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31608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修改后) 巴马一小 赵红一、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者、探究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在品词析句中感悟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与欢腾;掌握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的方法;体会文段的表达特点,背诵积累,学习运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会写、掌握本课要求的字词。(2)体会文段的表达特点,背诵积累,学习运用;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指导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感受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色。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感受

2、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三、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激发情感,想象创新。四、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1、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水草肥美,风光秀丽,是世界闻名的的大草原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草原,欣赏那里独特的风光吧。(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写课题。“15、锡林郭勒大草原”。(学生读题。)2、出示多媒体课件(剪辑过的配乐锡林郭勒草原风光)同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3、歌曲。【设计意图】:草原对本地区的儿童是遥远而又陌生的。教师用音乐和丰富的图片对学生形成强烈冲击,让学生充分感受草原的景色特点、民族歌舞、学生在美的赞叹中交流对草原的初步感受,激起学习的强烈欲望。3、同学们,你们感觉这里景色怎样?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走进文章和作者进一步交流来到草原后的独特感受?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读一读最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哪些段落写草原的美丽广阔?哪些段落写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三、品读第一、二自然段。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大草原的广阔美丽的?并把你感受最深的词句划下来,读出来,看谁读得精彩,读得美。2、汇

4、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去学习相关的内容。学生讲到哪部分内容就学习哪部分内容)(1)草:A.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这句话你还能从哪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抓住“满眼,铺向”两个词来体会:(学生读句子,师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手势指导学生目光穿透教室墙壁,一直望向远方,眼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绿色,从“满”“铺”理解草原的广阔,草原的绿。)指导读文,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软绵绵的、绿油油的、大草原真广阔呀!把你这种感觉读出来。B.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师:从这句话你感

5、受到什么?比你们现在还高!草不仅高,你还感受到什么?(茂密)想一想:在草原上捉迷藏,会是什么样子?(发散)指导朗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就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吧。连起来读读,感受一下草原的广阔美丽。【设计意图】:1.“品词、品句、品读”是体现阅读教学工具性的有效方式,抓住词眼让学生比较、揣摩、体会,突现了“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代讲”。2.在学生的学习汇报中,随机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突出了阅读教学“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的要求。 (过渡语 ) 师:你还从哪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广阔?(2)湖水:A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

6、事里的宝镜一样。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湖水就像神奇的宝镜呢?(清亮)预设问题:为什么说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嵌着”是什么意思?师:湖水不仅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还映出了什么?(发散、展开想象)练习: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映出了(),映出了()还映出了(),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神话故事中宝镜的样子、作用,体会湖水的神奇与美丽。我们再读读描写湖水的句子,体会一下它的清澈与神奇。(过渡语)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不仅有茂密的青草,一洼洼清亮的湖水,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呢!(3)野花:A读句子,谈感受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

7、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草原上的花美在哪里?(颜色,种类)练习: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的(花),()的(花),()的()美丽极了。指导朗读:在青翠的草地上,点缀着婀娜多姿的野花,它们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读吧!(4)小结:作者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一碧千里的(),然后描写了清亮的(),最后写了各种各样的(),写出了草原的广阔和美丽。【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式将对文本的感悟和语言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了以说促悟的效果,体现了阅读教学积累运用,读写结合的要求。(5)再读1、2自然段,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说说如

8、何快速背诵第二自然段内容。【设计意图】:1.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文段的表达特点,掌握理解段落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运用作铺垫。2.“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在课堂中加强背诵的训练,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之一,有了厚实的语言积累,才能解决怎样说写的问题。指名分别来背(板书:野草、湖水、野花)(课件出示课文内容,会背的闭眼背,不会的照着读出来。)三、小结过渡:阅读课文时,抓重点句就能理解段落的内容,这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现在阅读3、4自然段,看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实践中发现文段的表达特点,掌握读懂段落内容的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激发学

9、生的探究热情。1、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默读思考“欢腾”什么意思?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再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2、在欢腾的各种动物和牧民中你最喜欢什么,你来表演一下。(讨论表演,学生模仿各种动物作动作,模仿牧民唱、跳,把教室变成一个欢腾的世界,理解“欢腾”的情感内容。)【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表演体会“欢腾”的情感内容。体会草原上动物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情境。把内容体会内化为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爱草原的情感,再把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师设问:在这广阔美丽的大草原上,你愿意作欢唱的百灵,还是自由飞翔的雄鹰,还是跑得象风一样的黄羊,百灵鸟,你唱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能唱得

10、这么欢快呢?牛啊,羊啊,你为什么能这样安闲呢?小牧民,你为什么能唱得这么醉人呢?模仿马蹄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声音,体会牧民骑马高歌的情景。)3、朗读指导: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成了欢腾的世界,谁能把这个欢腾的世界完整的读一读。4、草原上的人们在草原上骑马高歌,他们还会做些什么?(翻筋斗,捉迷藏,骑马,唱歌,喝奶茶学生自由表达)。【设计意图】:激发想象,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草原上自由驰骋。)四、板书设计:15、锡林郭勒大草原广阔美丽:野草湖水野花欢腾:动物牧民过渡:美丽的草原广阔无边,热闹的草原生机勃勃,牧民用他们的歌声赞美草原。今天,我们也来学着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五、探索发现,学习表达:1.仿说练习:我们的校园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平时或在课堂中积累的词语说出校园的静态美或动态美。)(1)说一个片断:校园是个美丽的地方。(2)说一个片断:校园是个欢腾的世界。(3)仿照课文,从两方面来说:校园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2.学生练说、展示、评价。六、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自然段。2.完成小练笔.七、课外探究:1、多了解一些有关草原的歌。2、多了解一些描写草原的文章。3、多了解一些草原人民生活的情况。【设计意图】:增加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