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32793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烂漫的点地梅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温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自学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这一课,我们应该重点探究哪些问题?预设:点地梅的顽强、美丽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说高原筑路兵可亲可敬?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3、出示自探提示,学生自学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批准在旁边。二、解疑合探(一)、交流点地梅的顽强、美丽。1、感悟点地梅的顽强。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1)

2、“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引导学生抓动词扎、贴、拥抱来体会顽强点地梅的根为什么要扎得很深,枝蔓为什么要贴着地皮,还要一团团地拥抱土地呢?点地梅到底拥抱的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知道的?联系课文的第一段谈谈自己的看法。出示雪域高原图片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指导朗读:这是多么顽强的点地梅呀!请用铿锵的语调读出来。(2) “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居然”是什么意思?从“居然”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什么?咱们一起来读出作者的惊讶和出乎意料的欣喜。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扎”“贴”“拥抱”“居然”这几个

3、词语体会到了点地梅生命力的顽强。你们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点地梅的美丽?我们继续交流。2、体会点地梅的美丽“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请同学们充分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点地梅的美丽。(颜色美,姿态美,味道美。)孩子们,这段话写得很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象一下蓝天白云下那烂漫的点地梅。指名读,指名评价。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冰天雪野,点地梅居然能如此艳丽地开放,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桂花的香气袭人,但它却把自己的美丽和芳香留在了遥远的青藏高原。这种独特的美,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带着这样的感受,来齐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会

4、读得更好。3、体会课题中得“烂漫”:结合点地梅的美丽,想一想“烂漫”是什么意思?(色彩艳丽)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课题。(二)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过渡:点地梅的顽强与美丽让我们惊叹,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筑路兵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高原筑路兵的可亲可敬?(1)“如果我在青藏铁路工地上光荣牺牲我要亲眼目睹列车在自己筑起的铁路上呼啸飞驰”补充资料:要修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铁路,难度可想而知,已经有55个战士因修路而长眠在了青藏高原上。(2)“一位战友的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的他却因为施工忙,未能给母亲尽孝送终。”交流、评价:是啊,虽然母子连心,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5、3)“一名年轻战友的妻子”交流,评价,作为父亲,一定希望第一个见到自己的孩子,也是因为要修路,他却未能守在临产的妻子身旁,只能通过电话安慰妻子。他的这种舍己为公的精神怎能不令我们感动?(4)小结:是呀,在青藏高原铁路工地上,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或想象有哪些筑路兵的事迹呢?引导学生填空:为了修筑青藏铁路,筑路兵顾不上(),顾不上(),顾不上()他们是多么可亲可敬啊!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牺牲了家庭、青春甚至生命的高原筑路兵以及家属的无私奉献,才筑成了这条举世瞩目的天路。(播放筑路兵和青藏铁路图片)5、再度体会课题中的“烂漫”一词:结合筑路兵的可亲可敬,想一想:“烂漫”是什么意

6、思?(充满活力,饱含激情)(常用的词“天真烂漫”)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课题。(三)、体会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1、请同学们充分交流自己的体会2、教师总结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都是平凡伟大的。点地梅是平凡的,在青藏高原遍地可见;高原筑路兵也是平凡的,他们只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点地梅是伟大的,在高原恶劣的条件下能顽强地生长;高原筑路兵也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艰苦奋战,克服了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甚至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作者正是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三、质疑再探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

7、,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预设:(1)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2)高原筑路兵还有哪些可亲可敬的故事?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四、运用拓展1、总结收获。2、学生自编题:请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你感兴趣的题型出一两道考考自己的同桌。教师及时巡视,收集有价值的题在班级交流、学生评价。3、教师补充题:(1)积累优美的语段。(2)说话练习如果此时,你就坐在这列开往拉萨的列车上,在天路上奔驰,你最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的是什么?4、教师总结看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认识了顽强美丽的点地梅,而且对平凡伟大、无私奉献的高原筑路兵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也像高原筑路兵那样为祖国建设做贡献!板书设计9、 烂漫的点地梅(借物喻人) 点 地 梅顽强美丽平凡伟大高原筑路兵可亲可敬 无私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