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33418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A(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镜;2.锁紧螺钉;3.调焦手轮;4.标尺;5.旋手;6.测微鼓轮;7.底座;8.锁紧圈;9.镜筒支架;10.物镜;11.反射镜;12.压片;13.反 光镜;14.反光镜小手轮图 1 读数显微镜项目编号:12011117牛顿环和劈尖的等厚干涉光的干涉是一种重要的光学现象,它为光的波动性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当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 束,在空间经过不同路径后再叠加时就产生了干涉。光的等厚干涉现象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长度和角度,检 验物体表面的光洁度和平行度,测定光的波长,研究物体中的应力分布等。牛顿环是物理光学中研究等厚干涉现象的典型实验之一,是牛顿于1675 年发现的,该实验通常用于测 量透

2、镜的曲率半径。牛顿环和劈尖干涉一样,都是分振幅干涉。实验目的】1、掌握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2、掌握用劈尖干涉测劈角的方法。【实验仪器】 读数显微镜、牛顿环装置、钠光灯、劈尖装置。【仪器介绍】1、仪器结构 读数显微镜(如图1)是利用螺旋测微机构控制镜筒(或 工作台)移动的一种测量长度的精密仪器,可分为测量架和底 座两大部分。在测量架上装有显微镜筒和移动镜筒的螺旋测微 装置。显微镜的目镜用锁紧圈和锁紧螺钉固紧于镜筒内。物镜 用螺纹与镜筒连接。整体的显微镜筒可用调焦手轮调焦。旋转 测微鼓轮,显微镜镜筒能够沿导轨横向移动,初末两位置之差 即所测长度。测微鼓轮每旋转一周,显微镜筒移动1mm。测微

3、 鼓轮圆周均分100个刻度,所以测微鼓轮每转一格,显微镜筒 移动0.01mm。测量架的横杆插入立柱的十字孔中,立柱可在 底座内移动和升降,用旋手固紧。2、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调整目镜1,对分划板(叉丝)聚焦清晰后,再 转动调焦手轮3,同时从目镜观察,使被观测物成像清晰,无视差。转动鼓轮6移动镜筒位置,两位置之差即为为了测量准确,必须使待测长度与显微镜筒移动方向平行。还要注意,应使镜筒单向移动到起止点读数,以避免由于螺旋空回产生的误差。若以毫米为单位,镜筒位置读数的整数部分从附在导轨上的50mm标尺读出,小数部分从测微鼓轮上读出。【实验原理】1、等厚干涉 如图2,当一束单色光1入射到透明薄膜上时,

4、通过薄膜上下表面依次反射而产生两束光2和2 是相干 光,我们在薄膜表面能看到干涉条纹。干涉的结果是加强还是减弱与两束光的光程差有关。如果薄膜很薄, 光线又是垂直入射,那么两列反射光的光程差为二2d +X/2,其中d是薄膜厚度,九/2是由于光疏介质 到光密介质反射而产生的半波损失。根据干涉条件,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干涉加强,出现亮纹;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干涉减 弱,出现暗纹。这是薄膜干涉,再说明什么是等厚干涉2、牛顿环 把一块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上在,透镜的凸面和平板玻璃间形成一个 空气薄层,其厚度从中心接触点到边缘逐渐增加。离接触点等距离的地方,厚度相同,

5、等厚膜的轨迹是以接 触点为中心的圆。当波长为的入射光垂直入射透镜时,在空气膜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为相干光,形成的 干涉条纹是以透镜与玻璃接触点为圆心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就是牛顿环入射光d图 2 干涉原理图 3 平凸透镜的反射镜面如图3所示,P点空气膜的厚度为d,在P点处相遇的两反射光线的光程差为两条光线所走过的几何路 程之差,加上由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反射而造成的半波损,失光程差:A = 2d + X / 2当光程差满足:A 2d + X/2 (2k +1)X/2, ( k =0,2,3,为暗条纹当光程差满足:A-2d +九/2 k入(k 1,2,3 ),为明条纹 设透镜曲率半径为R ,干

6、涉形成的条纹半径为r,那么根据几何关系有:R 2 (R d )2 + r 2 R 2 2 Rd + d 2 + r 2(2)因为R r,d2为一二阶无穷小量,可以略去。有:(3)r2d -2R这一结果表明,离中心越远,光程差增加愈快,所看到的牛顿环也变得越来越密。则根据牛顿环的暗纹条件:A +X/2 (2k + 1)X/2, (k 0,1,2,3 )R由此可得,牛顿环的暗纹半径为:r Rk X上式表明:(1) 牛顿环的干涉级次k与r2成正比,环半径越大,干涉纹越密。(2) 当X已知时,只要测出第:级暗环的半径,就可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观察牛顿环时将会发现,牛顿环中心不是一点,而是一个不太清晰

