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教育教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353690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教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主动教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主动教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主动教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主动教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动教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教育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动教育”教学模式教案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备课人:庞才珍课题: 15、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时数:第一课时教材解读: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蕴涵哲理,是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情感熏陶的好素材。教学内容A级 基标类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B级 导学类1、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C级 拓展类指导学生发现作者

2、在写作上的特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问题生成单词句收藏夹我会辨析字音要注意字形要注意我会解释我想和同学交流哪些句子的意思?我会概括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我会质疑1、2、我会收集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资料教学板块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指导活动设计意图及生成教学调整第一版块:(主动感知)1、 读课题。2、(拿出问题生成单)各小组筛选问题:组内交流组员所提的问题,筛选一个大家共同想探究的问题,写在白板上。3、组员交流预习的

3、情况,汇报本组想知道的问题。4、全班交流。1、师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一课:(齐读)15天游峰的扫路人.2、问: 读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3、筛选问题:请拿出问题生成单,迅速地在小组内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白板上。4、根据各小组汇报的问题,教师相机梳理。 (1)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2)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的?(3)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以旧带新,学生带着学法和问题走进课堂,学习才会轻车熟路。(浅显的问题在组内即时解决)第二版块:(主动发现)(一) 初读感知。真是一群好学习、善思考的孩子,相信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大家定会茅塞顿开的。下面请根据

4、学路建议,逐一去探究。(点生读)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想一想,你有了哪些收获?(二)再读。 学路建议2:1、反复朗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组内交流,推荐同学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意思。1、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为后面的集体汇报做好充足的准备。(组内交流时,建议读得好的,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的,大家帮帮他。)2、指导学生小组互访。3、对汇报的小组进行奖励。引导学生用学路建议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实践,探索新知。引发学生在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求知的乐趣第三板块:(主动参与)一、读

5、通课文。1、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展示小组学习成果:(互评、自评、答辩)2、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二、读通课文。1、用自己的话理解文章内容。2理清思路: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3、齐读。多次尝试,读通课文。师、哪一个小组第一个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指名读,相机评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相机点拨。读准、读通,读出感觉,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中心的奠定基础。第四板块:(主动构建)感受天游峰的特点1对于天游峰,你们了解吗?谁来介绍一下?2那么在作者笔下,天游峰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2)指名交流。3

6、默读这几句话,你感受到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1)学生默读,并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受。(2)集体交流。感知描写方法A.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作者用比喻的写法,将石梯比作了一根银丝,突出了天游峰的“险”。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银丝”“飘飘悠悠”“断掉”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从而真切体会“险”。B.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写出了天游峰“高”的特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词语“顶天立地”,想象九百多级台阶大体上有多高。C.那层层叠叠的石阶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通过游人

7、的表现,从侧面写出了登天游峰时的不易,从而衬托出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1、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介绍。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4教师引导归纳写法:(1)这些句子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比喻、列数据、侧面衬托的方法来突出天游峰的特点。(2)我们平常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这样,把事物的特点用多种方法来描写。5、师总结,设疑: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是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学以致用,把从文章中体会到的学习方法,用于习作练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五板块:(主动拓展)课末检测单A类基标题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 3、听写词语。攀登傍晚伴随气喘吁吁瘦削鞋子慈善自在悠闲宿鸟眉毛汗珠炯炯有神B类拓展题积累描写山高和险的成语板书设计15天游峰高而险台阶多难攀登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