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区申报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342715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型社区申报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型社区申报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型社区申报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型社区申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型社区申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创先争优实效 努力打造学习型社区无锡市新区梅村街道香梅第一社区于 2007 年8 月成立,地处商贸繁华中心 地带,是一个纯商品房社区。社区占地 2.3 平方公里,总户数 2928 户,人口 8000 余人。辖内有幼儿园、四星级酒店、大型购物超市,是一个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的生活服务圈。社区办公用房面积约1600近,设有市民学校、图书阅 览室、党员活动室、居家养老服务基地、文体活动室、卫生服务站、社区警务工 作站、综合减灾室等等,整体硬件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自成立以来,我社区在市、区、街道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新区创建学 习型社区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为指导,以科 学发展观统筹全局,以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社区成员 终身学习为重点,以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为依托,在社区的干部、党员、居民中 建立了完整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 工作,确立了“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终身学习观念,营造了“人人学习、时时 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机制健全有力 创建过程稳扎稳打健全工作班子,完善学习制度。 建设学习型社区,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没有完善的机制就无法保证和推动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因此, 我们在创建过程中,狠抓机制建设,社区内成立

3、了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辖区内 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创建 工作,制订学习教育计划,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分片包干,结 合楼组党建活动,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保障措施均做出了具体安 排,有重点、有步骤、有选择地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形成一个以“学习型家庭” 为基点、“学习型楼群”为基础、“学习型社区”为龙头的社区教育建设大网络, 使创建活动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二、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学习阵地。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内幼儿园、青少年课外辅导培训学校等良好的社区教育优 势,依托现有的社区党校、家长学校、市民学校、网上教育等主阵地作

4、用,构筑 成一条涵盖社区各类人群,包括党员先进性教育、早期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 教育、老年教育、再就业教育、流动人口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型社区教育 链。同时,社区加大投入,努力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对原有文体设施重新布局, 新建室外健身路径,相继开放了老年人活动中心、统战之家、党员之家、校外辅 导站、绿色网吧等教育场所。社区内建有宣传窗十余处,社区图书室(内有图书 近8000 册,杂志30 余种,报刊20 多份),社区内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为 创建学习型社区奠定物质基础。社区积极培育和壮大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师资库,建 设一支由热心社区教育的干部、党员、教师、医生、律

5、师和退休人员组成的社区 教育骨干队伍,提高师资水平,规范授教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扩大全民学习的 覆盖面,夯实人人皆学的社会基础。三、活动载体推陈出新 创建内容特色独具学习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新型社会, 就必须要结合社区居民的爱好和需求,采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引 导社区居民通过学习掌握技能,树立信心,提高生活品位,拓展知识面。首先,在深化社区党员先进性学习上,社区积极探索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 设。支部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每月 25 日的开展党员学习活动,按时召开民 主生活会,并开展多场廉政、爱国教育,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认 真领会市委十一

6、届十次全会、十二次党代会等重要精神。同时,社区支部强化阵 地教育,在改善集中学习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网络学习领域,通过设置党建 论坛、支部 QQ 群等组件,构建理论学习、讨论交流于一体的学习平台。通过多 途径、多形式有效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带动全体居民共同学习提高。其次,在满足社区居民的求知欲望上,社区更新教育理念,落实终身教育体 系,有针对性地开设了艺术型、知识型、品位型等课程。一是依托市民学校,通 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举办了法律知识、网络知识、科普知识、心理知识、优生 优育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讲座、培训、网上交流和广场咨询,使社区居民拥有 更加便利的学习途径,全年受益人次达 1 万余人。

7、二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 面。社区努力搭建教育平台,在暑期全面开放各类活动阵地,结合需求,举办青 少年书法培训班、防灾减灾教育、禁毒禁赌宣传教育、红色教育及心理辅导等, 并与龙文教育联合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促进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共同 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和谐小区,社区还成立了青少年“阳光护绿 队”,队员们在社区开展了“小手拉大手”、“低碳宣传”、“保护母亲河”、“学雷 锋”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创新了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而且使未成年人 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在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社区成立了 老年合唱队、老年舞蹈队、老年交谊舞俱乐部、老年秧歌队、挑花篮队

