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31430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我的老师 魏巍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2、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4、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主人公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在诸多的老师中,有哪些是令你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

2、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二、 简介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三、检查预习 四、整体感知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

3、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 1)老师假装发怒 2)老师教我们跳舞 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4)老师教我们读诗 5)我们看老师写字6)老师排除小纠纷 7)梦里寻师 五、合作探究1、作者为何要写这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学生对老师的爱。是如何安排的?这七件事的安排详略得当,前五件略写,后五件详写,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2、本文线索是什么?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六、品味鉴赏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起全文,引入全文,“最”字突出作者

4、深切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说“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温柔是针对什么说的,美丽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写出老师的心灵美和外貌美。 3、“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老师真的要打“我”么?大家为什么都笑了?仅仅,好像,落,轻轻,敲,笑 。“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

5、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4、“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狡猾”的意思是什么?它的感情色彩是怎样的?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狡猾”原本是贬义词,形容人狡诈刁钻,这里是“调皮,机灵”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天真调皮的孩子对老师的机敏观察和自以为把握了老师心理的得意。5、“我们见了她就不由得围了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6、“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学生们怎样的情感?学生对教师的爱首先体现在学习、模仿上。“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依恋之情。 6、“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这里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热爱之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浓烈。 7、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呼应开头,表达深切惋惜、依恋、怀念之情。 七、总结讨论 1、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文

7、中的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调皮机灵、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好孩子2、这些事是从哪些方面去选择的? 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 3、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合理的选材。 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

8、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之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蔡芸芝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其次,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

9、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 (2)质朴的语言。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惟其无华,更见情意的真挚;惟其质朴,更显出亲切感人。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3)传神、细腻的描写。 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

10、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八、感悟体会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出示一系列优秀老师事迹,让学生体会老师的伟大之处。)九、作业布置 请你用上至少一种修辞手法,选取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写一位你最爱戴的老师。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魏巍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顺序: 按师生间 1 从不打骂我们 老 学 回忆难忘感情逐步 2教我们跳舞 师 生 喜欢笑 加深顺序 3让我们观察蜜蜂 爱 爱 爱戴公平伟大 4教我们读诗 学 老 依恋默默地、站、围 5我们看老师写字 生 师 思念寻师、可惜 6排除小纠纷 7梦里寻师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