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336355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班级:_ 姓名:_1. 快乐阅读(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从军行_, _。_, _。(1)诗中表示地名的词有_(2)从写作手法上看,前两句是_,后两句是_。(3)题目中“行”的意思是( )。A、行走B、路程C、古诗的一种体裁。(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岑参B、王昌龄C、高适(5)这是一首( )诗。A、边塞诗B、送别诗C、咏物诗(6)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7)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战争环境的艰苦?_(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

2、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的作者是_,“乞巧”的意思是_。2七夕是每年的农历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3诗中叙述了_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们_的美好心愿。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兴奋B.振兴C.高兴D.兴盛2解释下列字词。耘田:_ 绩麻:_解:_供:_ 傍:_ 阴:_3“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B.指青年男女C.哥哥和姐姐D.儿子和女儿4“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

3、“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的特点。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4. 课内阅读。完成示儿文后习题。示儿_1补全古诗内容,诗中的“乃翁”指的是_。2示儿以其_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3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A.对儿子们深深的期望B.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以及深深的爱国、报国之情5. 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_6. 古诗赏析。乡村四月_,子规声里雨如烟。_,才了蚕桑又插田。1将古

4、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A.范成大B.翁卷3从题目中分析,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地点)_(时间)的景象。4诗中属于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从“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乡村人们的_。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诗人对农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B.诗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C.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7. 课外阅读。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

5、。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相对:互相争比。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指太阳偏西。(1)填空。A这首诗用“”描写山的险峻,用“”描写山的秀美。B这首诗用“”描写水的湍急,用“”描写一叶孤舟。(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8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注释社肉:祭土地神的肉。(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_(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8. 阅读村晚,完成练习。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

6、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陂(b):_漪:_腔:_2“衔”字运用了( )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A.比喻B.拟人C.夸张D.设问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_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9. 阅读与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诗中描写的事物有_。(至少写四个)2这首诗描写了( )A.田园的破败景象。B.宁静自然、朴实清新的田园风光。3这四句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是_,原因是_。10. 按要求完成练习。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7、_。临行密密缝,_。谁言寸草心,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是一首歌颂_的古诗。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夸张C.拟人4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_11. 结合注释,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 垂緌(ru):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清露:清纯的露水。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流:发出。疏桐:高大的梧桐。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藉(ji):凭借、

8、依赖。1写出第三、四两句的诗意。_2根据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说一说诗中的蝉有什么特点,诗人借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12.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蝉唐虞世南垂緌饮_,_。_,非是藉秋风。1把古诗补充完整。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垂緌”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第一句是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官要戒绝腐败。B.第二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3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写出一首与大家分享吧!_,_。_,_。

9、13. 阅读下面的边塞诗完成练习。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_。_,犹是春闺梦里人。(注释)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貂锦:这里指装备精良的将士。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1补全古诗。2从第一、二句诗中,我感受到了一种_的精神。14. 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_。_,夜半钟声到客船。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夜晚的景色。我们是从“_”这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前两句诗中,第_句是静态描写,第_句是动态描写,表达了作者_。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_。15. 古诗阅读。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从首句我们可知,诗人的家乡在_,从_到诗人的家乡只隔着几座山。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_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