7、的圆斑。其原因是透镜和平玻璃板接 触时,由于接触压力引起形变,使接触处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圆面;镜面上可能存在的微小灰尘也会引 起附加的光程差。这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在做实验时必需考虑最一般的情况。假定该实验装置圆心处附加厚度为,则图3中P点空气层的厚度为/ + a,则形成暗纹的条件为: A2(d+a)+X/2(2k+1)X/2,k0,1,2,再把(3)式带入,得到暗纹半径为:r2kRX 2Ra(6)k为消除a带来的影响,依次测出k m,k n级暗条纹半径r和r,带入(6)式,再两式相减,得: mnr 2r2 (mn)RXmnr 2 r 2R mnX ( m n)考虑到直径比较容易测量

8、,因此用直径代替半径。透镜的曲率半径为:D 2 一 D 2R = mn4(m 一 n)入3、劈尖干涉 如图4所示,将两片光学平玻璃片迭在一 起,在一端夹一张薄纸或细丝,则在两玻璃片 之间形成一空气劈尖膜,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 时,劈尖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将发生干涉。 用读数显微镜观察其干涉图样为明暗相间、互 相平行且都平行于两平板玻璃交线的等厚干涉 条纹。与牛顿环的明暗纹条件一样,劈尖形成暗 条纹的条件是:九, 九A = 2ek + 2 - (2k + 1)_2,(k = 0、1、2.)(7)图 4 劈尖干涉原理图所以L sin 0 =而 Ae 二 L sin 0 k(8)任意两相邻暗条纹对应

9、空气层厚度差为由于0很小,sin0 u0,可得:n 九0二2(L为相邻暗纹间距离)(9)2L所以当九为已知时,测出L,即可求出劈僦。【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1).调节读数显微镜目镜的十字叉丝,使其中一根与显微镜水平移动的方向平行,另一根与显微镜水 平移动的方向垂直。(2) .将牛顿环装置放在小平台上,用眼睛找到牛顿环所在的位置后,使它正对读数显微镜镜筒,移动读 数显微镜的上下位置,使能在目镜中清楚看到牛顿环。需要注意的是,调节显微镜镜筒的时候,要从最低点 向上调,以免压碎牛顿环装置。(3) .将显微镜内的十字叉丝的交点,对准牛顿环的中心,且使其中一根丝垂直于显微镜移动

10、方向,旋转 侧手轮将叉丝移动到左侧第72暗环处,然后再向右方缓慢移动,顺序测定当十字叉丝的垂直丝分别与第70,60, 50, 40, 30, 20等暗环中部相切时的位置读数d,继续向右方移动,顺序读出右侧第0, 30, 40, 50, 60, 70等暗环的位置读数d, |d-d |就是各级暗环的直径。为避免空程差,鼓轮应始终沿一个方向移动。(4) .把牛顿环旋转90度,重复以上步骤。(5) .用逐差法m - n二30求出直径平方差的平均值D二页,计算出曲率半径R。2、用劈尖干涉法测劈角m n将劈尖放在载物台上,使读数显微镜中十字叉丝对准某一暗纹,使显微镜向一个方向移动,每4隔个暗 纹记录一次位

11、置读数X连续测量10个位置,记入表3。用逐差法求出相邻暗纹间距离的平均值,代入9) 式计算劈角。【注意事项】调节显微镜镜筒的时候,要从最低点向上调,以免压碎牛顿环装置。数据记录与处理】表1牛顿环干涉直接测量结果数据记录单位:mm暗环级数牛顿环未旋转前测量暗环位置直径左侧d右侧dd - d牛顿环旋转90度后测量直径平均值D暗环位置 左侧d右侧d直径d dm =70m =60m =50n 二40n 二30n 二20表2牛顿环干涉间接测量结果数据记录级次m暗环级数m706050直径平均值平方Dm2/mm2暗环级数n403020直径平均值平方D 2/mm2n平方差D 2D 2/mm2mn平均值D 2

12、- D 2 /mm2本实验中钠光波长扫589.3 nm,环数差加-n =30,将上述数据代入式7),可得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结果:R =D 2-D 2mn4(m - n)入表 3 劈尖干涉测量数据记录暗纹级次k0481216位置Xk /mm 暗纹级次k+202024283236位置 Xk +Mmm20个纹距20L = X亦X /mmk +20k20 L /mmL /mm2L【研究与讨论】1、牛顿环的干涉条纹是由哪两束光线产生的?在哪个表面形成的?2、理论上牛顿环中心是个暗点,实际看到的往往是个忽明忽暗的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对 透镜曲率半径R的测量有影响吗?为什么?3、牛顿环中每个环的粗细相同吗? 为什么?4、在数据计算中为什么要采胁-n二30环?这样处理有什么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