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35123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佛山中公教育 2014佛山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垃圾焚烧何时“烧得尽”民众的质疑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倾向于选择垃圾焚烧作为垃圾终端处理的主要形式,不少新建的垃圾焚烧厂也即将密集上马。有专家测算,如果要达到“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目标,全国还应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烧厂。然而,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环保理念、权益意识的增强,一些地方特别是垃圾焚烧厂选址点附近的居民排斥建垃圾焚烧项目,垃圾处置陷入重重困局。填埋场超期服役北京,日产垃圾1.8万吨;上海,日产垃圾1.9万吨;广州,日产垃圾1.8万吨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让任何垃圾填埋场很快就成为垃圾山。位于北京东郊三区交界处

2、的北神树垃圾填埋场,1997年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980吨,设计使用寿命13年。然而直到今天,每天还有超过千吨来自北京中心城区的垃圾运到这里,再由专门的大型垃圾车缓缓地送上离地数十米高的垃圾山,实施填埋作业。“超期使用3年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北神树垃圾填埋场第四任场长、北京环卫集团运营有限公司填埋事业部部长陈鹏说。由于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进度不如预期,导致这座原本计划在北京奥运会后就正式封土停用的垃圾填埋场不得不超期服役,为此甚至不得不把原先的绿化带都挖掉,以作为新的垃圾堆放地。同样的问题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城管执法局局长危伟汉说,如果还是走填埋的老路,那么到

3、2016年广州所有的垃圾填埋场都将饱和,“垃圾将无处可埋”。“垃圾围城绝对不是伪命题。”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说,“现阶段中国的垃圾围城,一方面体现在生活垃圾产生和管理的整个过程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垃圾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垃圾填埋会造成占地多、污染重、危害大、处置周期长等各种问题,因此,当前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将垃圾处置的重点改为发展垃圾焚烧厂。广州市政府宣布到 2016年将再建6座垃圾焚烧厂,以实现到2017年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在上海,随着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期和郊区一系列垃圾焚烧厂的运行投产,到“十二五”末垃圾无害化处理将由填埋

4、为主转变为以焚烧为主。南宁市投资10.8亿余元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总投资8.13亿元的北京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在大兴区开建而在政府方面看来,加速垃圾焚烧建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受到土地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的限制,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纷纷由传统的垃圾填埋转向垃圾焚烧,以减少垃圾对资源环境的负担。减量化是垃圾焚烧厂最为立竿见影的效果。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书记郭团会告诉记者,在2008年焚烧厂运营之前,每天这里要填3000吨原生垃圾,而通过垃圾焚烧,这里每天只要填埋100多吨焚烧过的炉渣。此外,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二次污染,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各大城市纷纷选择垃圾焚烧

5、的重要原因。“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截至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有专家做过测算,如果要达到上述目标,全国还应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烧厂。焚烧厂频遭质疑在一些地方,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陷入“政府宣布建设居民强烈反对项目被迫搁置”的中国式困境,支持与反对建垃圾焚烧厂的意见僵持不下,似乎成了难以破解的死局。2009 年11月,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遭到附近居民强烈反对,成为近年来反对垃圾焚烧的标志性事件。周边居民认为,焚烧厂的建立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特别是焚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英,

6、会严重影响健康。番禺区政府被迫宣布暂停该项目,时隔4年后,易址广州南沙新区。而近期杭州爆发民众反对事件也成为近年来频发的垃圾焚烧厂争端的最新案例。据了解,在一些地方,居民和政府在垃圾焚烧项目建设上存在较深的认知鸿沟,地方政府再三向居民强调垃圾焚烧厂技术成熟,全球许多国家都在采用。但居民对此表示怀疑,担心项目会给自家环境带来污染,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也缺乏足够信任。近年来双方对峙程度不减反增,甚至从反对升级为冲突。记者采访发现,民众对兴建垃圾焚烧厂的质疑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焚烧厂运行环保安全如何监管到位?关于焚烧无害化,居民对政府的解释始终难以信服。广州山前大道金碧御水山庄的罗明海就表达了担忧

