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四单元《充气雨衣》导学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32467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第四单元《充气雨衣》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第四单元《充气雨衣》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第四单元《充气雨衣》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第四单元《充气雨衣》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第四单元《充气雨衣》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第四单元《充气雨衣》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气雨衣第一课时 导学案单元章节第四单元课型认读授课人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学习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读文学习难点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第一课时预习检测学生读题认识 “充 ”字学生质疑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充气雨衣有什么特点?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要用到什么材料?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合作识字、游戏识字。(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测测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2)“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2、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4)接力赛。朗读感悟1、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2、指名读文,正音评价。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一、导入: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2、出示课题:16充(chng)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3、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出示学习目标自主识字、读中识字。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

3、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三、自主合作学习四、初读课文1、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2、交流: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五、课堂检测一、把字音相同的花瓣涂成相同的颜色。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音。板书设计16充气雨衣形声字:嘿,泳,膜,胎,剪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n)假(ji )得(di)易错:膝(x)教学反思充气雨衣第二课时 导学案单元章节第四单元课型阅读授课人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学习

4、重点能用默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学习难点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1、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2、读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1、 小组内交流2、 交流汇报 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 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 一件件雨衣。他拿

5、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1、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2、采取多种形式复述:练习指名复述分组竞赛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词,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徐徐、渐渐)一、复习导入二、默读感悟三、 交流1、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读好小林想的句子。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3)读好小林做的句子,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四、情感升华。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五、课堂检测1、写出和“慢慢”意思相近的词语。2、课文中有三个带问号的句子,看谁能最快找出来!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3、把本课中优美的词语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普通雨衣旋转起裙子 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看)(想)(做)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