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322830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方存)5篇 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 方存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税收征管也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信息化的广泛运用,使海量数据的即时获取和精确分析成为现实,为研究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特征提供了良好条件,带来了税收服务手段、服务理念、服务载体、服务管理的大跨越 关键词:大数据 应用 管理 信息化 现今很多人随时都会拿起手机发微信、微博,要购物不是上超市而是上淘宝、京东,外出就餐先看大众点评,有问题不是找老师而是找百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这些网络应用。这些网络应用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海量的数据,进行云

2、计算后让用户获得到更好的应用体验。这些随时随地抓取数据的网络应用,让我们感受到,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税收征管也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信息化的广泛运用,使海量数据的即时获取和精确分析成为现实,为研究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特征提供了良好条件,带来了税收服务手段、服务理念、服务载体、服务管理的大跨越。近年来,广东地税依据纳税人类别、涉税业务类别、办理时段等信息,依托数据信息化逐步形成了服务大厅、网上办税、纳服热线、自助办税、短信服务 1等多种渠道并存的大服务格局。 一、实现大数据管税的意义 从目前我们系统的数据量来看,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大数据。我们的征管系统中大量的数据

3、都是传统的结构化的数据,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应该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提高数据质量,如何应用好这些数据。而对于正在生长的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则要关注怎么收集、用什么方式有效管理,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深入挖掘分析、与征管系统数据综合利用,如何“要让睡着的数据醒过来”,转化为税源,才真正体现涉税数据的价值,才能实现“信息管税”。 在涂子沛的大数据中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成本显著降低,人们现在有能力从支离破碎的、看似毫不相干的数据矿渣中抽炼出真知烁见。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手段,对于大力推进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二、当前税收数据应用管理的中存在的问

4、题 近年来,地税部门在税收征管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涉税数据采集、分析、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税收数据的应用效用。 (一)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日益突显 纳税人经营信息存在多样化和复杂化,地税机关获取纳税人信息 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增加,获得纳税人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采用纳税人自报与税务机关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进行采集所得到的信息。虽然省局与市局正在尝试进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但是这些仅仅是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规范的机制。这些因素导致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销售情况、生产成本等信息的掌握不全面,加上税

5、务部门自身也没有一套完善的决策支持体系,严重影响税收数据的收集质量。 (二)税费征收管理系统过多,相互之间存在信息壁垒 目前,地税系统使用软件相对繁多,与税费征管有关的系统包括大集中征管系统、电子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平台、两业系统、数据综合展现平台、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系统等十多个操作系统,这其中有省局开发的,也有市局开发的。这些征管系统有部分在数据交换上互不共享,而软件开发公司也不一致,系统维护相对繁琐,给基层税务人员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信息数据分析利用的广度深度不够 一是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利用不足。目前的税收分析主要对税收任务的分析,只是局限于对某些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虽然这

6、几年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是没有形成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分析模型,与宏观经济、市场变动、企业财务数据等联动分析不足,没有完全发挥数据信息利用应有的作用。二是税收业务与技术没有有效的融合。目前在基层税务机关这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业务与技术 3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业务与技术的有效融合,导致对各方信息的横向比对和各时间段信息的纵向分析不足,从分析比对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无法形成对信息分析利用的合力,制约了对信息的深度分析利用。 (四)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 目前,以我县的干部职工为例,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计算机知识的干部很少,另一方面,由于年轻干部交流频

7、繁,精通税收业务的干部也不算多。因此税收信息化建设队伍任务繁重、人员不足、素质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更是相当缺乏,即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性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这就造成即使拥有大量的有用数据,我们的基层税务人员也不懂分析利用,无法及时从中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 三、完善税收数据应用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手段,树立“信息管税”的新理念我们都已清楚的看到,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监控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对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税收征管已经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紧密依托数据信息手段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已经成为税收工作的必然要求。结合风险管理和大数据理念

8、,做为新征管改革的突破口,将大数据税收征管模式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质量控制手段,达到堵塞漏洞、纠正偏差、提高税收质量的目的。 (二)制定数据规范化,提高数据质量 要提高数据质量,必须要有数据管理标准和采集操作规范。一是要规范数据采集渠道。建立基层分局、县区局、市局、省局四级数据采集网,有条件的可设置涉税数据采集专业岗位,专门从事纳税人生产信息、交易信息、经营动态信息的采集。二是要加强数据质量的管理。按照统一标准录入有关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逻辑和真实性检验,把好数据进口关;制定数据审计规则,加强数据质量事中控制和事后比对

9、,将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为数据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三是实行信息数据集中处理。建立覆盖采集、交换、分析、应用等主要环节的数据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各个管理系统各类征管数据统一存储、加工和管理,实现各类信息资源互通互联共享,实现征管工作各环节在信息化支撑条件下的相互衔接。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实现全社会的涉税信息共享一方面,大时代数据必将全方位构建数据网络体系,通过政府部门建立大数据仓库,实施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工商、供电、建设、房产、交通、国土等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实施统一管理,并对这些数据建立政府数据共享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健全各政府部门间的信息网络,明确各部门通过网络获取信

10、息的相应用户权限,彻底改变信息离散、各自为阵的局面,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为税务部门全面掌握涉税信息提供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撑。同时,地税部门的反馈信息也可以帮助社会综合治税的成员单位掌握有关情况,查找各自工作中的不足和监管漏洞,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四)创新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打造智能税务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建科学有效的数据挖掘和分 5析体系。要建立税收数据仓库,对分散在各个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和统一管理,实现数据资源省级集中和共享,为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基础支持。创新税收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应当注重五个结合:一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通过宏观分析了解本地区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税种、

11、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情况,找到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对有疑点的企业、存在问题多的行业从微观上进行纳税评估、税务稽查,采取切实措施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二是上级与下级相结合。瞄准税收管理现代化方向,省市县层层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思路,分级分类加强税收数据挖掘分析工作。三是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重点数据挖掘分析。四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五是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进行税收数据挖掘分析时,注意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的结合使用,坚持从经济看税源,从纳税人的发展看税源。 (五)培养复合型税务人员,满足大数据税收工作需要 人的因素是搞

12、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实行税收现代化管理,必须培养复合型税务人员。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多专多能”,以博见长,知识面广,易于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培养既精通税收业务,又熟练掌握法律、财会、统计分析、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大数据时代税收工作对拥有复合型税务人员的需求。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既是数据的创造者,又是数据的使用者,这就要求每个税务干部,必须要有大数据的思维,运用大数据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税收管理手段和方式,才能实现税收现代化。 6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广西师范大学版社,202X年7月()谢永健大数据: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利器中国税务报,02年9月17日 (作者单位:连山县地方税务局)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