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34340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猜一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00页。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的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2、在猜测中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推理过程(两种情况的猜测)1、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和刘老师认识这么久了想不想

2、猜一猜刘老师今年多少岁?能确定吗?这样没有依据地去猜,能不能一次猜准?刘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我的年龄是由数字0和3组成的两位数,现在你能猜到了吗?谁能说说你的想法?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师:真棒!原来猜也大有学问,要想一次猜准,就要有依据地去猜才行,今天刘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玩猜一猜的游戏,高兴吗?(板书课题:猜一猜)2、感受推理过程(1)猜名字游戏师:在数学广角里有两位小朋友已经在等我们了,看,你们能猜出哪位是兰兰,哪位是红红吗?(生猜)大家能不能确定谁是兰兰,谁是红红呢?(不能),那刘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出示:左边的小朋友说:我不是红红)可以猜出来了吗?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

3、:左边的小朋友说她不是红红,那她就是兰兰,右边的小朋友就是红红了。)还有别的想法吗?(左边的不是红红,那右边的肯定就是红红,左边的就是兰兰了)。师:你们俩不但猜得准,而且说得也清楚,真不错!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老师也送你们一个礼物,是什么呢?(师预先准备红花、智慧星)指一生:奖给你的不是红花,那是什么?师追问思维过程。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为什么刚开始不能马上猜出来,而现在却很快就猜对了呢?师:是啊!当事情有两种情况时,要想一次猜准,需要根据提示先排除其中一种情况,再去猜。(2)游戏二:师生合作,玩猜水果游戏师: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戏,你们谁愿意上来玩?(指两名学生上台,各拿一个水果,放在

4、背后,不让其他人看见。)现在让我来猜好吗?但你们要给我一个提示,(指其中一生)告诉我你拿的不是(我拿的不是苹果)那你拿的是梨,他拿的就是苹果了,对吗?举起来让大家看看,谢谢你们,水果送你们了,请学生互相说说理由。(3)游戏三:生活中的猜一猜游戏师:其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猜一猜游戏,大家想猜猜刘老师的一些事情吗?我喜欢打乒乓球,我握拍子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只手?我教的二(2)班班长不是女孩子,是?我走路时,先迈的不是右脚,那是哪只脚?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猜的事情有两种可能,我们就根据提示语去猜,不是这种情形,就是另一种情形。二、情境体验,完整表述推理过程(三种情况的猜测)1、猜年龄游戏师:兰

5、兰和红红的好朋友亮亮听说我们在数学广角玩游戏,也赶来参加,欢迎吗?亮亮想考考大家,猜猜他们3人的年龄,他们分别是7岁、8岁、9岁,谁能一次猜出他们各自的年龄?(不能)那该怎么办?(提示)师出示:亮亮说:我今年8岁了现在可以确定了吗?(不可以)一个提示语够吗?(还得一个),师出示:红红说:我不是7岁。能确定吗?你是怎么想的?请同桌互相说说,(从亮亮的话中知道他8岁了,再根据红红说的我不是7岁,可判断红红9岁,兰兰7岁。)多指几名同学说推理的过程。师:要想保证一次猜准3种情况,需要几个提示语?(生:两个)2、猜兴趣小组游戏师:三种情况的猜测,知道两个提示语,就一定能猜准确吗?兰兰他们3个小朋友和大

6、家一样非常喜欢学习,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分别参加了美术、舞蹈、书法兴趣小组,(贴出提示兰兰说:我参加了美术小组; 红红说:我不参加美术小组,)你们根据这两个提示能猜出3人各参加了什么小组吗?为什么不能?(这两个提示语是重复的)师再出示:也没有参加书法小组,现在能猜出来了吗?师生共同小结:要猜的事情是三种情况时,需要2个提示语,但不能重复,猜一猜时可以把直接告诉我们的放一旁,再根据猜两种情况的猜法去猜其余两种。三、课间放松游戏(师生一起做律动)拍拍你的肩,不是左肩,那是哪个肩?那是()肩。摸摸你的耳,不是右耳,那是哪只耳?那是()耳。踏踏你的脚,不是右脚,那是哪只脚?那是()脚。伸伸你的手,不是

7、左手,那是哪只手?那是()手。四、拓展应用,深入体验简单推理。最后,兰兰、红红、亮亮要玩捉迷藏的游戏,数学广角有3个可以藏身的地方:假山、大树、花坛的后面。4人小组合作,帮他们设计藏身的地方以及提示语,然后分别表演,其他同学猜。五、活动总结同学们,数学广角玩得愉快吗?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

8、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

9、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

10、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

11、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3位小朋友也要离开了,我们和数学广角再见。“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

12、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