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34097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教学案例案例主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手段,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的辅助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史是怎么的呢?它是因何而诞生的呢?它又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而变成今天这样的呢?这节课将向同学们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背景材料本节课是根据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节内容而设计编写的。由于在此之前,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所了解,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但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史知之甚少,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所以特设计了这节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元器件的变化情况;2、知

2、道计算机硬件及其组成;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了解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向。教学重点1、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2、计算机硬件及其组成;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课前准备1、制作调试好本节课的课件;2、调试好计算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引导讲解法。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们知道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那么谁来说一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科技成果?(学生讨论,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的图片等)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人类从机器时代迈入了自动化时代,人类从此步入了信息时代。那么计算机是怎么诞生的呢?它

3、的发展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它是怎样组成的呢?本节课将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让我们共同走进计算机世界,去了解计算机的过去和未来吧!二、提供机会,经历过程(一)计算机的概念及诞生教师讲解:计算机的概念及诞生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存储程序,并能按照程序自动,高速,精确的进行大量计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机器,又称电脑。打开电脑,您就可以在里面打字、画画、听音乐、玩游戏、看VCD电影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那么计算机发展到现在经过了哪些阶段呢?请同学们上网搜一搜。(二)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互动

4、教学任务1:上百度搜索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关键字:计算机的发展史指导学生在百度中输入关键字: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然后请学生分组讨论,将结果呈现给大家,进行资源共享,最后教师总结展示。教师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特征: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元器件。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特征:逻辑单元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内从大都是使 用氧磁性材料制成的雌蕊存储器。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逻辑原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计算机逻辑器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三)计算机的

5、硬件系统的组成互动教学任务2:从外观上看一看,说一说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先仔细观察一下自己面前的计算机,从外观上看看一台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然后分组讨论汇总,每组派一个代表,将本组结果汇报一下。教师总结: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由显示器,主机箱(就是桌子下面的铁盒子),键盘,鼠标等部分组成,另外想听音乐就得有音箱或耳机,想打印资料就得有打印机,想把照片传入电脑中,就得有数码相机或扫描仪等等。这些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分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有哪些?输出设备有哪些?学生讨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有哪些?输出设备有哪些?教师总结: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

6、相机等属于输入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耳机等是输出设备。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主机箱里又装些什么呢?教师指着一个计算机主机箱问到。提出问题:那么计算机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互动教学任务3:上网搜索一下计算机主机箱的内部结构组成。关键字:计算机主机箱学生上网搜索,然后分组汇总,各组选一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总结:机箱中有电源 、硬盘、中央处理器、磁盘和光盘驱动器、各种板卡、一块插满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主板及带状的导线,叫做数据线。讲解它们的作用。以上这些我们称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四)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那么计算机又是怎样工作的呢?提出问题: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学生翻阅教材,

7、阅读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师展示大屏幕,出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五)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互动教学任务4:上网搜搜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关键字: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这是一个课后任务,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机发展的一般过程,通过同学们与老师的互动,了解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知道了一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由此使同学们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同学们有这节课内容还想深入了解,可以上百度进行搜索,具体的深入的更祥细地进行学习。课后反思: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师生互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目的是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等。由于课前备课充分,准备妥当,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标。惟一遗憾的是,课堂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稍微有点的仓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