化设问(3)即求后代患一种病概率的解答如下:分解:AaTtAatt(AaAa)、(Tttt)处理:AaAa_正常、_白化;Tttt_正常、_多指组合:只患一种病概率=_正常_多指(“”还是“”)_白化_正常=_2.4解答由已知后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或表现型)设问类型例4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二室(D)对多室(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现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类型的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果二室、红果多室、黄果二室、黄果多室的植株数分别为300、109、305和104,问甲乙两种杂交植株的基因型是怎样的?表现型是怎样的?设问解答如下:

7、分解:后代四种表现型 (红果和黄果)、(二室和多室)处理:后代红果:黄果=(300+109):(305+104)1:1亲本基因型为_;二室:多室=(300+305):(109+104)3:1亲本基因型为_;组合:甲(乙)植株和乙(甲)植株的基因型应该分别是_和_。根据它们的基因型可以推出:甲(乙)植株番茄是_,乙(甲)植株番茄是_。附:常用到的分离定律中的推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1:0,则双亲都是纯合子(一显、一隐)。即:AAaaAa(1:0)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1:1,则双亲中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即AaAaAa:aa=1:1表现型相同的

8、两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3:1,则双亲都为杂合子。即:AaAa(1AA、2Aa):aa=3:1两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则双亲基因型都含一个隐性基因。即:AaAaaa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则这个性状必是隐性性状。练习:1.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AWwDdwwdd BWWDdWWddCWwDdwwDD DWwDdWWDD2.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62

9、.5%B37.5%C100%D95%3.豚鼠三对相对性状:短毛对长毛为显性,卷毛对直毛为显性,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它们各自独立遗传。两只纯合豚鼠杂交得 F1自交得F2,F1配子有_种,受精方式_种,F2表现型_ 种, F2 基因型_ 种。4在豚鼠中,皮毛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皮毛粗糙(R)对皮毛光滑(r)为显性(C和c、R和r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现有4只表现型均为黑色粗糙皮毛的豚鼠,进行4种不同的交配组合,产生后代的情况如下:AC 黑色粗糙;AD 黑色粗糙;BC 黑色粗糙、白色粗糙;BD 黑色粗糙、光滑; 问:A的基因型是 ;B的基因型是 ;C的基因型是 ;D的

10、基因型是 ; 5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亲本的基因型是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2)在杂交后代F 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 ,其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3)F 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若使F 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 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6.家兔的灰毛(A)对白毛(a)为显性,短毛(B)对长毛(b)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将长毛灰兔与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再让F1的短毛灰兔交配获得F2,请分析

11、回答: (1)F2中出现纯合体的几率是_。(2)F2中纯合体的类型最多有_种。(3)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体的几率为_。(4)在F2中短毛兔占的比例为_,雌性长毛灰兔的比例为_。(5)在F2中表现型为非F1亲本类型占的比例为_。(6)用F2中的一只短毛灰兔作亲本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定该杂交产生的20只兔子中出现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10只,或20只子兔全为短毛灰兔,则可以认为该亲本短毛灰兔的基因型是_或_。7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 (2)3和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

12、为 (3)3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 (4)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8人体手指交叠时,右拇指叠上为显性(R),左拇指叠上为隐性(r);多指为显性(B),正常指为隐性(b)。一个多指、左拇指叠上的男人与一个正常指、右拇指叠上的女人婚配,生了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为多指、左拇指叠上的男孩,另一个为正常指、右拇指叠上的女孩。 (1)写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父:_、母:_。 (2)写出这对双胞胎的基因型。男孩:_、女孩:_。 (3)假如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为正常指、左拇指叠上的男孩的概率是_。例析遗传类实验的答题技巧生物高考大纲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遗传类实验不仅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而切更能体现高考大纲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