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优化.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36276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策略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习策略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习策略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习策略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习策略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策略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策略优化.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素质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对学习方法的调节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或优化学习策略,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全面提升个人创造能力和创造品位。一、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的探索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认识的兴趣,良好的兴趣品质对于创造活动的进行和创造成果的取得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兴趣不仅能激发人的求知欲,引发好奇心,促使人们获得进行创新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识,而且大大丰富人们的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学习对政治课有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在教

2、学中总是照本宣科,“一言堂”,只会使学生厌烦,失去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是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神奇,从个别到一般,深入浅出,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如在讲授“价值规律”这一内容时,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市场价格变化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同时充分运用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手段,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油然而增,而且还会经常运用该理论去分析诸如“石油市场”、“黄金市场”、“汽车市场”

3、的价格波动情况,其创新意识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二、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质疑能力质疑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观点;为此,要通过讨论、辩论、论坛等途径,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表露和发展,对他们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予以肯定,并据此加以引导,共同探讨,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巧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有“疑”才有思考的需要,才能思维的动力,而问题一般应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这类问

4、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共鸣和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这一内容时,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有毒大米”、“有毒饼干”、“陈年月饼馅”等触目惊心的现象,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市场秩序混乱的种种表现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哪些原则?2、分析造成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原因。3、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家、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如何作为?4、“诚实信用”对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5、怎样才能塑地方信誉和形象?诸如此类,引发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素质,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三、 注重信息重组,培养发散

5、思维品质发散思维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等,发散思维要求人们的思维向四方扩散,无拘无束,海润天空,异想天开。通过思维的发散,找出新的结构,新的关系,新的思路,新的发展,新的创造,即提供一切可能的新东西。所以,一个人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大小,是其创造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提出新创见,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如对于我国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就可

6、发散性的提问:并得出结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明显标志,从哲学常识的角度看,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的结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经常性的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必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成长为一个思维敏捷的人。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非一朝一夕能形成,它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从课堂抓起。它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学习策略,授之以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如此,大批的创造型人才定会像泉水一样涌流。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

7、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不断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驾轻就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革新轻车熟练的教学策略。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何走进课堂,物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且应答的课题。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才更有效呢? 当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效的和低效的学习,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师控制

8、为主,学生参与率较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教学质量低迷,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影响了学校教育本体功能的实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当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浅表化、操作形式化的现象,课堂教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全似乎积极主动,但实质上并未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观念、外化为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从以上背景出发提出的,它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将已有的有效学习理论与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已有研究成果的推广

9、应用。二、基本概念界定1、学习: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2、有效学习:有效学习是针对无效学习和低效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的加工,在一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自身获得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中是把有效学习置于达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的背景中考虑的。3、优化策略:“优化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学生有效学习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有效学习优化策略对应于课堂教学,可以是某一环节的一种策略或一组策略,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上的一套教学策略。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通常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

10、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优化策略。本研究遵循行动研究的路线,属于应用研究。主要是探讨在课程实施中,学校如何根据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已有的有效学习研究的成果解决这些问题,创建适合本校实际的理论应用模式,从而达到促进所有学生有效学习,改善学校教育实践的目的。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理论意义在于: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 2、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 3、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意义在于:1、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的顺利实施。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

11、习所说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首要指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有效学习有先天的联系。本实验研究能较好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切实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华而不实”问题。2、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3、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

12、和自我调适,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4、有利于学校改变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四、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概况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教育理论界与教育实践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人们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有效学习进行研究已取得了以下成果1、理论层面的研究(1

13、)、有效学习产生的条件:有效学习的产生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之一:学生原有的经验是影响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内部条件之二:学生要有主动的学习加工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问题。外部条件:影响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极多,大至社会、学校、家庭,小至班级、课堂和同伴。家庭的教养方式、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方式、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特点等都是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但就学校教育而言,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教师的“教”,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能力水平、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力、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以及教师人格特征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因素。(2)、促进有效学习的

14、策略: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促进有效学习的策略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产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会学生学习策略 促进学习的迁移优化学校和课堂管理2、实践层面的研究从实践层面的研究情况看,一方面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有意识地进行把有效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中的探索;另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从经验出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些对理论的应用或经验的积累又因学习领域的不同和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实践层面的研究涉及到解决学生愿不愿学(学习兴趣、动机)、能不能学(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会不会学(学习方式、方法、策略等)和乐不乐学(学习情感、态度等)的问题,

15、在此不一一列举。(二)教育教学基本原理与重要研究成果的启示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学习的优化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

16、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3、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