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34595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师张影单位长岭县第三小学课题名称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案学情分析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了拼读音节和书写汉字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3、掌握了一些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4、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课文讲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生活中,因为学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了解较少,教学时,仍然要以朗读体会为主,以直观手段的运用为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

2、自然段。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顺序,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和实物,学生介绍爬山虎。2、师小结,板书课题。爬山虎是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25课就能找到答案了。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一些重点词语、问题,放在理解课文时再解决。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本段主要讲了什么?2、这段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爬山虎的特点?(爬)3、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的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4、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5、学生汇报学习所得。(1)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后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等重点词语理解)(2)体会叶子的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6、指导学生读出叶子的美。四、布置作业:背诵第二自然段;抄写生字新词。板书设计6爬山虎的脚 茎

4、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 枝状 嫩红 触着墙 触 巴 拉 贴(牢固) 爬 没触着墙 (萎了)作业或预习预习:布置学生观察爬山虎,查找爬山虎的资料。 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自我评价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师评议: 单位:姓名: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