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第11-21课.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320749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复习第11-21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第11-21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复习第11-21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复习第11-21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复习第11-21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由 个少数民族组成。(2)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 、 的格局。(3)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筹建 时提出A、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 的民族政策。这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行使自治权。 全国建立了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二、党的民族政策(1)西藏:废除 制,进入 阶段 援藏干部: 。成为五大牧区之一(2)内蒙古莫力瓦达斡尔族自治区成为 基地。(3)傣族自治州成为 基地。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提出: 从维护国家统一和和中华民族

2、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 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制度, 、 和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即 ,两种 。)2、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年 月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年 月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中国人民 ,标志 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七子之歌 澳门中的七子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推进祖国统一1、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 , ”的对台基本方针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台湾调整 政策两岸打破了近 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 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 会,两个团体达

3、成共识(坚持 ;加强两岸 ,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 的指导思想。 第14课钢铁长城 一、海军建立: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3、1971年自行研制 ,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 。4、海军由 潜艇部队 、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 、 海军陆战队 等多兵种组成。二、空军建立:1、在 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2、 年我国仿制成功 。 三、导弹部队:1、 年组建成导弹部队,担任 的特殊任务。2、陆续装备了 、 、 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我国外交政策: 的和

4、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年底 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 。(2)内容 、 、 、 、 。(3)意义:在国际上 ,成为 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1)时间: 年(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 ,没有 参加。(3)周恩来提出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 中美关系:敌对状态长达 年。事件:1971年“ 外交”1971年7月 秘密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 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 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说明了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

5、 问题。2、 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 年10月25日,(2)第 届联合国大会(3)重返联合国意义:(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的胜利。(2)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即 会议)(1)时间: 年,(2)地点: (3)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5、2001年中国加入 。第17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一、两弹一星:指的是 弹、 弹和 卫星。(1)国防成就: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主持研究的 被誉为“两弹元勋” 年10月,可用于实战核导弹试验成功。 导弹之父(2)航天成就

6、: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跨入世界航天先进国家行列;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 年第一艘载人飞船“ ”发射成功;2005年“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二、农业成就: 年,我国水稻专家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被世界农学界誉为“ 之父” 列举本科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一、863计划:(1)19 年 月 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2)七个领域新 、航 、激 、能 、生 、自 、信 。1996年又将 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7、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 时代(2)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 、查询各种各样 资料。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基础教育的发展: 于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年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法到 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 教育。属于( 教育)二、“科教兴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 ”的发展战略, 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1)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他们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 以上。(2)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学位分三级: 、 和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一、 文学: 1956年,提出了“ , ”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

8、现崭新的局面。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揭晓,获奖的有 二、艺术作品反映革命年代故事片 和电视连续剧 映历史题材 ;反映新中国诞生的故事片 反映改革开放的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舞剧 三、体育成就: 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射击运动员 ,获得了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 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 。 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 会。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 2、 的改革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的能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保险制度; 保险制度)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