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35553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德镇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推进全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西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安全发展理念,

2、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全市“大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十三五”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持续下降。2020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5年同比分别下降65.75%、28.57%。杜绝了重大及以上事故,我市是全省唯一连续18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地市;实现了打击非法小煤窑连续14年“零开采、零死亡”目标;特有的燃气梭式窑领域连续15年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消防安全领域连续25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在“五个聚焦、五个着力”取得实效:1.聚焦治理体系,着力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我市出台

3、实施了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景德镇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细则景德镇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景德镇市应急管理综合考核办法景德镇市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景德镇市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责任追溯制度景德镇市生产安全事故提级调查与挂牌督办办法(试行)景德镇市企业重大安全隐患“双报告”制度景德镇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市政府调整了市安委会组成,由市长任主任,副市长任副主任,结合景德镇实际,设立14个安全专业委员会,分管副市长任第一主任,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主任。修订出台景德镇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健全

4、完善安委会综合协调,各安全专委会分线推进的工作机制。机构改革,安全生产职责写入20余家市直单位“三定”规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进一步优化。2.聚焦责任落实,着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出指示批示80余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等会议160余次,深入一线督察检查调研百余次。各级部门按照“三个必须”要求,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每年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加强考核巡查、强化督促检查(安全生产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重要内容)、严格评价问责。打出企业安全生产“五个一”“十个一次”活动、主体责任履职报告、“双千示范

5、”工程建设、约谈等一套“组合拳”,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全市三个批次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承诺在主流媒体刊发。全市三个批次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承诺在主流媒体刊发。按照景德镇市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试行),各级各地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情形,对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和事故多发的地区、部门、单位进行重点督查约谈、通报,约谈企业6900余家次,督办通报单位120余家。3.聚焦源头防控,着力打好专项整治组合拳。牢固树立并落实“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持续打好风险隐患攻坚战、重要时段保卫战、安全生产持久战。2016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2017年,

6、全力保障十九大等重要敏感时段安全平稳,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取得重大成效,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迎检工作获国务院安委会第16综合督查组肯定,为全省唯一。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和夏季百日安全专项行动。2018年,纵深推进十大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持续深化“十大专项”整治,压茬开展“打非治违”百日行动、“三项整治”和集中整治。2020年,按照“1+2+11+3”任务框架,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和排查整治阶段工作。挂牌督办、排查整治重大隐患560余条,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关闭12家小煤矿,退出产能66万吨,10家

7、非煤矿山企业退出矿山序列,消除尾矿库1座,闭库销号1座,明确尾矿库市、县、乡三级政府、监管部门安全包保责任人。完成江西跃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搬迁改造。推进“双千示范”工程建设。完成3个开发区安全风险整体评估。4.聚焦基础建设,着力夯实安全生产保障。2020年8月,我市承办全国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座谈会,为助力省部共建加快推进我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搭设平台”;开展航空应急救援飞行演练,为2020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增光添彩”。持续开展“三项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资格培训考试考核。建设完成安全生产考试点2个,完成考试人员万余人。推进“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大力推进全员安全教育培训50万余人次。聘请专家为高危

8、行业企业开展安全服务。持续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和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100余万人次参与宣传。开展专项、综合应急预案演练以及多层级参与的联合应急演练。创建全国全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2家。多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大力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管控”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燃气梭式窑安全监管在线监测项目等建设,推动“两客一危”重点车辆100%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全面加强宣传,安全生产与媒为伴,同频共振,市主流媒体开设“安全生产”专栏,编发景德镇市应急管理简报60余期,在省级以上媒体上稿600余篇

9、。5.聚焦依法治理,着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市应急局成为应急管理部首批31个应急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基层联系点之一(全省唯一)。县级安全生产赋权执法受到应急管理部肯定。制定并实施景德镇市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制度,建立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肃查处突出问题,并通过暗访暗查、专家会诊、警示教育等方式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开展联合执法行动9万余次。严格“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均制定了年度执法计划或检查计划,按照“双公示”要求及时公开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信息。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推进600余家高危行业企业推广应用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10、实现安全隐患“自查、自报、自改”的线上闭环管理,录入整改近四万条,整改率为96%以上。(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提出“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定位,对景德镇提出“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

11、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为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安全生产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景德镇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管责任网络编织不严密,社会公众安全素养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安全生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中小型企业数量多,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低,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低,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安全风险结构的变化,大项目、大工

12、程加速落地,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业态、新领域的大量涌现,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向其他行业领域快速蔓延扩散的趋势加剧,且呈发生类型复杂化、波及范围扩大化、影响时间持久化等特点。三是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老旧小区改造、商贸、城市综合体、地下管网等安全风险更加集聚,城市发展中的新旧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不可知不可控的安全风险隐患明显增多,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任务艰巨,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依然存在较大落差。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市安全生产事业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充满严峻挑战,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深刻认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

13、务,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妥善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显著改善。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精准治理”为主题,以“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为主线,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

14、技术创新,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新型人文城市新范例、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共同富裕实践新样本、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安全发展,标本兼治。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安全布局,严格安全准入,塑造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遏制与消除威胁安全发展的行为、模式与方法。风险防控,系统施治

15、。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瞄准重大安全风险挑战,统筹运用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监督问责、投入保障、诚信惩戒等多种手段,在补短板、强弱项上精准发力,实施一批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系统推进风险隐患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市现代化进程的各类安全风险。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发展,转变安全治理理念与方式,完善安全治理基础制度,加快形成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高效的安全治理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靠法律制度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履职尽责,社会共治。抓实党政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拧紧企业全员安全

16、责任链条,构建更为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好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激励与约束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积极构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治理格局。(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十四五”全市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内容预期值属性1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约束性2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0%约束性3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5%约束性4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占比-15%预期性5运营车辆万车死亡率-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