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369543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资源法课程总结环境资源法课程建设摭谈摘要:环境资源法课程经过10 年的建设,在教学团队、课程内涵、教 学资源、学生环保社团和环境法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尝试了一 些有效做法。关键词:教学团队;课程内涵;教学资源;学生环保社团;实验 室:G642.0:A :1671-0568(xx)23-0027-03环境资源法课程自XX年开始自建,XX年申报院级重点建设课程获得成 功,XX年通过验收,同年申报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获得批准,XX年通过市教委 的评估验收,同年获上海市精品课程荣誉称号,XX年获司法部精品课程荣誉称 号。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外向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经过10

2、年的建设,该课程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涵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生环保 社团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一、教学团队建设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多 种方式,逐步建成了一支优秀教学团队。这支团队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 主讲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三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现有教授4 人, 正高:副高:中级比例为 2:3:2。此外,有专人负责学校有机农场的实验,为环境 资源法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支撑。教师团队专业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其中有主攻环境资源法基础 理论、自然资源法、污染防治法、国际环境法、环境金融政策法律、环境法律 实务的教师,基本上覆盖了环境资源法

3、理论和实践的所有领域。同时,团队还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 人具有环保部门工作经验,其余教师都具有律师资格, 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团队部分教师具有良好得多学科知识背景,部分教师具有良好的双语 授课能力,能满足培养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需要。团队有着良好的社会影响 力。现有全国性学会副会长一名,“上海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1 名,“上海市浦 江学者”1 名,“上海市曙光学者”3 名,“上海市晨光学者”1名。二、课程内涵建设1.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环境资源法学的体系更完善,多专格局已经形成。环境资源法学已经开设 环境资源法学、自然资源法学、能源法学、污染防治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的课 程

4、,从学生的选课情况来看,效果良好。同时,鉴于环境资源法学是一门典型 的新兴交叉学科,既与法学内部的二级学科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 法学等密切相关,又与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科学、环 境工程学、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等密切相关,因此,在环境法学教学中,逐步 开设了环境金融法、环境行政法、环境健康法、环境经济法等交叉学科的课 程。在教学内容上,一是吸收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改革成果和环境管 理与司法实践新经验,结合我国和国际环境资源立法新动态,全面系统地阐述 了环境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法律责任、法律救济等基本内 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分析问题

5、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 在注重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的同时,强化了灾害防治法的内容;三是对环 境法律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系统归纳了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污染防治法 律制度、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灾害防治法律制度等主要制度,为学习提供了极 大便利。12. 适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构建研究型教学新模式将启发式、参与式 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小论文、项目训练等方式培 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科团队科研能力较强,论文、专著、教材、国家课题、_ 课题、横向课题等成果丰硕,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法学类教育的特点,本课程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积极注重实践性教 学,

6、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第一,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学生每年有2 3 次利用假期等时间进行社会见习、社会调查或实习;第二,学院已经与上海市 各级政府司法局、市区县环保局、各级法院、检察院及多家律师事务所和企 业、街道等单位签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到上述 单位实习,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积极邀请优秀 的审理环保案件的法官、从事环境纠纷处理的律师到学校授课或开办讲座,增 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感性认识。第四,在学校配合下建立了模拟法庭,定期 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侵权案件模拟法庭教学实践。第五,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学 生开展社会环保法律咨询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

7、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 评价与激励。总成绩中包括平时作业、讨论课、小论文、实验研究和项目训 练、期末考试等,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考试题目多着意考察学生综合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2三、教学资源建设针对培养目标,学院一直抓紧教材建设,自编了环境资源法学(北大 出版社,XX年版)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环境资源法理论一一实务一一案 例。同时,教学团队专门编写了环境法典型案例汇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 例分析和讨论,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

8、、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建设了符合课程设计要求的其它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 电子教案、案例库、习题集、实训指导书,等等,并建立了校内网络课程学习 网站,包括环境资源法案例库、环境资源法视频资料、环境资源法 试题答案等多媒体课件、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教学辅助资料,满足网络课 程教学需要,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列并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通过本课程的建设,促使学院与实践部门结成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人 才联合培养机制,例如:在青浦区环境保护局成立了“环境资源法”实习基地; 与东方绿舟、淀山湖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加强了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 基地。四、学生环保社团建设环境法教研

9、室的教师指导本院学生成立了“绿色时尚联盟”学生社团,引导 “绿色时尚联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践行环保理念的行动,并在上海市各 高校乃至全国产生巨大反响。绿色时尚联盟已经成为上海政法学院重要的公益 环保力量,是一支拥有现代化发展战略眼光的社团。XX年,“绿色校园行动成 功入围“上海市大学生节能减碳创新行动”十强决赛;XX年“节能减排”系列活动中 以第一名成绩获得上海市教委关于“节能减排精神文明的专门立项资助;XX年 获得“湿地使者行动优秀队伍荣誉称号,进入全国总决赛13强;XX年12月18 日, “绿色时尚联盟”力压北京大学队,获得由团中央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和拜耳 公司联合举办的“白加黑日夜环保校园大赛”,并获得全国总亚军。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