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诊断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32201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关系的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师生关系的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师生关系的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师生关系的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师生关系的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生关系的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关系的诊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生关系的诊断中学的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双方的一定关系中进行的,教学过程实际广就是师生的交 往过程,任何成功的教学部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都生动 地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之间具有积极肯定的关系,就能增强教学效果, 反之,则会降低效果。教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必须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 好坏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的影响。如有人对702名学 生作了调查,发现其中490名学生(近70%)因喜欢某些老师而喜欢他们所教的课程,对这些 课程兴趣浓厚,作业认真,成绩较好;另有212名学生(近30%)因不喜欢

2、某些老师,而不喜 欢这些老师所教的课程,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积极性,作业马虎,成绩较差。另 一项研究表明,由于教师急躁、师生关系紧张、教学不民主、气氛不活跃,而引起学生智力、 情绪下降的为6080%。尊师爱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这种关系对于教学的顺利发展,对学生个性的成 长和品德的培养,对差生的转化以及师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极大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靠 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需要教师真诚、热情和充满爱 心地去接近学生。一位著名的持级教师这样说过:“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缺乏热情,还谈什 么忠诚党的教育争业呢?同时,我认为儿童健康的成长不仅要靠知识的灌输和

3、智慧的启迪, 而且还要靠教师对他们的爱护备至的深情。如果我们真诚地去关心相爱护他们,他们就会和 我们亲近,在感情上和我们交流,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所孕育的教育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通过师生的有效交往实现的,这种交往主要是通过口头言语 的传递,但包经常借助于表情或其它方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掐伦H. c LiRdDen)把学校师生之间交往模式概括为四种,见下图:师图10-1师生单旬交往揍式图10-2师生双向交往模式(1)教师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图10-1)。(2)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图10-2)。(3)教师与学牛保持双向交往,但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

4、效果更好。(图10-3)。(4)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图10-4)。在师生相互父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师生关系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图10-3师牛、生生双向交往模式师专断型。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以自己为中心,独断、专横、傲慢、不可接近,学 生一切活动都要听其摆布,学生的愿望、要求、情感均受到压抑,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 挥,师生关系十分紧张,严重对立,学生对老师惧而远之。警察型。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类似于交通苔察与行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 苟,但对他们的优点视而不见,专门挑剔,找学生的毛病,批评的态度也比较生硬,师生关 系一般,学生对老师敬而

5、远之。放纵型。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很少关 心学生,学生则感觉不到教师的存在,因而纪律松弛,歪风邪气抬头,无师生关系可言。民主型。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关心尊重学生,遇事与学生商量,学生是班集体的 主人,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学生心情舒畅,自由、活泼、健康,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 老师亲而近之。二、影响师生关系的教师特征师生关系的好与否,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所以我们主 要从教师这一角度来探讨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一)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的关系的表现,一个具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能够发生很大 的教育作

6、用。教育实践证明,威信教师工作的效率,是随着威信的高低而转移的。教师的知 识技能能否更快地为学生所掌握,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能否为学生所接受.与教师的威信有 很大的关系。有威信的教师的每一句话对学生都是有份量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好坏,往往 以对教师的态度为转移。教师的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教师本身的条件是决定性的因素。这首先指思想品 质、兴趣、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等,此外,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习惯等对威 信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对于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 究表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不仅注意到教师知识的广博以及教课的逻辑性等方面,还注 意到教师的性

7、格、信念、人生观以及教师对学生心情的了解等。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 所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曾对三国初中生作了关于学生心目中教师形 象的调查。结果如表10-1:中*日、芙三国初中生关于学生心表10-1目中教弗形象的调養務5T事业型”的敦师理堺同学壮博符人瓷平尿于交谶热心豪肿小粗活动中屈“H 本32%54.逆圉93%华东师大教育系的学生曾对一些中学生做了“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的调查,按学生认为 的重要性排列是:(1)热情、耐心地关心学生。(2)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3)公正、不 偏心、不歧视落后学生。(4)有渊博的学问,善于表达。(5)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处理问题妥 当

8、。(6)工作认真负责。(7)关心学生课余生活。(8)虚心、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以身作则、 能为人师表。(10)注意学生兴趣。另外,还做了“你是否尊敬你的班主任,为什么?”的调 查。对于回答尊敬自己的班主任的中学生,他们主要有三条理由:(1)关心学生。(2)课上得 好。(3)办事公正。年龄较小、年级较低的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大都偏重于情感方面,所以小学教师比较容易建立 威信。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与思维活动的独立 性、批判性的增强,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他们会从各方面去分析、评价教师,主要评价教 师的思想品质和知识水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更重视自己心

