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372942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较为复杂,非糖尿病者也可能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但糖尿病病人肯定比非糖尿病者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及周围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尤以冠心病为多见。国外报告糖尿病人群中心、脑血管疾患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导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血管并发症。约75的患者死于冠心病,约13的患者死于脑血管疾病,因糖尿病肾病死亡者仅占约7,其他所有原因只占5。一)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成因从逻辑上讲某种疾病的并发症不应在没有那种病的人身上发生,也不应该发生于患该种疾病之

2、前。糖尿病微血管病如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确是如此,但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却并非如此,国内、外研究结果均显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可发生于临床诊断糖尿病多年以前。因此有人认为与其说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不如说二者源于同一块土地,享有共同的基因及环境背景。合乎逻辑的推测是它们有共同的发病危险因素。近年来关于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研究在这一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这个综合症的主要理论是遗传基因或糖基化危害物质(俗称糖毒素)使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发生抵抗而产生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又诱生高血压、脂类代谢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低HDL-C血症)、轻度血糖升高,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冠心病、

3、脑卒中长期分泌过多胰岛素,使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衰减而发生临床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绝大部分内容均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而构成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或预测因素。二)糖尿病性冠心病临床发病特点糖尿病性冠心病和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临床主要特点有3条不同。(1)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国外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会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我国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达15.9%。而且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时间比非糖尿病者要早。(2)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本来女性得心血管疾病的机会低于男性,女性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和后果甚至超过男性。心脏病变的发生率在女性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者要高4倍,

4、男性则高2倍,平均3倍。而且女性死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高于男性。(3)不典型症状常见糖尿病性心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可能很不典型,让人想不到是心肌梗死,甚至贻误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前,人类健康正面临双重挑战:即第一次卫生革命尚未结束,第二次卫生革命提前到来。一些老牌传染病(如结核病等)虽得到遏制,但近年又有抬头趋势,新的传染病艾滋病的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更有甚者,新(艾滋病)老(结核病)瘟神联手,威胁人类健康,所以说第一次卫生革命尚未结束。但第二次卫生革命提前到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成为人类致死的头号、二号、三号杀手。糖尿病和高血压、

5、心脑血管疾病有何联系?怎样防治?2型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常合并有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和高血压。曾有文献总结了2型糖尿病合并的病变:合并高血压为65.3%,心绞痛或心衰为22.4%,其他的心脏病为34.2%,脑血管病15.7%。有人分析了765例2型糖尿病的致死原因,结果发现死于心脑血管原因的为57%,心肌梗死的为44%,猝死的为5%,中风的为8%,癌症的为20%,肾衰的为1%2%,直接死于高血糖的为1%。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6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病例组)89例及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

6、7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史、低血糖发作史、低血糖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与饮食控制程度、吸烟、经常低血糖发作有关。结论饮食控制差、有吸烟史、经常低血糖发作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许多关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的报道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血糖控制欠佳、脂代谢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相关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但生

7、活方式、行为方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国内未见报道。从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方面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老年心脑血管(DM)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11对象病例组:以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为病例组,排除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年龄60岁,近3个月有DM急性并发症,近期有急、慢性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严重的消化功能障碍、腹泻病史,甲状腺疾病史,近3个月应用过降脂药物。对照组:以同一时期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病变,同时无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余排除条件同病例组。糖尿病诊断采用199

8、9年WHO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FBG)7及(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重复一次);缺血性心脏病.有典型的心绞痛史或心前区不适史并有发作性STT改变者(经运动试验和/或24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或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中、近端狭窄50%;脑血管病变(CVD)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CT或MRI证实;外周血管病变经多谱勒彩色超声判定,下肢动脉或颈动脉血管病变,包括动脉内膜增厚(10mm)、硬化、斑块及狭窄。本研究共入组研究对象163例,病例组89例,男51例,女38例,平均年龄(6798648)岁,病程(604

9、447)年;对照组74例,男32例,女42例,平均年龄(6524534)岁,病程(557413)年,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以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作为因变量,将上述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选择非条件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性与饮食控制程度、吸烟、经常发作低血糖有关.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略)3讨论老年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膳食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而老年心脑血管(DM)患者新陈代谢减慢,糖耐量降低,活动量少

10、,糖利用率低的特点更决定了饮食控制在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总热能摄入、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的热能比值,以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可明显缓解症状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喜甜食、荤食(高脂肪食物)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危险增加,素食有保护性作用,但多因素分析后,均未进入多因素模型。可能与半定量的调查方法有关,因为很难要求被调查者提供精确的膳食信息。另外,饮食习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认为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会是引发心脑血管(DM)心脑血管病变的特异物质,似乎过于简单,因为膳食习惯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运动、药物、疾病、种族、经济收入。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11、而言良好的饮食控制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而又非常重要的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措施。本研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无论过去吸烟还是现在吸烟)在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与几个大型的临床试验,如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芬兰前瞻性研究以及巴黎前瞻性研究,后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有学者认为心脑血管(DM)大血管病变与累积吸烟量有关,研究未得出上述结论。基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经常发作低血糖导致血糖波动性升高,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繁低血糖发作,低血糖和高血糖间断交替出现以及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9。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体力活动减少、摄食增多、身体肥胖及常用多种药物,使潜在的糖代谢异常明显化,低血糖的频繁发生和高血糖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加,可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积极采取措施减轻血糖波动性,有可能延缓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提高老年心脑血管(DM)患者的生存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