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33093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6.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篇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8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8第一节 发展基础8第二节 发展环境11第二章 总体要求12第一节 指导思想12第二节 发展原则13第三节 发展目标14第四节 空间布局16第二篇 加快文化强县建设18第三章 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8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8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9第三节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20第四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水平21第四章 推进文化保护和传承22第一节 推进文物保护工作22第二节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3第三节 推进文化遗产活态利用24第四节 争创世界文化品牌24第五

2、章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25第一节 实施重点文艺创作工程26第二节 完善群众文艺组织网络27第三节 推动文艺人才培养28第四节 优化文艺创作环境28第六章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9第一节 创新驱动文创产业发展29第二节 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30第三节 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31第四节 健全文化产业市场体系31第七章 升级现代文化传播体系32第一节 拓展现代文化传播阵地33第二节 推进内容创作提质升级33第三节 推动广电产业转型升级34第四节 推进广电文旅融合发展34第三篇 加快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36第八章 拓展全域旅游体验产品36第一节 打造三峡人文旅游之城36第二节 打造世界恐龙之都38第三节 打

3、造地质旅居目的地39第四节 打造生态康体目的地40第五节 打造农创体验目的地42第六节 拓展全域体验产品43第九章 提升文旅接待品质45第一节 打造高品质旅游接待服务45第二节 争创文旅消费试点城市47第三节 助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48第十章 升级旅游配套设施49第一节 推进云上智慧旅游系统建设49第二节 升级全域智慧集散系统50第三节 升级全域智慧导览系统51第四节 推进旅游区服务设施升级52第十一章 加强文旅品牌营销53第一节 构建特色主题产品53第二节 整合节事品牌营销54第三节 构建旅游营销矩阵55第十二章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56第一节 培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56第二节 推进文化设施旅游

4、利用57第三节 推动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创新58第十三章 推动文旅区域联动发展59第一节 构建区域文旅联动产品60第二节 共推文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60第三节 共塑示范区文旅品牌形象61第四节 建立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体制和保障机制62第四篇 加快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建设63第十四章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63第一节 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63第二节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64第三节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65第四节 培塑全民运动健身文化66第十五章 夯实体育基础设施建设67第一节 加快建设大型体育设施67第二节 智慧化提升体育设施服务68第十六章 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69第一节 完善青少年体育设施和服务供给6

5、9第二节 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70第三节 培育储备竞技体育人才70第十七章 加快发展现代化体育产业71第一节 规范传统体育产业72第二节 发展新型体育产业72第三节 完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73第五篇 规划实施75第十八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75第一节 提升治理能力75第二节 强化实施保障77第三节 制定行动计划78附件1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图集79附件2 云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90第一篇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文化、旅游和体育

6、发展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五年。云阳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为决胜脱贫攻坚、提升城乡品质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等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云阳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第一节 发展基础文化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云阳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保护和传承、群众文艺、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等工作,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见表11)。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品质全面升级。截至2020年末,人均拥文化设施面积达0.143平方米,县内市级博物馆达5个,数量居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之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7、覆盖率100%;年放映惠民电影达6000场、开展流动文化演出1000场、全民阅读活动百余场,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二是文化保护和传承亮点突出。新增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启动 “三个十”文物保护工程,完成375件珍贵文物修复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前列。三是文艺创作成绩斐然。出台云阳县文艺创作扶持激励办法,鼓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6000余件,超10项文艺作品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四是文化产业有序发展。2020年全县文化企业总量1009家,规上文化企业达25家,文化产业增加值9.07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1.96%。表11:云阳县“十三五”文化产业事业发展概况指标大类

8、指标分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6年2020年文化发展公共文化1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M2-5232三馆年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累计数次3485223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册1.51.624文艺作品获市级以上奖项累计数件710文化产业5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亿元-9.076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967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家/258商业电影银幕累计数张512旅游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云阳突出打好三峡、三龙、梯城、乡村、人文“五张牌”,擦亮龙缸、普安恐龙、张飞庙、三峡梯城“四张名片”,推动云阳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五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超过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见表1-2

9、)。一是全域吸引物体系基本成型。成功创建龙缸5A景区,推动普安侏罗纪恐龙公园、环湖绿道、歧山草原、三国印巷等重大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升级张飞庙、三峡梯城、彭氏宗祠等文旅融合项目,成功创建清水市级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A级景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吸引物体系。二是旅游接待能力和品质全面提升。实现旅游商品品牌“零突破”,基本形成“住有店、食有味、行有车、游有景、娱有戏、购有物”的旅游接待格局。三是市场营销亮点纷呈。“万里长江天生云阳”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外逐步扩展延伸,助推云阳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四是乡村旅游有为有位。围绕助推决胜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建设农旅融合项目42个,

10、实施大旅游重点项目180个,总投资逾200亿元,创建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点)43个,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表12:云阳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概况指标大类指标分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6年2020年旅游发展旅游经济总量1旅游业总收入亿元4680.72旅游产业增加值总量亿元-22.873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94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万人次10091892.35其中:公安住宿系统过夜游客数万人次-88.26旅游吸引力6国家A级以上景区数量个3157国家4A级以上景区数量个238市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数量个11旅游服务能力9星级饭店标准总量家21210其中:五星级

11、饭店数量家01全民健身战略稳步落实。“十三五”期间,云阳全民健身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广大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见表1-3)。一是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健全。推动完善3000余件健身路径器材;建成大中小型体育场所187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1平方米,实现了“市民5分钟到公园,10分钟到广场健身”的全民健身圈目标。二是重大体育赛事营销城市形象。成功承办和打造全国沙排沙足、户外多项运动挑战赛等多项品牌赛事,区域知名度不断提升。三是群众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年均组织群众开展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0余次,举办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近50次,小型群体活动100余次,两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

12、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是体旅融合成为经济新亮点。打造20余个体旅融合项目,全县体育消费超过1亿元,年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5亿元,为全县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五是竞技体育有为有位。以沙陀初级中学和红狮初中为首的摔跤、举重等青少年竞技体育位居全市前列。表13:云阳县“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概况指标大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6年2020年体育发展1人均拥有体育设施面积M21.61.812城乡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851003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45.847.24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2.393.2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云阳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成绩斐然,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

13、坚实基础,但仍有不足。从文化方面来看,还存在品牌整合力度不够、产业发展劲头不足、服务效能有待优化等问题。从旅游方面来看,还存在产品体系有待优化、融合发展方式有待丰富、综合消费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从体育方面来看,还存在设施“建管用”结合不够、产业发展短板突出等问题。“十四五”时期,云阳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要适应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要求,坚持“宜融则融、应融尽融”基本思路,更好实现文化体育赋能、旅游带动,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黄金旅游带等重大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一区两群、万开云同

14、城化,围绕发挥云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节点作用、实现“五地一支撑”目标,进一步完善发展机制、理顺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构建独具云阳特色和适应市场方向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高水平、全方位发展。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云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节点作用”、万开云同城化的“驱动作用”、坚持“四化路径”、实施“双100双1000”战略,实现“五地一支撑”目标,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繁荣发展,高效供给旅游产品、全面优化旅游服务,推动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深层次融合,建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支点和长江三峡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