7、:“就算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技术世界一流,但好的技术没有好的运行与监督,要达到无害化效果也是未知数。”罗明海称,如足够高的炉温是保障焚烧中达到无害化或减害化的重要条件,但在垃圾未充分分类情况下,餐厨垃圾的水分会降低炉温,要提高炉温,势必会增加成本。当公共利益遇到经济利益时,企业会为公共利益做牺牲吗?广州市李坑垃圾焚烧厂是广州市以最新先进技术打造的“样板工程”。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厂排放出口的数据被实时连接到当地环保局管理系统以及厂门口电子屏进行展示接受监督。李坑垃圾焚烧厂有关负责人说,每月会将相关监测数据汇总上报当地和有关部门。对于群众最为关心的二?英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厂方每年请专业机构来检测两次。

8、第二,“垃圾焚烧场建设是否科学”谁说了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垃圾焚烧是否具有毒害性等关键性问题,不仅居民与政府间难以达成共识,在专家中也存在较大争议。各方争议较多的垃圾焚烧是否无害化问题,网民援引有关专家观点称,在西方,垃圾焚烧发电已成夕阳产业,垃圾焚烧的“发达国家”丹麦、德国、日本、美国,都在缩减垃圾焚烧规模。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缩减垃圾焚烧规模”的情况并不存在,相反还在大力发展中。第三,垃圾焚烧厂“大跃进”式的建设会否造成产能过剩?2013年以来,广州市大量上马垃圾焚烧项目引人关注。在原有一座李坑焚烧厂的基础上,白云、萝岗、番禺、增城、花都、从化等各区市都分别规划建设

9、一座焚烧厂,计划到2016年,形成1.35万吨/天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一座城市7座垃圾焚烧厂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认为,目前政府推广垃圾分类的思路和“大跃进”式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相矛盾,如把更多力量放在垃圾的分类减量上,就可以减少垃圾焚烧厂的数量。垃圾处置困局待破从长远来看,垃圾焚烧是符合我国国情、有效减少环境负担的科学方式,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信息公开透明保证民众知情权,在选址、规划、兴建直至运行的全流程进行负责任的监控,通过技术手段保证项目安全性,并进行定期检测并发布检测结果。专家认为,应将每一个垃圾焚烧厂看作是潜在的社会风险点,在选址、规划、兴建直至运行的

10、全流程进行负责任的监控,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信息公开透明保证民众知情权,通过发扬协商民主保证民众参与权,不能搞先斩后奏;另一方面,政府更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例如上海此前就发生过因为居民担心有辐射、不安全而拒绝在小区附近建设电信基站的问题,当时上海市委决定率先在市委大楼屋顶架设基站,此举很快就消除了民众的疑虑。同时,有关部门应针对民众关切问题和要求及时作出反馈,以尽快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同时对借机谋取不当利益的不法行为必须依法惩处。据悉,虽然按照现行技术标准兴建的垃圾焚烧厂造成的环境污染理论上不严重,但事实上还是会给周边民众的生活带来不小影响。例如广州李坑垃圾焚

11、烧厂的排放标准已达到欧盟水平,但驻厂的村民监督办公室副组长范燕芬和周围村民仍然不满意:“每晚12点上百辆垃圾车排队进厂卸料时味道太重了,老百姓根本不敢开窗。” 专家指出,对于这样的情绪,政府就应通过经济补偿等各种途径予以纾解。此外,须协调各方力量,从国家层面对垃圾焚烧技术的安全与风险进行权威评估解读,加强检测并定期发布结果,在全社会形成科学认识垃圾处理的良好氛围。专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不能仅凭地方政府和个别专家为垃圾焚烧“正名”,而应从国家层面对这项技术的安全与风险进行权威评估解读。事实上,日本等国家普遍采用垃圾焚烧,运行多年也没有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我国的一些垃圾焚烧厂也已运行多年,对周

