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35062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个有效的时间效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似是而非效应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 沉默。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 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 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 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2. 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 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

2、母为他选择了一条 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 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 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 “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 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 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 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 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 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 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 “瓦拉赫效应”。3. 门坎效应所谓门坎效

3、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 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 1966 年在做无压力屈从: 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4. 共生效应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 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 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 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 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 1901 年至 1982 年先后 出现了 25 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 典型。5. 糖果效应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

4、个概念。萨勒对一群都是 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 2 块糖,如果 你能坚持 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 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 这对 4 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 2 块糖, 但又不想为此熬 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 块。实验结果:2 / 3 的孩子选择宁愿等 20 分钟得 2 块糖。 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 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 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 为了熬过 20 分钟! 1 / 3 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 1 秒钟内 他们

5、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经 12 年的追踪,凡熬过 20 分 钟的孩子(已是 16 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 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 择吃 1 块糖的孩子(也已 16 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 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 心易受伤害。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 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萨勒也未指出实马的样本大小有 多少被试孩子,他们的家教状况如何。我认为 4 岁的测试不会绝对性地决定他以后的人格, 4 一 16 岁期间,12 年的环境与教育会起更大的作用。但萨勒 提出的这个

6、效应还是颇有新意的。6. 反馈效应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 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 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 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 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罗西与L?K?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 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 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 诉。如此进行了 8 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 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

7、了 8 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 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 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 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 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 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 教师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 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二是重视老师在作业或试卷上所作的评语,认真总结自 己学习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

8、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 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23.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一词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 他以此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 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 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7. 齐加尼克效应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 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 20 项工作。其间, 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 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 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 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

9、消失;而未能完 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 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 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8. 得寸进尺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 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 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 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 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 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 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 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 3 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 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10、。9. 破窗效应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 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 “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 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 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 ,说的也 是这个意思。10. 触摸的心理效应心理学家弗尔德对早产儿进行过每天 45 分钟的抚摸实验 一般认为,早产儿应该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犹如子宫般的环 境中,抚摸只会给他们压力感,会有碍他们的生长。然而他 对20个早产儿每天做 3次、每次15分钟舒缓而有力的抚摸。 10 天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平均重 47

11、%, 而且睡眠和灵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 8 个月末,他们的 体质和智力有明显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抚摸的婴儿 离开保育箱的时间比其他婴儿平均提前了 6 天。弗尔德说: “抚摸能有规律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吸收 功能。”11.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 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 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 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 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转变后进生不是一 劳永逸的,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 固、稳定的

12、过程,而反复又是转变中的中心环节,甚至会出现几次较大的反复。这是因为这些学生意志品质不够完善, 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弱,面对后进生的反复,教师要特别谨 慎,绝不能气馁和放弃教育,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根据学 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方案,使后进生渡过反 复关,更快地进步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防止 超限效应 的消极影响。因为有的教师面对后进生的反复,会失去教育 的信心,过分责备后进生,在批评学生之后,会觉得意犹未 尽,重复批评后进生,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讨厌至极。教师 不能动辄采取翻老账、揭老底的做法,切忌再用陈谷子 烂芝麻翻个没完没了的方法,那样

13、会加重差生的精神负担, 使他们丧失进步的信心,并容易造成师生感情上疏远。产生 逆反心理,教师讲最多的道理,或要他们做这做那,往往会 置之不理。从心理角度上讲,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的厌烦 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度倍增,如果再 来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 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12. 责任分散效应1964 年 3 月 13 日夜 3 时 20 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 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 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 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 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

14、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 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 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 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 有 38 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 报警。这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 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 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 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 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 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

15、。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 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 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 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 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 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 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 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 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3.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 3 名学 生共18 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 18 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 该校,发现这 18 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 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 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 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 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 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