8、等业余文 体团队,积极参加节假日庆典演出活动。为使活动经常化,老有所伴、老有所乐, 社区经常搞一些学习联谊交流活动,丰富了晚年生活。四是为了解决下岗失业、 家庭困难的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社区组织开展电脑、编织等技术培训,使100 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受益,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再次,特色教育建设上,社区注重居民的社区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切入点, 进一步强化载体,深化教育内涵,拓宽创建思路,努力实现“学习进家庭,文化 兴社区”的学习型社区创建目标,倡导社区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加 强子女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促进建立学习化的 生活方式,以家庭学习化促社区学习化

9、。家庭是社区的组成细胞,也是建立学习 型组织中的最重要环节。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增强,许多家庭都把子女的教育摆 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家长也更注重学习教育方法,努力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教育孩 子,家长和子女的关系在很多现代家庭中基本上处于相互勾通和平等状态,家庭 结构的变化与家庭教育新优势的出现为创建学习型家庭创造了有利条件。只有学 习型家庭普遍形成,社区才能成为学习型社区,进而才能把城市建成学习型城市, 最终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家长学校”成为家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有效载体。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是培养个人品德的第一课堂,是保 持社会稳定的减压器。为了进一步引导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

10、质,做一个文明的 家长,给子女在学习、生活、品德养成方面树好示范,杜鹃社区开设了北仑区第 一家社区“家长学校”,以独特的教育手段,让家长在参与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自我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良好的家风,为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 和道德修养打造了第一环境。四、创建氛围全力营造 文明新风日渐浓厚 加强精品培育,丰富家庭文化内涵,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将创建学习型家庭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家庭成 员的法制水平,教育家庭成员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 权利与义务,懂得依法维护自身权

11、益;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拒绝邪教,拒绝毒品,拒绝赌博,营造助廉家风,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 方式;教育家庭成员尊老敬老,依法维护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倡导为国 教子,以德育人,重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自理自立能力等方面的培 养;倡导夫妻互相忠实、互相信任、互相关爱及家庭成员间宽容谦让、互帮互助 的良好家风,推动建立互平等、融洽的家庭关系;倡导邻里相识、相知、相爱、 相助的互帮互助、团结和睦的乡亲关系。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社区逐步形成政治稳定、治安良好、家庭和 睦、邻里团结、环境优美的良好社会氛围。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任 重道远,还有许多新情况

12、、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我们将巩固已有成果,积极探 索,在内容、机制等方面加强实践与创新,努力创造良好社区学习条件,营造浓 郁社区文化环境,把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提高到更高水平。 社区围绕培养“学 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居民群众为目标,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的创建热潮。通过一年多的精心组织和努力创建,社区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方兴未艾,学习内容涵盖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伦理道德、科学技术、文化教育、 安全防范等,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理念在这里已逐步形成, 居民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逐步提高。期间,社区志愿者人数也不断增加,组建的 一支有特色战斗能力的志愿者队伍文明督导队,

13、深入社区进行政策法规、健 康保健、生活常识、文明行为规范宣传,帮助特殊困难家庭渡过难关,感受到社 会的关爱等等。与此同时社区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在社区内形成了一种和睦相 处、邻里互助、文明和谐的氛围。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区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在 整个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中,我们奉行务实、高效的原则,做到学以致用,把学 习型小区的创建作为整个学习型社区创建的动力,作为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动 力,以此来推动、带动各项工作,并使之贯穿于整个社区管理之中。在创建活动 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找到了一些方法,但我们仍然看到距离,在今后的 工作中我们将做好总结,继续努力,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求实创新,为提高居 民综合素质,提升社区文明程度而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