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33753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 胡铁生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ICT)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进入到Web2.0的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访谈、微媒体、微文明、 微学习等“微”概念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微课,是一个近几年来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并伴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一、微课的内涵1.微课是如何产生的?在国外,微课程( Micro-lecture)的雏形

2、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 (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 OML)。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2011年,针对传统40或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

3、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发布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微型课例好评如潮。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2.微课的概念是什么?微课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

4、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又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3微课的资源构成有哪些?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

5、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4.微课有哪些主要特点?微课的特点,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见表1。表1微课的特点及其描述特点描述功用短微课教学活动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1.符合学习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微课为其提供适量的认知负荷,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利于提高学习效率;2.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微时代泛在学习的

6、要求,即网络数字化阅读和学习越来越倾向于片段化的短小的呈现方式。小教学主题聚集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资源容量小1.内容短小,教师容易把握教学重点和主线,教学目标易实现;且制作成本低,技术开发难度小,教师可以一个人完成“选题、设计、制作、拍摄、合成、发布”等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2.资源容量小,一般只有几兆或十几兆,易于网络传输、交流和应用共享,适合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进行自主性、碎片化学习。精教学内容精炼教学设计精细教学活动精彩1.主题突出,内容精选,只聚焦于某个重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等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强;2.教学设计精细化。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精

7、准、细致的划分,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形成一个“脚本式”的结构化的教学设计。3.教师采用问题引导、启发诱导、任务驱动、讲授内容与操作演示同步展现等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主要以视频拍摄或录屏的方式记录和表现)精彩生动,简短又完整。悍资源应用面广适合不同对象教学效果显著1.微课短小聚集且交互性强,可以灵活地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情景中;2.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地学习的需求,既是一种新的资源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二、微课的教学设计方法1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

8、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了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教师)。没有教师精心教学设计理念支持下的微课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精美“视频式课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课堂的“翻版”或“束缚”。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主要有:相当多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仅学到微课的“外表”(微波、短、小)而没有掌握其“精华”(一种支持学生自主个性“一对一”高效学习的课程)。如部分老师开发的微课基本等同于“课例片段”(从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微型视

9、频”(只是视频时间短但内容发散、主题不聚焦)、“微型讲座”(以教师大头像为主不考虑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的灌输式传递式讲座),或者是“浓缩课”(把一节40分钟的传统课压缩10分钟内的微课,内容和环节一个不少,只是去掉思考、自学和互动时间)。此外,许多教师把更多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如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视频拍摄(强调双机或多机拍摄、甚到采用昂贵的智能自动录播系统),强调视频声音和画面的精美,编辑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甚至把师生的全程对话都打上字幕,而对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足,导致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2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

10、更好地指导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产生符合“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制作理念,确保微课程能够适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下面以著名童话故事灰姑娘为例,谈谈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1)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课是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制成

11、微课!)。教学内容应该尽量选取那些有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不了、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且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修改和重组,使其教学内容更精简又完整、教学目标聚集又单一、教学形式策略多元、表现方式多样化,使其更适合微课的方式来表达。我们以世界最著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为例,探讨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看看美国教师对该童话故事的讲解中运用的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第二、教学内容的微处理。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而要对其进行微处理。根据微课时长短、知识粒度小的特点,在内容分割上,把课程分割为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别是:一揭题设问,激趣导入;二切入主题,逐步推进,引发思考。

12、美国教师给学生看了灰姑娘的故事后,并不是关注于故事情结的惊险与复杂,而是依次提出了五个问题(假设性问题及故事中出现的事实性问题),然后引导孩子们对故事情结的回味、展开讨论(合理想象、发散思维)、启发引导、概括提升;并多次向学习者提问“这样讲故事,老师又在关注什么?”“这个故事,老师还能怎么讲?”,让学习者在观看微课时既能身临其境又能触动身心,引发同步思考。笔者简要设计了微课的录制脚本,如表1所示。表2微课的录制脚本设计微课结构教学环节设计思路一、片头(5-10秒)呈现微课信息展示微课主题;主讲讲师姓名、单位、职称等信息,提供舒缓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二、导入(10-20秒)揭题设

13、问激趣导入您一定给孩子讲过故事吧?“从前有个女孩后来她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故事还能怎么讲?(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思考)二、正文讲解(4分钟)围绕目标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引发思考概括提升问题1:如果辛黛瑞拉在午夜12点前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导:要做守时的人。问题2: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引导:后妈不是坏人,只是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人的孩子。问题3:辛黛瑞拉为什么能够参加王子的舞会,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引导: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帮助)。问题4: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原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

14、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引导:要更加爱自己,为自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问题5: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引导:善于观察,伟大作家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你将来会成为更伟大的作家。三、小结(1分钟)教学回顾与小结,提出新的问题,引发新思考和行动。1.表格小结:五次提问,五次引导。2设问:讲故事仅仅是照本宣科,老师又在关注什么?3行动:不是结束,仅是开始。这个故事还能怎么讲?请老师换个新角度为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再讲一篇这个故事。(2)媒体设计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其优劣性直接决定了微课的质量。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有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

15、及混合式微课。笔者认为,该微课更倾向于视听演示,择优选用了软件合成式,即“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PPT”的制作组合。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同步讲解、操作过程、背景音乐等),在准备精心设计的PPT课件后,只需设置好音频和摄像头、屏幕像素、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熟悉讲稿、理清思路等准备工作后,教师只需要按一下“录制键”就可以完成微课视频的自动录制。对部分细节,如间隔太长,时间太短,字幕标题、声音处理、画面镜头变化等问题,可以在该软件中编辑修改,最后合成输出教学视频。(3)可用性设计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可用性设计源于设计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16、,本指企业为客户提供Web及Web-based产品情绪情感体验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在国内,顾小清(2009)等人也提出了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研究,他们认为,“对于微型移动学习的设计,除了考虑内容、媒体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对其可用性进行设计”。微课作为在线教学视频,也需要满足在线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情感体验。尤其是现今信息时代,数字化教育资源已颇为丰富,要提高微课的应用程度,必然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高重视可用性设计的意识。一是巧妙设计情景性的教学活动,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如在本微课开始,精心选用了几幅美国电影动画片灰姑娘里的经典彩色插图,加上一段轻松的背景音乐,构建一个给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