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33021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拼搏枉少年演讲稿 一个都不能少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春季开学时,我们班有两个学生没有来报到,打电话询问他们的父母,原来是出外打工了,看看其他几个班,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现象让我无比感慨,他们才上六年级,也只有十 二、三岁。就这样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他们能干什么。他们的将来会是什么样。他们会不会误入歧途。我不敢想象。细细调查,我发现这些孩子都是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或许感到升学无望,他们或许早已经厌烦了学习。那么,孩子走到这一步怪谁呢。怪他不好好学习吗。我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诚然,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更有学校的原因,那么

2、,作为教师,我们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想,要杜绝这种辍学的现象,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让学困生喜欢学习、爱上校园、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历来对学生的评价不外乎“好学生”和“学困生”两种,其实,好学生并非完美无瑕,学困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从发展水平来说,差异总是伴随着个性发展而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认同学生的差异性。由此出发,教师不仅要当园丁,又要当伯乐,在学校的整体教育 1 活动中,让好学生、学困生都能超越自己。这也是教育创新的目的之一。 对于学困生来说,长期的失败和挫折,会在他们的心

3、中形成成见和恐惧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有人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让他们经过尝试获得成功,他们就会突破心理的囚笼,重新获得自由。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绝大多数的学困生不仅是基础差,而且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些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记忆力不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有很大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唤醒他们的自信,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在流畅有效的学习过程中体察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改变对学习的感觉和感情,让他们觉得原来学习并没有那么难,原来学习也可以很有乐趣。不是强制性的学习,而是成功流畅的

4、学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把厌学生转变成好学生。 在我们班,有几名学困生,我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将他们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我们知道,学困生有好动、走神、自制力差等缺点,把他们放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便于纠正他们这些缺点。第二,给他们每人配备一个成绩较好的同桌,便于指导他们学习,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鼓励学困生多学多问、好学生多讲多练,共同提高。第三,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多的给学困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在经历中获得进步、充满自信。第四,课下,我经常与学困生交流得失,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及时指导,给他们布置适 2 量的作业,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择优奖励。就这样,我用多种方法帮助学困生取

5、得进步,虽然有时进步很小,但我认为,只要我们尽力了,便问心无愧。 学困生是教师教学最大的负担,也是班主任工作最关注的人群。面对这个无助和被漠视的群体。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不仅以教“好学生”为荣,更要以“教好学生”为荣。 理想的教育,一定要给学困生机会放慢进度来提高学习质量,一个学生有机会提高学习素质,远比多学一点新知识更重要。和谐社会一定是由心理健康,能高质量做事的人群组成的。 因此,让我们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有效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坚持倡导并努力营造爱心教育,将严格要求渗透在对学生的热情关爱之中,将真诚的教育建立在学生的充分理解上,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

6、的眼神,一次关爱的行动,常常能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往往能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获得意外的教育收益。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不要求一次成型,而注重化整为零,分解要求,降低难度。有序推进,逐步实现预期目标,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寻找每个人闪光点,增强集体凝聚力,帮助这些同学找回自我,回归集体。 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吧,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习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成 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辍学的现象,让孩子们呆在他们应该呆的地方,一个都不能少。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学校新来一年轻教师,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 考8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可能和你做同事; 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捐钱给学校的; 考试作弊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将来会当官的; 中途退学的同学你也要对他好,他会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4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