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36394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建议(7.10).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西地区开发成效的基本估价及政策取向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及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在湖南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快湘西地区发展,促进全省三大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对于湖南实现“两个加快”和“两个率先”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湘西地区开发成效显著2004年以来,湘西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精神,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是湘西地区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4-2011年,湘西地区生产总值由806.98亿元增加到

2、2499.57亿元,年均增长12.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2009-2011年,年均增长13.3%,比2004-2008年年均增速快1.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由5187元提高到15127元,年均增长11.8%。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6.6:28.5:44.9调整为18.9:39.6:41.5。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由36.98亿元增加到134.55亿元,年均增长20.5%。(二)新型工业化不断发展。湘西地区坚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2004-201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全部工

3、业增加值由183.47亿元增加到857.40亿元,年均增长18.1%。工业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7.9亿元、利税223.65亿元、利润117.1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6.2倍、8.1倍和15.7倍。自主创新逐步增强,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74.5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比上年增长33.5%,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6个百分点。(三)投资建设不断加快。湘西地区坚持把投资建设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2004-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由280.06亿元增加到1421.75亿元,累计投资总额达6745.2

4、4亿元,年均增长42.5%。交通、能源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和完成。常吉、邵怀、邵永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溆怀、张花、吉茶、洞新等12条在建高速公路进展顺利,高速公路由169公里增加到714公里。铁路营业里程由845.34公里增加到927.74公里。怀化芷江机场正式通航,张家界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继黄花机场后湖南第二家国际机场,邵阳宝庆煤电一体化项目、城步南山风电等一批能源项目进展顺利。(四)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湘西地区坚持把扩大内需、开发开放作为繁荣市场经济的重要抓手,经济活力持续活跃。2004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7.27亿元增加到879.82亿元,

5、年均增长16.3%。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052011年,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35.74亿美元,年均增长17.1%;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53亿美元,年均增长15.7%;累计实际引进内资3060.76亿元,年均增长34.5%。旅游业迅猛发展。2011年,旅游总收入达422.65亿元,比2005年的118.48亿元增长2.6倍;接待旅游总人数7446.19万人次,比2005年的2796.23万人增长1.7倍。(五)社会民生不断改善。湘西地区坚持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民生。2011年,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4元,比2004年的6872.82元增长1倍;农村居民人

6、均纯收入4143元,比2004年的2002.37元增长 1.1倍。科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8.68万人,比2004年增加3.49万人;医疗卫生机构2971个,比2004年增加1332个;医疗机构床位4.33万张,比2004年增加1.01万张。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大缓解。20042010年,累计免费开展技能培训102.5万人次,转移农民就业287.8万人,完成2528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016所,完成乡镇文化站项目779个,改建县级医院44所、乡镇卫生院769所, (六)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湘西地区在促进经

7、济发展的同时,坚持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004年以来,武陵源、崀山等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重点推进,新增雪峰山、魏源湖等6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68%左右;湘、资、沅、澧四水源头水质达、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湘西锰三角和沅陵、辰溪、溆浦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顺利推进。生态林业建设进展顺利,近8年完成退耕还林508.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64.3平方公里。生态移民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完成生态移民1.05万人。城镇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快速推进,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七)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省委、省政府加大扶贫开发和对口支援力度,在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税费减免

8、、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湘西地区发展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省发改委专门设立湘西地区开发办公室,为湘西地区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资金引导等进行专门服务。财政部门为湘西地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资金作保障,转移支付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公用经费支出及民生支出标准逐步提高,如近7年来,累计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11.5亿元,扶持了364个产业项目。建设部门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增减挂钩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如2010年以来,共批准湘西地区建设用地项目399宗,面积4355.48公顷,有效保障湘西地区开发用地。对口支援积极开展,省直单位定点帮扶湘西地区

9、30个村、省直部门和省属大型企业加强与湘西地区的对口支持和战略合作、省辖6市继续对口扶持湘西州6个县等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二、湘西地区发展的现实差距不容忽视尽管湘西地区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基础薄弱等原因,与全省平均水平、与长株潭城市群和湘南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省外周边同类型区域相比也不具备较大优势。(一)与全省及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相比,差距呈扩大趋势1、总量差距扩大。从经济总量看,2011年,湘西地区生产总值比2004年增加1692.59亿元,仅相当于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增加量(6401.48亿元)的26.5%和湘南地区(2787.02亿元)的60.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

10、7%,比2004年下降1.7个百分点。从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看,2011年,湘西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为9.2%、12.5%、12.9%和3.6%,分别较2004年下降1个、1.7个、1.5个和0.6个百分点。表1:2004年和2011年湘西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GDP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2004年14.418.610.416.110.214.214.44.22011年12.717.310.613.79.212.512.93.62011年较2004年-1.7-1.30.2-2.4-1-1.7

11、-1.5-0.62、发展速度偏慢。20052011年,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8%)比全省平均水平(13.6%)低0.8个百分点,分别比长株潭城市群和湘南地区低 1.9个和0.2个百分点。此外,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慢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和湘南地区。 表2:20052011年全省及各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全省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湘西地区地区生产总值13.614.71312.8固定资产投资28.327.527.1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20.717.216.8进出口总额19.61827.317.1

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126.324.822.53、人均水平较低。2011年,湘西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8%,只有长株潭和湘南地区的24.9%和6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94元和4143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9728元和3451元,均少于长株潭和湘南地区。表3:2011年湖南及各区域主要均量指标单位:元主要经济指标全省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湘西地区人均GDP29828607652391715127人均一般预算收入221242291430814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73663602212889860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44214027807532

13、4人均进出口总额(美元)289864178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2449117552137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711207709241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031603011973972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79750749943451(二)与省外周边同类型区域相比,发展优势不大湘西地区、重庆渝东南翼(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武隆县、石柱县)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验区(湖北恩施州的8个县市和宜昌市的长阳、五峰2个自治县)都属于武陵山片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湘西地区与其相比,除总量规模较大外,人均水平有待提高

14、,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1、与重庆渝东南翼比较,经济增速明显偏慢,结构不优。20062011年,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比同期重庆渝东南翼年均增速(14.7)慢1.8个百分点;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渝东南翼生产总值占重庆的比重基本上保持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5.3%提高到2011年的5.4%。20062011年,湘西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同期渝东南翼的15个百分点,差距由3个百分点扩大为11个百分点。湘西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低于渝东南翼3.7个百分点转变为高于2个百分点。表4:20062011年湘

15、西地区与重庆渝东南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湘西地区重庆渝东南翼GDP总量增速(%)占全省比重(%)GDP总量增速(%)占全市比重(%)20061045.6111.813.8 186.429.15.3 20071259.2313.513.3 223.3315.65.420081532.891213.3 280.416.45.520091695.351313.0 356.2214.55.520102024.313.712.6 432.7316.85.5 20112499.5713.212.7 537.97165.4 表5:2006和2011年湘西地区与重庆渝东南地区三次产业占比(%)湘西地区重庆渝东南翼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2006年20.832.646.6 24.535.639.9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