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销售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3541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折销售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打折销售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打折销售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打折销售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打折销售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折销售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折销售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与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一般步骤。(2)会寻找打折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熟练列出方程。2数学思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中碰到的商品打折销售问题。3解决问题(1)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2)培养反思的意识与习惯。(3)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情感与态度(1)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沟通。(2)明白诚实是为人立身之本的道理。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

2、意识。”本节课通过“打折销售”这一素材培养学生学会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学生基本来自九江市区,每逢节假日或是换季之时,“打折销售”之类的商业活动比比皆是,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打折销售”及“放血大处理”“挥泪大甩卖”等商业手段并不陌生,只是由于传统的教学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使得学生对这些活动熟视无睹,未能引起思考。教学设计(一)表演小品,导入新课店主站在一张桌子后,桌子上放着两件衣服,身后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放血大处理”,“血”字是红色的。店主喊:“大家过来看一看

3、,瞧一瞧,走过的、路过的不要错过,本店不计成本挥泪大甩卖,所有服装两折处理,每件只卖48元”一工商人员上场对店主说:“你这是违法行为,请把牌子收起来,不能这么喊。”店主:“我确实是两折处理呀!”工商人员:“你把衣服的成本价提高了多少标价?”店主:“我提高了500%以后标价的。”工商人员:“同学们,他将每件衣服按成本价提高了500%进行标价,再按两折处理,每件衣服卖48元,你们算一算,他到底是赚还是亏?”(表演结束。)(二)学生猜测小品中的店主是赚是亏?(独立思考)(三)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100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2

4、假设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x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3你所列出的实际售价与小品中的商家的售价有什么关系?4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四)进一步引申如果不知道小品中店主的售价是多少,但知道他每件衣服赚了20元钱,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每件衣服的成本是多少元?启发学生:这20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探索出等量关系:利润售价-成本。进而列出方程:x(1+500%)20%-x=20。(五)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打折销售活动?是否所有的“打折销售”都存在欺诈行为?你认为哪些存在欺诈行为?(通过这一讨论让学生

5、分清哪些是正常的销售手段,哪些是不正常的欺诈行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诚实为人,立信为本”,达到教育学生“求真”“求是”的目的。)(六)课堂反馈1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又以8折销售,售价为26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2某家电商场将某种品牌的彩电按成本价提高了20%标价,谁知市场竞争激烈,商场只好按标价的九折销售,结果每台彩电只获利80元。该品牌的家电成本价与实际售价各是多少?(七)回顾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解题策略是否得当,是否有更恰当的解法;2师生共同回顾以前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加深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并反思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6、般步骤。(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2)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关键)。(3)列出方程。(4)解出方程。(5)检验解的合理性。(八)课后思考1基本题:(1)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九折销售,售价为27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2)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六折出售,结果每件亏了10元,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2提高题:请你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编一道“打折销售”的方程应用题,并解答出来。(此题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做) 教学反思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与生活严重脱节,数学是以一种严肃、古板的面目出现,以致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

7、生活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场,而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微乎其微。这节课以“好玩”的小品入手,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他们不再惧怕数学。课堂上,他们爱思考、爱发言、敢于同老师争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同时,学生们也有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反思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自己的思维作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不仅可能找到更恰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一良好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8、本节课后,在收上来的作业中,有一个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三年前我买了一套邮票,本想今年下半年将价格提高50%赚上一笔,谁知邮市很不景气,只能按预定价格的六折卖出去,这样我就要亏10元。你能知道我买这套邮票花了多少钱吗?当然,如果亏本我是不会卖的。”从这道题可以看出这个学生能很好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当然,由于课前无法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难免会被学生问得瞠目结舌,因此如果课前能更充分地做好准备,效果会更好。案例点评本教案的设计有不少特色,体现了新理念的基本精神。1以小品的形式引入新课,学生喜欢,使得数学学习变成了一种自然而又轻松的事情,使得数学与现实的

9、联系更紧密了,增进了学生对数学有用性的理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将要讨论的问题由小品引出,衔接自然,避免了学习环节的简单叠加与割裂。2学生讨论的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对于引导学生思维有益。3对于“打折销售是否都存在欺诈行为?”的讨论,减少了灌输,增加了思维碰撞,较好地将数学学习与人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4采用让学生自己编题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本质把握,是一个较好的教学形式。5教学反思中,教师认为“由于课前无法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难免会被学生问得瞠目结舌,因此如果课前能更充分地做好

10、准备,效果会更好。”其实,新理念的新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应当是生成的,一方面,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学生所能遇到的全部问题一一想到。也许,有的教师认为,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就可以及时引导,避免学生走入误区不过,不要忘了,走入误区,又从误区中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对数学的感受非常有益。同时,学生许多新奇的想法既弥补了教师的资源不足,又为建立新型的课堂秩序与形式打开了新的思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自己不断的努力和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研究中,体验成

11、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通过对“希望工程”义演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教材分析通过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学会通过分析简单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难点在于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它同时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本节课仍然以生动的联系生活的情境,继续培养学生分析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以求解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抽象、符号变换、应用等活动,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们有时可以借助图示或列

12、表的方法去表达问题的信息,寻求其中的等量关系。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理解了学习方程的意义,初步掌握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但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以下困难,就是从题设条件中找不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或虽能找到一些等量关系但不能列出方程。因此,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图表整体把握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显示场景“希望工程”义演现场,两人对话如下:A:观众真多呀!B:是呀,这次演出共售出了1000张票。A:筹了多少钱?B:共筹得票款6950元,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问:你知

13、道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吗?【教学说明:以动画的形式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二)探索研讨1议一议(1)从动画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2)在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等量关系?学生汇报:已知量:成人票价8元/张、学生票价5元/张、成人和学生总票数1000张、成人和学生总票款6950元。未知量:成人票数、学生票数、成人票款、学生票款。等量关系:成人票数+学生票数1000张,(1)成人票款+学生票款6950元。(2)【教学说明: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找出其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2为了明确各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列出下

14、表:【教学说明: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用图表语言来表达,借助表格整体把握和分析各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幻灯打出(1)设售出的学生票为x张,填写上表由此,可列出方程:()。解方程,得x=()。因此,售出成人票()张,学生票()张。(2)你还有其他设未知数的方法吗?【教学说明: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设未知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的各种解题方法,使他们体会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设未知数时要有所选择。】4想一想如果票价不变,那么售出1000张票所得票款可能是6930吗?为什么?【教学说明: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5练一练课本P171页,随堂练习第1题。 (三)回顾与反思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遇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说明:培养学生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对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四)作业课本P171页,习题59第1,2,3题。教学反思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难点,在本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