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36952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 【小编寄语】“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这篇关于课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方便大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学习导引】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唐代诗人,素称诗圣他不但在诗歌创作上才华横溢,成就卓绝,他还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者?杜甫诗三首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大诗人与祖国和人民息息相关【学习目标】1.领悟诗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2.背诵诗歌【根底知识精讲】课文全解一1.关于?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

2、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2.关于?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尔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3.关于?春望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县探家,未几,安禄山动员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泸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

3、兵所俘,被押解至长安;因他官职卑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趁隙逃离长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达到当时的朝廷所在地风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叙述了诗人忧国伤时二1.重点精讲(1)?望岳的艺术特色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曰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正确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略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泰山的形神,充沛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的确不需要再写了我门读这首诗,在领略

4、泰山的高远幽深(2)?石壕吏的艺术构思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呼应开头,波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说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2.写法精讲?望岳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

5、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及幽深,傍晚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叙述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高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北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

6、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动员叛乱的初期,自京畿鄜“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

7、忧国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3.难点精讲有人认为从诗中看不出老妇人最后是被吏人捉去的,这自然是误解“独与老翁别一个“独字便点明了老妇已被捉去投宿时老汉夫妇双双迎接,临去时却剩下老头一个(这时老翁已悄悄回家),那老妇被捉还用说吗如果老妇未被捉去,那婆媳二人自应快乐,幽咽的哭声又从何而来呢又有人认为“天明登前途是指老妇前往应役,也不对这句正和开首“暮投石壕村作呼应,投宿的是杜甫,登途的也是杜甫问题全解为什么说?石壕吏是杜甫创作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石壕吏是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到达了如高尔基所说的“现实之客观的描写的地步

8、具体地说,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是将主观的评价寓于客观的表达之中这首诗中,作者是在场的,却始终是没开腔,只是如实地据事直书,让事实本身去说话,通过事实体现自己的思想情感示例:“有吏夜捉人,这是客观表达,但同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批判用不着说差吏怎样凶暴,兵役怎样黑暗,而这些都自在其中假如说“点兵或“征兵,那就要削弱批判的力量捉人就是捉人,诚实不客气的说法,正显示了杜甫的态度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也是一样用不着说差吏怎样可恨,老妇怎样可怜,而可恨和可怜也都自在其中第二是用自传体?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但就它记载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段经历第三是利用人物对话这在?石壕吏中占着主要的地位,是全诗最精彩

9、最动人的局部对话本身是否写得成功,就看是否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石壕吏中老妇的那段对话可以说是非常之精当第四是力求概括含蓄,不说废话一篇论杜诗的艺术性的文章中举出唐彦谦的?宿田家诗和?石壕吏作对照,别的且不说,只从诗的一开头便可看出这一特点唐诗开头是:“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用了四句写投宿,下面才说到“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而杜甫只用“暮投石壕村一句,紧接着就点出主题:“有吏夜捉人非常概括,非常紧凑唐诗用四句写投宿,没有必要,因为和主题无关,越长越显得松懈,不易集中读者注意力所谓含蓄,也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含蓄,在?石壕吏中有时表现在一个字上示例“暮投

10、石壕村,“投字便非常含蓄不仅表明了投宿这件事,而且描绘了投宿者在一种急遽的情况下来投宿的形象这样,也就暗示出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头,行路人有更多的“落日恐行人的感觉又如“如闻泣幽咽,“如字也非常含蓄一方面表明了老妇已被捉去,因而年轻的媳妇只有单独啜泣也许因为家中住有客人(杜甫)而不便号啕大哭吧;另一方面也显露出诗人自己以无限关切的心情侧耳细听的形象这句诗也同样是在如实的客观的表达中包含了作者主观的同情的最富有含蓄意味的是诗的最后两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在人家里住了一夜,眼看着人家的老伴被捉去,临别的当儿,就这样心安理得地径自走了,连一句抚慰话也没有吗可是,你叫诗人怎样说呢这诚然是伤心惨目

11、的事,但又正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你又能说些什么呢这一家人的命运是看得见的,你抚慰抚慰又有什么用所以,从这两句看来似乎很冷漠的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的一种难言之痛和吞声之泪读完这最后两句诗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更高涨,我们的想象更驰骋开了,并没随着诗的完结而完结?石壕吏的表现手法,主要的便是这样杜甫在这首诗中为什么要用这些手法这和诗的内容题材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都有关一方面客观的事物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使他有可能这样来写;另一方面,如果对兵役公开表示反对,那在当时是不行的【学习办法指导】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是学习的重点,学习中可以按“读品背的顺序进行,多读多背,以读代品,学习诗歌重在朗读

12、,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这是朗读诗歌的第一步;体会大意,把握基调在读好字音和节奏的根底上,要领会诗歌的大体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感情,从而确定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和语速来朗读,是高昂,还是消沉;是欢快,还是忧伤;是宜快,还是宜慢等;领会意境,读出感情读诗,必须感情投入,一边想,一边读,进入诗歌的意境;反复吟诵,熟烂于心【拓展训练】?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参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那么是精练陆时雍称誉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分享的课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