9、理品质的修 养和与学生的接触。(二)教师的期望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所作的预期。它是师生相互作用中的重要现 象,是搞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措施。教师对学生的恰当的期望为什么能获得很大效果,对此有各种分析:一种分析认为教师对学 生寄予某种希望时,认为学生是个好学生,就用赞赏的目光看待他的一举一动,在不知不觉 中给以肯定与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也就产生了对教师的信赖,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努力进取,希望能不辜负教师的期望,由此,师生之间在彼此交往中发生了某种微妙作用, 有了一种默契,因而提高了学习成绩。另一种分析认为教师对某个学生产生了某种期待之后, 就会更有意识地、更多地、更

10、细致地给予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起了促进作用。这两种分析都 表明,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期望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是引起积极还是消极的效应?取决于教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 实际水平以及根据期望采取的行动是否恰当。因此,为了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防止消 极效应,使师生良好的关系健康发展.教师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树立切合学生实际的期 望,并经常注视学生的发展,及时调整原有的期望,其次,必须根据恰当的期望,采取有利 于学生发展的适当行动,以促进积极期望效应的实现。(三)教师的领导方式师生关系的好坏与教师的领导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学生班集体的社会气 氛有决定

11、性的影响,从而制约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的领导方式,一般说有专制的、放任自流的和民主的领导方式。专制的领导方式造成的是学生普遍与教帅关系不好,师生之间对抗情绪严重。因为采用这种 领导方式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个人的需要,不去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的精神与创造力,动辄骂 学生、训斥学生,致使学生丧失自信与自尊,对老师充满敌意。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造成的是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和失望,师生关系无从发展。其原因在于或 是教师缺乏工作责任心,或是教师能力太差,学生因得不到教师良好的引导,变得急躁,整 个班级像一盘散沙。民主的领导方式下的班级气氛融洽、活泼,师生之间关系良好,有利于尊师爱生关系的形成 和发展。因为这种教师

12、既能理解、尊重、信任学生,但又有严格的要求,导致师生关系的良 性发展。(四)教师的爱心对学生充满爱心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的前提。满感情的学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和热情地帮助每个学生,是教师爱心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必须对学生 既真诚又热情,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从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及其学习、生 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五)教师的角色心理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群体中的两大基本角色,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双方对各自角 色的准确认知与扮演。教师作为重要角色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经过学习过程,即对角色权利与义务的学习,

13、这种 学习对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做为教师,他必须知道教师的职责与荣誉,必须学会关心 和热爱学生,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不断地从学生那里获得积极的心理反应, 使教师角色的行为模式逐渐地巩固起来。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从而 使学生正确地表现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像个学生的样子”这样,师生双方通过对各自角 色的积极学习和扮演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学生对师生关系是极为敏感的,他们常常对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扰,了解他们的困 扰,是改进师生关系的前提。为此,我们安排了一个题为“你与老师相处过程中感到困扰的 问题”的测验。测验共18个问题,每个问题作“是”(打V)或“否”

14、(打X)两种回答。1. 你经常不能明白老师的讲解。()2. 某位老师对你感到讨厌或你讨厌某位老师。()3. 老师常以纪律压制你。()4. 老师上课不能吸引你。()5老师不了解你的忧虑与不安。()6. 你的意见常被老师不加考虑地反对。()7. 老师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优劣与奖惩学生的尺度。()8. 你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9. 老师常体罚或变相体罚你。()10. 老师常给你增加学习负担。()11. 某位老师对你有点冷漠。()12. 你的思想常被老师支配。()13. 你在学习上的创造性见解常得不到肯定。()14. 老师常让你感到紧张与不安。()15. 老师常误解你的行为而斥责

15、你。()16. 老师无法帮助你改进学习方法。()17. 老师很少与你倾心相谈。18. 你常屈服于老师的命令与权威。()计分表(答是者给1分,答否者给-1分)I数目147101316小计分数II数目258111417小计分数m数目369121518小计分数总分:测査结果的解释与辅导:总分为8分18分,表明困扰程度严重或较严重。总分为-8分7分,表明困扰程度中等。总分为-18分-9分,表明困扰程度较轻或很轻微。计分表I栏上的小计分数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困扰程度:46分,程度严重或较 严重。-33分,程度小等。-6-4分,程度较轻。表II栏上的小计分数表明师生在情感距离上的困扰程度:36分,程度严重或较严重。-32分,程度中等。-6-4分,程度较轻。表III栏上的小计分数表明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的困扰程度:36分,程度严重或较严重。-32分,程度中等。-6-4分,程度较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