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365675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公路交通标线优化设计摘要:为了加快高速公路现代化建设,降低高速公路交通平安事故发生概率,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交通标线等交通标志的设计水平。文章立足于高速公路交通标线设计现状,从出口标线、隧道出入口标线等几个关键交通标线入手,提出了一些优化设计对策,希望充沛发挥交通标线在交通秩序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标线;设计;优化作为交通标志的重要组成局部,交通标线是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平安性的重要根底设施,由于波及到隧道、桥梁、陡坡等众多特殊路段,大大增加了交通标线设计的难度。特别是新时期国内高速公路项目不断增多,相应的交通标线设计规范更高,强化其优化设计力度具有重要意义。1出口标线的

2、优化设计办法在常规的高速公路出口标线设计中,主要结合高速公路出口部位处的路基渐变情况来设置导流线三角地带标线和纵向标线一般长3m,宽45cm。但是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可知,高速公路出口处的路基渐变段过渡到匝道楔形端位置处是交通事故的高发路段,主要是由于驾驶者忽然向外侧换车道或非法减速停车等因素所造成。为了减少该部位的平安事故发生次数,强化交通标线科学设计,相应的优化设计办法主要为:在常规出交通标线设计的根底上,将出口路基渐变段的同向车行道分界线设置成实线,严禁车辆在该路段进行变道,并在相应的导流线三角地带起始位置处的主线路面上科学地设置直行确认导向箭头。2隧道入口标线的优化设计办法2

3、.1出入口路面的交通标线优化设计在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前后的50m左右范围内,可能会由于“黑白洞效应而影响驾驶者的驾驶心理,容易使其产生一种制动心理,同时隧道进入口或出入口位置处为冷气流和热气流的交汇地段,公路路面比拟湿滑,这增加了车辆在该局部发生侧滑事故的概率。因此,在该部位处,需要增加公路路面抗摩擦系数,在隧道进入口和出入口前后的50m范围内合理铺装一层彩色薄层,借助这种色彩交通标线来提醒驾驶者,增强他们的警觉性,以便减少侧翻事故的出现。2.2出入口前硬路肩的交通标线优化设计在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路面包含有宽度为2.5m或3.0m的硬路肩,且隧道内部仅有宽度为50cm或75cm的路缘带。为

4、了防止硬路肩上的车辆在非法行使过程中对隧道洞壁造成碰撞,传统设计中主要是在高速公路硬路肩中合理设置黄色导流线来严禁车辆进入。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交通标线时可以增加路侧提醒,立足于传统交通标线设计计划的根底上,在右侧车道边缘线位置处合理地设计纵向凸起式震荡标线,确保可以及时提醒驾驶者已经错误驶入到了硬路肩范围,防止后续对高速公路隧道洞壁造成碰撞。2.3隧道内路缘带的交通标线优化设计在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隧道内,由于隧道内的视线不良,且所设置的路缘带宽度一般小于750mm,所以检修道侧壁常常会受到车辆的刮擦而出现比拟多的刮擦痕迹。针对这种情况,在其中设置交通标线的时候,可以在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左侧车道

5、和右侧车道边缘线位置处合理地设置纵向凸起式双组分标线,通过使车辆在该过程中产生震动感来提醒驾驶者已经远离了规范车道,确保驾驶者可以及时调整车道走向,防止对隧道侧壁产生刮擦。2.4隧道车速控制的交通标线优化设计为了提前使驾驶者明确高速公路隧道内车辆通行的最低和最高时速,可以在隧道出入口前200m左右位置处合理地设计路面限速标记,且需要对相应路面限速文字的规格和颜色进行合理控制,其中颜色控制中以白色作为最低限速值数字颜色,以黄色作为最高限速值数字颜色。此外,在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临近立交出口匝道的位置处,还要结合规定要求和规范,在隧道内限速车道内部设计车行道纵向减速标线,具体可以在车道边缘线区域中科

