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管理班集体.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330280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主管理班集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主管理班集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主管理班集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主管理班集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管理班集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主管理班集体 陶行知曾提出:“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的教育思想。他把民主自治看成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在班集体建设中,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是德育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利于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行自我教育。笔者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班级民主化管理模式作了如下一些尝试与探索。一、 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做民主型班主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实现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关键所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

2、在于班主任教育观念的转变,在于班主任是否具有与学生讲民主、讲平等,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意识。陶行知提出教师要放下“好为人师”的架子、“待学生如亲子弟”,同时也强调“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是共甘苦。共甘苦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因此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惟我独尊、颐指气使。须知强迫命令并不能使学生真正诚服,反而会造成班级人际关系的紧张,严重压抑学生的个性。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学会欣赏学生,以平等、友善、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是一种师生共同的精神生活,而非教师滥施淫威的工具。学

3、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对于学生的意见、感受、情感,班主任要认真倾听、真实感受、真心接纳、平等交流。民主型的班主任与学生应该是一种伙伴关系、合作者关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民主的班级氛围中,师生之间会产生一种心心相契、情情相融的良好效果。民主的班级气氛能使人形成自信、友爱、信任、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学生有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这又构成一种心理上的内在奖励,并驱使他们为班级积极服务,珍惜班级荣誉,重视集体价值。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单纯依靠班主任个人的经验和才能是不可能管理好班级的,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全班同学建设班级,才能创建良好班风学风,形

4、成积极的奋发向上的氛围。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搭建民主管理平台学生对班级情况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为能动的主体,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必须建立一支有独立工作能力、责任明确、协调统一、具有高度凝聚力、乐于奉献的班干部队伍。邓小平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学生管理班级最直接的形式体现在选拔学生干部上,在选拔学生干部时,我们应改变传统的班主任权威指定的做法,提倡竞选应聘、民主评议的方法,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班干部队伍中来。这样选出的班干部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对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我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八步推

5、进法”:即自愿报名竞选演说才能展示民主评议聘任使用民主监督目标达成考核轮岗、续聘或重聘新人。对选拔出来的班干部要注重培养,予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一是放心放权,让他们有职有权,在实践中锻炼班干部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独立工作;二是定期召开班委会,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工作方法,总结工作得失,调整目标任务;三是公开述职,开展民主评议活动,集众人智慧对班干部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促其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班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大大增强了班干部的光荣感、危机感、责任心和主动性。同时也广泛调动了其他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凸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班级管理变得更加开放,为民主化

6、管理班级搭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 三、 建立班级规章制度,用“法治”代替“人治”陶行知提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管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制度是一个人行为的准绳,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有利于班级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形成及民主意识的培养。传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强调班主任个人的权威,不可否认有它的合理性及积极作用,但这样一来却阻碍和削弱了学生创造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陶行知提出:“创造要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民主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态和归宿。”离

7、开了自我教育,真正的集体很难形成。因此,班集体管理过程中要变班主任的主管为师生共管、学生自管。我本人认为民主化管理班级,教师个人的权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应统一于一个有机整体班规。通过班规,教师的个性就转化为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转化为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我在每接手一个新班时,都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一段时间后,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先是由学生根据班主任所提基本要求拟草稿(设有学习纪律、清洁卫生、体育活动、文明礼仪、值日生、班干部、班主任、奖励惩罚的措施等方面内容)再是交由全班同学一齐讨论,由班干部整理加

8、工形成初稿,最后交全班同学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条文进行贯彻落实。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和实施班规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主体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立法者”。从班规制定之初,就要让学生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二)可行性原则。提的要求规定要细化,要符合实际,便于监督检查。不能提一些虽合理但难以做到的要求。(三)强制性原则。班规不应仅是道德提倡、纪律要求,而应是行为强制。应具有法律般的约束力,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但必须以尊重学生作为前提。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

9、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四)广泛性原则。班规要尽可能覆盖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环节,同时要对每个人包括班主任都具有约束力。(五)长期性原则。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注重落实。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班级的“法治”管理,能使民主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使学生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班级的“法治”管理正是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实现班级民主化管理。 四、 努力创造民主管理活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陶行知提出:“道德教育也要有物理、化学、生物那样的实验或实习,而练习道德的行为就是自治。”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

10、“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的理论。不管是把“把班级还给学生”还是“学生自治”,关键在于班主任在渗透民主意识的同时,力争让每位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平等、民主、亲密、和谐、富有情趣的活动中认识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发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除了常设机构班委之外,我还特别注意建立对班级整体负责的角色网络。提供更多的让集体成员平等参与班级决策管理的机会。如:打破传统的班级卫生值日、值周制,把班级卫生分配到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轮流出刊黑板报,发挥学生创造力

11、;实行一日代理班长制,增强服务意识;人手一本班级日志记载本,对班级一日动态、班集体建设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培养主人翁意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发挥全体同学的聪明才智;在座位安排、“一帮一”互动结对安排上学习魏书生“自愿组合”的市场运作方式,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定期召开座谈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这一系列民主管理活动的开展,让每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民主管理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学生的自治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民主是相对于集中而言的,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化管理决不意味着学生的放任自流,它是在班主任有效指导和培育下实现的。风筝的线要始终牵在班主任手中,坚持班主任的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它同时也应该是儒家与法家精神的有机结合,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主思想真正深入学生心中,切实提高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