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3575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 习作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习作源于生活。学生的作文是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只有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来源于现实的生活感受,学生才能易于表达和乐于表达。学生个性化习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基于以上认识,在长期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提出并实践了“超越教材深入生活张扬个性”的实验设想。所谓超越教材是指突破教材中相对固定的作文训练序列,有序和无序相结合,训练习作(教材上的)与引导创作相结合,通过拓宽习作渠道,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使我们的作文教学随时适应学生变化的现实生活,顺应学生不同的个性,促进学生写作个性化的形成。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1、开发习作资源,丰富生活体验

2、学生缺少个性化的生活体验,是不可能写出个性化的习作的。小学生个性化的生活体验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的现实生活;二是通过阅读书籍等精神生活。直接获得生活体验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在日常生活中自发获得;还有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学生共同开发真实生活的作文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后者更加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经历、体验生活,获得富有个性化的体验。 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1)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家乡的风俗人情和特有的文化) 我校所处的苏北地区,有着浓厚的风俗人情,美丽的传说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著名的淮海战役和两汉文化就聚集于此,还是远近闻名的“十孔贡藕”的故

3、乡。这些宝贵的资源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使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如本班同学在搜集材料、亲自研究的基础上,写了一篇名为十孔藕的习作,并发表于睢宁日报。文章详细介绍了十孔贡藕的生长过程、外观、食用方法、价值久美丽的传说,使人对家乡的十孔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组织学生参观淮塔的活动结束以后,许多同学能主动拿起笔记下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抒发了对烈士们的敬仰和为长大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2)、关注现代工业与环境我校坐落在景色优美的故黄河畔,北邻观音工业园区,西与观音机场毗邻。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现代化的景观浑然融为一体。

4、我们充分围绕这些“乡土教材”开发习作教学资源,大作习作教学文章。春天到了,我们组织学生到风景如画的故黄河畔和观音机场春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受到美的陶冶和情感的熏陶。活动结束后的习作中,字里行间流露了学生真挚的情感。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工业园”活动使学生亲眼目睹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感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在活动结束后的习作中,学生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的赞美。在睢宁县首届“走向未来“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学生吴雪的诗歌双沟赞获得一等奖,另有年丽君、杨婷、丁冬冬的习作分别获二、三等奖。(3)捕捉身边的或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些发

5、生在学生身边的或国内外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开展辩论,或抒怀、或评论,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如“十六大”期间,我们组织学生收集、学习相关资料,然后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结果,许多学生的习作由于感情真挚,语言富有个性,在县、市组织的“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知荣辱, 树新风、促和谐”系列活动,并开展了学生习作竞赛。许多学生利用诗歌、童话、读后感等形式表现了自己对“荣”与“耻”内涵的正确理解。其中,陈硕秋同学的习作勤勤和逸逸利用童话的形式叙述了一个生动而耐人寻味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事。因体裁新

6、颖、故事生动,获得了市级作文竞赛一等奖。 2、采用多样化的练笔方式,开辟多渠道的习作途径,选择多类型的写作形式,教会学生感悟生活、表现生活。 (1)坚持写日记写日记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的秘密,心底的话语,无不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现。多年来,我借鉴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习作教学经验: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并采用“无限积分制作文批改法”批改日记,认真上好日记课,不写评语写心语等方法,让学生爱写日记。因为,只要学生爱上了日记,我们的习作教学便意味着成功。在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日记训练中,促使学生去现实生活中发现,生活中感悟,习作中个性张扬。(2)

7、做读书笔记。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等,也是培养学生有独特感悟的好方法。为了掌握学生阅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我设计了问卷对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增加学生阅读量。开设阅读指导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习作教学中,我把阅读指导课与习作教学紧密结合起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的阅读指导课设计人类与海洋获得市一等奖。阅读指导课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积累,开拓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的表达。做读书笔记时,摘录好词好句的数量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思考对自己有特别启发或感悟的地方,并写下来,

8、促进他们去思考。渐渐地,很多的人都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班级内似乎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我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和读好书座谈会,激励学生的读书热情。(3)板报、广播站投稿随笔。我在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同时,还组织学生积极为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辟的校园新闻和绿芽长廊等栏目撰稿,鼓励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给学生多提供了说心里话、说理的园地,学生乐于参与。 (4)实验作文。我们常常布置学生运用科学课、劳动与技术课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让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如贾文迪同学的习作实验的乐趣中,小作者把自己的实践、所思、所想都融入了作文,真实而有内容。该篇习作获县小学生实验制作征文比赛一等奖。从开发习作资源,丰富生活体验入手,采用多样化的练笔方式,开辟多渠道的习作途径,选择多类型的写作形式,教会学生感悟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就能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就会为习作教学撑起一片艳阳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