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37371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绝句教案精选16篇小学语文绝句教案 篇1教学说明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那么,教学层次明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化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构造。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打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

2、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交换比拟分析p ,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绘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化体会到“含”字的妙用,打破了教学难点。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根底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教学准备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教学间时一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

3、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教学过程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那么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

4、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故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活力勃勃的春景,心情非常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2、学生自读。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二,范读创设情境1、学习第一句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

5、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风光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局部是黄色的。4学习“翠”、“鸣”。那活泼得意、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6、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起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得意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2、学习第二句诗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突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非常优美。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

7、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3、体会诗境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表达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妙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出示句式:这早春的风光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3同学们描绘得真

8、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4、学习第三句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妙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活力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

9、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拟比拟,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似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活力。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起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风光像衔在窗框里一样5、学习第四句诗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

10、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表达: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如今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6、体会诗情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

11、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三、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四、表演情境1、刚刚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今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如今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12、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2、学生表演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4、齐诵全诗。五、小结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小学语文绝句教案 篇2教学内容: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教学目的: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

13、泊等词语。3、会背诵、默写绝句。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风光。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说说学古诗的根本方法。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3老师范读。考虑: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风光?写了哪些景物?二、教学绝句。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2、介绍 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3、初读古诗。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4、1理解第1句。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答复后,老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2理解第2句。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答复后老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青天:蓝色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3理解第3句。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答复后老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4理解第4句。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答复后老师

15、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5、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三、朗读、背诵。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课后反思:在古诗的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往往无视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课文中的插图我仔细观察和古诗的意思是有亲密联络的。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现有些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忘记插图的作用。小学语文绝句教案 篇3一、出示课题二、介绍作者初步感知三、老师出示挂图,范读古诗绝句四、老师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绝句一学习第一诗句1、师出示诗句:两个黄鹂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