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体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323026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体会 12月6日,全市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在花园学校召开。会上倾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对公开课进行评课活动,最终高老师高屋建瓴的对学校信息技术课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内容的整体性。 第一节是邢老师上的“用卡通拼图”。课上邢老师与孩子们“玩”在一起,特别符合学校生的特点。但在“任务闯关”的过程中却显得沉闷和零散,我考虑主要缘由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学问点,把学问点割裂的过于零碎。学生在体验拼图的过程中不断被打搅,所以效果不是热闹而是“怨声载道”。我觉得假如把任务一、二合二为一效果可能会不同。到了后期作品完成进行评价时,邢老师引导

2、学生不断发觉、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二、小组的有效性。 小组活动在现在的教学中消失频率特别高,两节课中都使用了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肯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观性。我认为仅次还不够,应当发挥小组的最大作用。邢老师是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通过小组得星多少来评比优秀小组。假如在小组竞争的基础上再突出一下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学习沟通、以小组为单位的作品选拔展现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三、反馈的时机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发觉学生在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并急于订正。因此不断使用“广播”和语言来打断学生,而这时学生的留意力在操作上,使得学生不断

3、发出叹气声,也使得学生并没有听清晰老师说了些什么,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我认为,要做到反馈时机合适就必需要做到任务清楚,语言精炼,避开学生理解错误。 四、学案的合理性。 两位老师都用了学案,对学案的使用我存在一点疑义。学案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另一种呈现,还是对学生关心性的引导。学案中的任务一、二、三改为锦囊一、二、三是不是更好。对于学案的使用我也是在思索和摸索,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完善。 五、过程的完整性。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自学、应用、展现、评价、订正”几个部分。整体上体现过程,部分里也应当体现,这样学生的体验才是完整的。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点思索。通过听老师们评课和听高老师的报告我也学到了许多。假如这些能互为补充,去粗取精,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就能上出更好的课,学生也能更多的受益。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