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356436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7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策划书.doc(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项目概况11.1 项目简介11.2项目背景2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4项目进展31.5资金落实情况31.6主要结论 4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52.1项目单位概况52.2企业生产经营状况52.3项目负责人及主要股东概况62.4项目研发团队及实力概况63 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分析83.1项目建设意义83.2国内外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83.3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103.4市场分析103.5项目建设必要性104 申请政府投资补助的理由和政策依据134.1申请补助的理由和政策依据134.2拟申请补助类别及额度145 项目技术基础155.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155.2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

2、155.3核心关键技术和技术来源及先进性166 项目建设方案216.1编制依据216.2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16.3产品方案226.4原辅材料消耗226.5 工艺技术方案及生产设备配置226.6建设地点与用地规模266.7总图布置及工程方案276.8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安排346.9管理机构366.10项目建设条件377 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397.1环境保护397.2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及方案458 消 防478.1设计依据478.2建筑设计478.3 防排烟488.4 电 气499节 能509.1节能依据及原则509.2主要能耗构成与能耗指标分析529.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529.4节

3、能措施5210 项目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5410.1投资估算5410.2资金筹措方案5810.3资金使用计划5811 项目财务评价5911.1评价依据5911.2基础数据59113产品主要成本构成分析5911. 4总收入测算6111. 5总成本测算6111. 6利润总额及分配6111. 7财务盈利能力分析6211. 8不确定性分析6211. 9财务评价结论6312 风险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6412.1项目风险分析6412.2效益分析6513 项目招标方案6613.1招标依据6613.2主要招标计划及招标基本情况6614 项目总体评价6914.1评价6914.2 建议691项目概况1.1 项目

4、简介1.1.1 项目名称: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企业性质:1.1.4项目建设地点:1.1.5工期安排:项目建设期规划为26个月,即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1.1.6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及申请补助额度(1)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00万元)(2)资金筹来源:1)建设单位自筹:2500万元(含铺底流动资金)2)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3)申请补助额度:1.1.7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项目规划占地面积

5、7280平方米,建设年产1000吨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生产线,其中包括全自动型砂造型及回收生产线,熔炼生产工部,热处理生产工部,配套机加工线一条。(2)建设内容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土建工程:新建厂房5348平方米,主要安排生产车间及其它附属设施。2)设备购置:该项目拟购置设备(设施)共41台套。详见第六章表6-4。3)土地购置:该项目拟通过竞拍方式取得项目土地使用权,土地购置面积7280平方米。1.2项目背景去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的发展。新材料是七大战略性新

6、兴产业之一,对于支撑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将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高性能特殊钢材在新材料领域是值得关注的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是特钢需求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本项目以提高特殊铸件新材料质量为基础,以材料学为先导,以延长钢的使用寿命为目标,对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策的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新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并已经可以成熟应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一建设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建设总投资万

7、元45001.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2001.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3002资金筹措45002.1银行贷款万元20002.2项目单位自筹万元2500二申请补助资金额度万元480三建设规模1年产超级双相不锈钢吨1000四耗水量万吨/年1.86五耗电量万千瓦/年169六规划占地面积平方米7280七总建筑面积平方米53481生产厂房平方米5348钢结构八财务指标1年均产值万元80002年均创利润总额万元1208.43年均上交税金万元6604总投资收益率%295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14.8所得税后6财务净现值(ic=12%,全部投资)万元671.2所得税后7投资回收期(全部投资)年7.9所得税后,

8、含建设期2年8借款偿还年限(最大偿还能力方式)年4.9含建设借款期2年九建设期限月261.4项目进展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办理了用地、备案、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前期工作准备充分。1.5资金落实情况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25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自筹资金2500万元及银行贷款2000万元,项目承办单位已经落实。1.6主要结论 (1)本项目通过对超级双相不锈钢新材料铸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废钢,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 (2)以超级双相不锈钢新材料代替传统钢材

9、铸件,不仅可确保对临海核电、石油化工、海洋采油、造船、海洋工程以及超临界汽轮机装备的可靠运行和寿命,而且可解决.市铸造业长期陷入“低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研发费用低技术含量”的恶性循环怪圈问题。 (3)本项目的实施,可直接向社会提供50个就业岗位,对于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建设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2.1项目单位概况.公司生产经营定位于高端铸造产品。凭借在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公

10、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是国内少数生产超级双相不锈钢核用铸件新材料的生产企业之一。2.2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公司经营状况良好。2008年-2010年累计,收入、利税、利润等经济效益指标继续保持同比增长。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004万元,实现利润217万元,实现利税214万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957万元,实现利润233万元,实现利税235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821万,实现利润376万元,实现利税363万元。项目单位近三年(2008-2010年)经营简况见表2-1。表2-1 近三年项目单位经营状况表名 称2008年2009年2010年销售收入(万元)利润总额(万元)利税

11、(万元)固定资产(万元)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A+A+AA2.3项目负责人及主要股东概况项目负责人,帮助企业不断提升,为国际化配套做好充分的准备。项目技术负责人,教授级高工,.负责本项目技术攻关及工艺参数制定等工作。 公司主要股东,先后获得等称号,负责公司全面统筹管理。2.4项目研发团队及实力概况公司高度重视同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用高校的技术优势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技术团队的建设,。该项目超级双相不锈钢铸造技术的研制工作主要人员名单如下:表2-2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序号姓名技术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对成果创造性贡献1技术开发、组织生产2技术攻关

12、、参数制定3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组织生产4方案设计、现场指导5方案设计、现场指导6方案设计、技术攻关7方案设计、技术攻关8方案设计、技术攻关9方案设计、技术攻关10现场指导、试产3 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分析3.1项目建设意义超级双相不锈钢铸件新材料属于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将该类产品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核工程用特种材料,本项目所生产产品属于该范畴,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及我省产业政策,对推动发展.乃至.关于新材料战略性新材料产业有着重要意义。3.2国内外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第一代

13、超级双相不锈钢以美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发的329钢为代表,含高铬、钼,耐局部腐蚀性能好,但含碳量较高。一般用于铸锻件,在应用和发展上受到限制。随后至60年代中期瑞典开发了著名的3RE60钢种,它也是第一代双相不锈钢代表钢种,特点是超低碳,含铬量为18%,焊接及成形性能良好,广泛代替AISI304L, 316L用作耐氯离子应力腐蚀的材料,该钢的问题是在焊接热影响区易出现单相铁素体组织,导致耐应力腐蚀及晶间腐蚀性能下降。第二代超级双相不锈钢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利用氮元素的独特效果,以及钢中容易获得超低碳,改进了第一代双相不锈钢的缺点,从而开创了第二代新型的含氮双相不锈钢。第二代双相不锈钢不论是18Cr型,还是22Cr和25Cr型大多数属于超低碳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首届双相不锈钢国际会议上,专家们指出,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和应用十分迅速,它已成为与奥氏体型、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类不锈钢;无论在化学成分、性能以及设计、加工制造等方面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它被公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