12、边居民生命健康是否造成影响应该进行权威调查并将结果公诸于众。此外,一些垃圾处置设施的标准也应照顾民众关切适时进行调整,例如老百姓最关心的垃圾焚烧会否产生二?英问题,目前规定的是一年抽检一次即可,国内做得比较好的焚烧厂执行的是一年抽检两次,但考虑到民众普遍担心的情绪,能否将相关标准提高到一年四次,这样虽然短期经济成本会上升,但长期而言的社会成本却可以下降。垃圾焚烧项目多地遇阻 专家:没好处民众怎能喜迎建厂7月3日,广州市越秀区组织了300名街道居委会干部参观番禺区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即垃圾焚烧发电厂)二分厂,这是广州市从6月10日到7月4日举行的“垃

13、圾分类万人行”活动的尾声在这近一个月里,广州市有1.1万人分14个批次参加了这一活动。在这一活动开始时,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还亲自上阵担当导游,向媒体、公众讲解垃圾处理相关知识。广州市政府此举被视为建垃圾焚烧厂争取舆论支持:先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再到垃圾焚烧厂,前者臭气熏人,后者气味平常,意在让公众理解垃圾处理从填埋转向焚烧的必要性。垃圾焚烧后,释放的热能通常用于发电,这种垃圾焚烧发电厂被视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目前城市垃圾中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焚烧率为12%,填埋率为57%,多达28%被堆放。”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曾表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现在都难找到地方堆放垃

14、圾了,发展垃圾焚烧是必由之路。缺少对话,多地建垃圾焚烧项目遇阻现实是,垃圾焚烧项目在很多地方进行得并不顺利。今年4月,湖南湘潭拟在当地的九华示范工业园区建垃圾焚烧项目。市民兰杰(化名)本来打算在项目附近的小区买房,现在放弃了。她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最初选址在湘潭县,先是县城西的杨嘉桥镇,后移到县城北的锰矿、西北的姜畲镇,都遭到居民反对,后又挪到现址,项目离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都很近,两校很多教职员工向政府和教育部门表示反对。因为公众意见强烈,湘潭市政府在5月下旬通报项目已经强制停工。今年5月,杭州余杭发生了一起因反对垃圾焚烧而起的群体性事件。事件参与者鲁平(化名)告诉记者,拟建的九峰村垃圾焚烧

15、项目离他家尚有一段距离,为反对项目而聚集的人群中,很多人住在更远的地方。但是因为政府没有就此事向他们进行科普和信息公开,大家感觉这是一件严重的坏事,因此反应很激烈。鲁平因为政府不公开甚至封锁信息而担忧,但对广州“垃圾分类万人行”和市长带头讲解垃圾处理的做法表示肯定,“至少态度诚恳,比较能接受,而且老百姓也了解了政府的做法和目的。”争取舆论:广州以沟通促项目落地公众排斥垃圾焚烧,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垃圾焚烧会产生二英等有毒物质。尽管垃圾充分焚烧后的二英排放量将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充分燃烧的前提是要做好垃圾分类。所以广州为做好垃圾焚烧,先开展了“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兰杰也认为,垃圾焚烧首先

16、应该进行分类,做无公害处理,建到人口稀少、绿色植物多的地方。她和同伴反对的不是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而是项目选址。“反焚烧和反建是两回事。”6月13日,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垃圾处理将向何处去”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说道,他认为,政府从建设规划方面就应该考虑到垃圾焚烧项目对居民的影响和承受力:“把专家推出去和老百姓讲,焚烧没有多大风险,也没多大害处,但有好处吗?什么好处也没有,你就让人家喜迎焚烧厂建设,这就有问题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认为,真正因为毒性而反对垃圾焚烧项目的并不是垃圾焚烧反对者中的多数,更多是心理上的抵触:“人们的个人财产中,过去赚的钱、将来赚的钱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