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329019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管理台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现场负责人1制冷机房液氨储罐、压缩机、阀 体、调节站等液氨泄漏中毒和窒息(1)必须根据制冷压力管道设计图纸中的制冷工 艺设计说明,确定储氨单元的存氨量。(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登记建档、定期检 测、评估、监控、备案等。(3)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和中间冷 却器均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并应设有维持其正常 液位的供液装置。(4)系统应设冷凝压力超压报警装置。(5)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上部均应安装氨 气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100 ppm或150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 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

2、防爆事故排风机。(6)制冷机房内事故风机及应急照明均应采用防 爆型。(7)贮氨器上方宜安装水喷淋系统。(8)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 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并采用开花水枪。(9)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至少配备正压式空 气呼吸器2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 一具。非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 备1套隔离式防护服、防毒面具及岗位人员一人 一具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10)制定落实液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每年 不少于两次的应急演练。(11)每半年对避雷设施进行一次检测。代永和2液氨管线液氨管线超压破裂造 成液氨泄漏。中毒和窒息液氨管线禁止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

3、和居住的建筑 物。代永和3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挑选一车间挑选二车间挑选三车间氟利昂制冷属于低温作业中毒和窒息、冻伤人员较多的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不得采用氨直接 蒸发制冷,应用其他介质进行二次换热或采用单独 的环保型冷媒空调系统。李延新4快速冻结装置(单体速冻机)速度间(1)速度间(2)速度间(3)速度间(4)快速冻结装置液氨泄漏中毒和窒息(1) 快速冻结装置应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 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不得超过9人。(2) 快速冻结装置上方的回气集管在车间吊顶上 方应单独隔离或移至车间外。(3) 在快速冻结装置的出口处的上方应安装氨气 浓度传感器 ,在加工间内应布置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氨

4、气浓度 达到10 Oppm或 150ppm时,应发出报 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事故排风机,自动停止成 套冻结装置的运行,漏氨信号应同时传送至机房 控制室报警。(4) 热气融霜用的热气管,应从制冷压缩机排气 管除油装置以后引出,并应在其起端装设截止阀和 压力表,热气融霜压力不得超过0 8MPa(表 压)。如果需要采用热氨融霜工艺,必须设置有效 的防止产生超压、液击的控制装置。吴淑英5冷库(储存库)冷库液氨管线超压破裂造成 液氨泄漏。中毒和窒息(1) 制冷剂泵设置液泵断液自动停泵装置。泵的 排液管上装设压力表、止逆阀。泵的排液总管上加 设旁通泄压阀,防止蒸发器超压。(2) 库内风机线路按额定负荷一机

5、一线,设置断 路器、缺相保护和热保护等电器保护装置,并接地。(3) 穿过冷间保温层的电气线路应相对集中敷王春利设,且必须采可靠的防火和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4)冷间内动力、照明、控制线路应根据不同的 冷间温度要求,选用适用的耐低温的铜芯电力线 缆,并宜明敷。6融霜作业环节(挑选间和储存 库)违反操作规程,融霜 作业间隔时间短,液 氨回抽不彻底。中毒和窒息(1) 热氨融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超压, 待系统内液氨回抽完全(压力降至零)后,方可向 蒸发器管道供热氨。(2) 水冲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待蒸发器管道压力降至零后,方可用水喷淋,严禁关闭回气阀。(3) 不得将热气直接注入低温液体中。

6、(4) 使用热氨融霜的制冷系统宜采用自动化控制 进行融霜,避免手动操作。(5) 避免多个大型蒸发器共用一套除霜方案。王春利7污水处理池清理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气 体(甲烷、硫化氢等)积聚。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1) 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作业流 程。(2) 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程序,办理有限 空间作业票。(3) 作业前,应先通风,现场作业人员在佩戴好 防毒面具、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前提下,排净池 内的物料;再检测,对池内硫化氢、氧气含量检 测合格后方可作业;池口至少设两人进行监护, 并能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4) 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 应采用机械

7、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5 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 要。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 0m/h。(5) 监护和救援人员应能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6) 作业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重新进 行池内气体检测。(7) 作业结束后,清理干净池内工具、杂物,作 业和监护人员签字保存记录。白久丽8除尘系统(锅炉)除尘系统未采取预防和控制 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 炸。其他爆炸(1) 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 制粉尘爆炸的措施,设置监控装置,选用降低爆炸 危险的一种或多种防爆装置。(2) 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3) 除尘系统

8、不得与带有可燃气体、高温气体、 烟尘或其他工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通。(4) 除尘系统的风管及除尘器不得有火花进入, 风管内不出现厚度大于1mm积尘,风管的设计 风速按照风管内的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 5%计算。(5) 干式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滤料制 作,运行工况应是连续卸灰、连续输灰。席家范9水井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气 体(甲烷、硫化氢等)积聚。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1) 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作业流 程。(2) 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程序,办理有限 空间作业票。(3) 作业前,应先通风,现场作业人员在佩戴好 防毒面具、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前提下,排净池 内的物料;再检测

9、,对池内硫化氢、氧气含量检 测合格后方可作业;池口至少设两人进行监护, 并能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4) 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 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5 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 要。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 0m/h。(5) 监护和救援人员应能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郑宇10主电室、电气室、配电室(1)未设置通风或空调系 统,电气盘、箱、柜安全防护 装置缺失。火灾触电(1) 设置通风系统或空调系统,确保电气设施完 好。(2) 电气盘、箱、柜必须设置设备编号、当心触 电标识、单线系统图、接地和接零标识。(3) 相序线及接线标识规范、柜门保护接地并牢 靠、接线位和母牌等裸露部位均有有机玻璃罩、 穿线孔应封堵、线路应横平竖直、固定有序。刘延新(2)高、低压电气柜前未铺 设绝缘胶板,使用不合格安全 用具。触电(1)高压柜前必须铺设绝缘胶板。(2)高压试电笔、绝缘手套、绝缘套鞋、接地线 等电工工具和防护用品必须按检验标准要求送检, 并张贴标识,确保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