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理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355621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理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体系都应顺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旧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体系都应摒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来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和理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作文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迫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主体地位体现不出来。学校也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分数,只注重结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自己的思想受到束缚,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创新。哲学上讲,外因通过内因变化,内因是外因变化的根本,。连学生的主体地位都不能得到突现,还谈什么教育发展、教育改革。学生主体地位不能突现,带来的

2、副作用是很大的,如学生作文行为始终是被动的,缺乏作文的积极性;作文行为障碍大,学生形成了一种畏惧作文,痛苦作文的习惯;写作本来要有冲动,但学生作文没有激情,没有兴趣,造成了抄袭作文的现象,害怕自己的作文写得差,没有自信;作文没有创意,因而也不能彰显出学生的才华和个性。因此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养以及整个教育体制也都不能突显其原有的作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提高将会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因为科教兴国是立国之本。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是注重人才的时代,人才是资源,要掌握和管理好这一资源就要对旧的教学体制、教学观念进行改革。新的教学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为育人而作文,而不再是以前的为作文而作文。以育人

3、为根本,就要培养人的素质,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并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写作人才。还要突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主体,要退居其次,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指导学生将作文作得更好,并通过作文指导来开发学生的写作智力、拓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训练学生的思维等来促使写作主体写作水平的提高。作文理念的改革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作为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不能像传统的作文评价只注重对文本的评价,而不对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进行评价。作为教师,对作文评价要有一定的流程:(1) 主题素质评价;(2) 主体能力评价;(3) 主体智能评价;(4) 主题

4、写作过程评价(态度);(5) 主题写作结果评价(文本评价);(6) 受体感受的评价。有了规范、公正的作文评价体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被调到,创造性被激发,有了一个积极的写作态度,学生不再是一提作文就满脸愁容,一写作文就到处找范文抄袭。中学作文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对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培养出富有思想性、创意性、想象性、审美性、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是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把学生带入到社会生活、自然当中去,教学生学会详细的观察、深刻的感受生活,一个不会观察的人是不会懂得描写的。文学大家们文章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或事,善于抓住人、事的特点,文章写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教师还要教学生进行构思和想象,将主观想象和客观活动感受结合起来,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现在的教育要一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的传统观念,要有“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指导者”的观念。以前的教师具有权威性,老师对学生的判决是学生终身的判决,现在教师要放低自己的架子,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甚至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