6、学设置菱形块虚线,这样可以使驾驶者主观地观受到车速变快、车道变窄的视觉错觉效果,以使驾驶者自动降低行驶速度。在分合流匝道高速公路路段中,如果需要对驾驶者行驶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则这时候可以相应地设计纵向减速标线。与此同时,针对隧道内标线或出入口前50m位置处所设置的标线,考虑到照明因素或灰尘等环境条件,均可以应用雨夜反光性能比拟强的双组分标线涂料。3长陡下坡路段标线的优化设计办法在山区等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的过程中,波及到许多长陡下坡路段,具体就是指连续里程2km,且纵坡率3%d的公路路段。基于该段路程的特殊性,非常容易诱发平安隐患,尤其是有不良驾驶习惯或容易瞌睡的驾驶人员更容易在长陡下坡路段处出现

7、超速或碰撞护栏等驾驶行为,同时该路段的大型车辆驾驶者为了控制车速,要持续进行制动操作,这样就可能会使刹车片温度大大提升,一旦刹车片失效就容易诱发追尾或碰撞护栏等平安交通事故。为了降低该种类型事故发生的概率,需要强化预防性交通标线设计,具体优化设计办法如下:1在高速公路的长下坡路段位置处,每隔300m间距合理地设置一组由红色或黄色薄层铺装所形成的横向减速标线,每组设置5道,长度一般为86m左右,这样就可以通过颜色警觉和车辆所产生的振感来提醒驾驶者,使他们可以提前做好减速处理。2在长下坡路段的车边缘线位置处需科学设置纵向凸起式标线等警示驾驶者,这样可以通过给驾驶者提供振感来提醒他们偏离了外侧车行道

8、,以借此来缩减公路车辆事故发生次数。如果设计中确定了纵向凸起式标线,则要对路面排水问题进行合理考虑,一般应该每隔15m间距来设置一个长度为10cm的排水口,防止路面出现积水问题。3在长下坡路段的车边缘线位置处可以科学设置凹槽式隆声带,一般设置在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内,在已经成型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切割出一些浅槽,借助来形成凹形震荡作用。但是为了不破坏高速公路路肩路面,需要针对凹槽进行防水封层处理,先将其内部存在的杂物去除干净,然后借助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进行防水封层处理,尤其适用于我国南部地区。4桥梁路段的优化设计办法4.1曲线段桥梁的交通标线优化设计即便按照?公路路线设计标准来设计曲线段桥

9、梁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但是在能见度比拟低的大雾天气或道路结冰与湿滑等条件下,均很容易使车辆出现侧滑问题,这时候除了要注意增强路面的抗摩擦系数外,还要注意在桥梁断每隔50m间距设置一组长度50m的彩色薄层来提醒驾驶者注意,尽量减少路面摩擦系数缺乏所诱发的侧滑问题。4.2大中型桥梁的交通标线优化设计针对长度500m的大桥,一般需要在右侧车行道边缘线处来合理设置隆声带,但是考虑到后期清雪或交通标线使用寿命等情况,可以在右侧硬路肩处科学设计凹槽式隆声带,借此来提醒驾驶者是否存在偏离车道的行为。此外,在设计隆声带期间,一般设置范围主要控制在进入桥梁前100m到进入桥梁后的50m,且施工中要错开伸缩缝,防

10、止对桥梁整体结构造成破坏。总之,交通标线是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其设计质量直接关乎其作用的发挥。为了充沛发挥交通标线在提醒驾驶者驾驶行为,确保其在行使平安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立足于常规标线设计规范和计划的根底上,优化交通标线设计计划,以全面确保高速公路行车的平安性。参考文献:【1】史晓花,杜志刚,等.高速公路隧道内视错觉减速标线优化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1:174-175.【2】余志芳.高速公路振动减速标线优化设计办法.交通世界,200820:146-147.【3】柳佳.浅谈高速公路交通标线的优化设计计划.北方交通,200811:95-96.【4】郑月雷.公路交通项目标志标线设计计划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0807: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