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31414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虢镇初中 杨宝国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思想,不是课堂模式题记“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学效率很高的课堂。一是从教学效率上有别于传统教学,二是教学形式上仍然属于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堂内教学活动。直截了当地讲,就是努力向45分钟要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所以,“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思想,不必拘泥于形式。一、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向45分钟要质量”不是教研新主题,但是,却是永恒的教研主题。在我30年的教书生涯中,为了追求“45分钟课堂质量最大化”,曾经历了两次课堂模式的更迭,加上“高效课堂”,应该算3次了。1985年,刚参加工作,教研活动的主题词是“启发式教学”。教

2、导主任在会上给大家解读了概念,指定了一位大家公认教研水平较高的老师作课示范。其实,“启发式教学”我们在教育学里接触过,只是没有实践经验,教导主任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80%的老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用他们自己话来说,不是“科班出身”。作课的是位政治老师,一上课,老师这么讲:“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学生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师:“什么创造了人本身?”生:“劳动。”师:“劳动创造了什么?”生:“人本身。”这就是我见到的第一节“启发式教学”课堂。课后大家评价很高,因为这位老师打破了原来“一讲到底”的固有做法。后来,大家还研究出了填空式课堂用语(例如:老师说“劳动创造”,学生说“人本身”)加以改

3、进。现在看起来十分搞笑,但在当时的确属于新理念。1997年,从乡村调进城区,第一次听到了“目标教学”。多次尝试,不得要领。备课组长指点迷津,说:“先挂黑板,再发纸片。目标挂在中央,板书写在两边。”我茅塞顿开,大行其道,三学期蝉联质量特等奖。如今退守服务育人岗位,一线在搞“高效课堂”,并且总结了一套固定程式,叫“高效课堂三段论”,即,“老师发单单,学生围圈圈,老师转圈圈”。引起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纵观三次教学模式的更替,总是贯穿着一个不变主题思想,那就是:通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所以,在我看来,“高效课堂”不是今人的发明,而是一种教学思想的成熟。 解决45分钟高质量问题

4、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使用了某种课堂组织形式,而在于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大家都知道外因与内因的的辩证关系。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无论哪一种课堂模式,都属于“高效课堂”。从这一角度出发,推广“高效课堂”应该给予教师更广阔的创造性空间,坚持一个观点,即,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二、给每一个孩子同等关注1998年的3月,一位初一数学老师请了长假,学校让我接替他的工作。走进教室的第一节课,我提问了一个女同学。我刚点了她的名字,别的同学就哄堂大笑。这位女同学起立后面无表情,既不回答问题,也不反击别人的嘲笑,似乎课堂上的事与她毫无关系。我一下子明白了她在班上的地位,既怒其不争,又感到同情。

5、期中考试后收试题费,全班都交了,唯独她没交,无论怎么催,她都不说话。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去教导处结账,顺便说明了情况。教导主任一听名字就笑了,说完全在意料之中,学校垫付算了。此事引起我很大振动,看来该生在学校已经小有名气了。然而我并不甘心,我以为她还是个孩子,承受不了这种“软暴力”的伤害。课堂上总是有意无意地让她做点什么,比如擦黑板、收作业。渐渐发现,她能做到注意听讲了。一天我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突然看见她目光炯炯。我突发奇想,顺势在黑板上写了一道一次二项不等式习题,点名叫她板演。结果她一下子做对了。掌声雷动。我第一次看到她红了脸,羞羞答答一副女孩子神态。我竟然心理酸酸的,几乎要掉下眼泪。我的感

6、动一半来自教育的成功,一半来自对孩子的同情。我知道,她解开的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压抑了她太久的一道人格不等式。从那天起,她其它事都不做,专解各种不等式,我不好制止她,就出了一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习题让她做,希望能转移一下她的兴趣,谁知她比比划划地当着全班说出了正确答案,弄得我哭笑不得。要知道那可是超出初一范围的习题。期末考试她得了63分,全班均分超过均分线7.44分,我收获了教学质量特等奖。老师们对我的特等奖这么注释:小伙厉害!连*都及格了,能不是特等奖么?现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唯一的法宝就是给予了每一个学生同等关注,给了每一个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我想,这就是我的“高效课堂

7、”。三、允许学生自主发展2004年,我担任初三年级一个普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学。那时,各校都在搞分层教学,普班就是慢班。学校政策是“快班保质量、普班求稳定”。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学生最愿意学班主任的课,这叫“班主任效应”。但是我的班里却有一个体格健壮的男生从不交语文作业。说句实话,我也曾想对他动粗,但我担心自己下不了台,就一直忍着。一日,同化学老师提及该生的种种不是,我说得义愤填膺。谁知化学老师却连连摇头,言谈之中还喜爱有加。争论之余,化学老师拿出了该生作业本作证,最要命的是还有一封节日卡,言辞恳切,其乐融融。我震惊于该生化学知识丰富的同时,被他的语言天赋所折服,看来加德纳的多元能理论绝非虚妄

8、。为了纠正该生偏科现象,化学老师与我合谋对他使用“兴趣迁移法”进行“治疗”。在我们以“中考”为筹码高压威逼下,该生声泪俱下,明确地告诉我:虽然他在语言方面颇具天赋,可就是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感到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条长得难以读完的万言书。我们不仅没有治好他的“病”,反倒他的化学成绩也下降了,只好草草收场,顺其自然。那年,该生参加了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拿回了陕西省二等奖。我以为:“高效课堂”不能单单追求课堂知识的掌握,应该放眼教育的长远效果。教师必须有宽阔的胸怀,有为学生谋取终生发展的意识,允许学生自主发展。四、准确拿捏,收放有度2006年我带初二。开学第一天,一位家长带着他的儿子来报名,这么大的孩子

9、不应该有家长陪,我颇感意外。家长态度很诚恳,介绍了孩子的学习情况,表达了家庭的希望,要求孩子升级时一定要考入重点班。事后,我查看了孩子去年所有成绩,每次都在班级前10名,怪不得家长要寄以厚望呢。然而事与愿违,该生期中考试名列17,期末31。家长急了,找到我,共同查找原因。同室办公的老师提醒我:家长事必躬亲的孩子自理能力弱,不可以撒手的,要时时督促,事事查问。果然如此,经过一学期跟踪督促,该生跃居全班第一。在高兴的同时,我心里真有点后怕,要不是同事及时点中要害,还真的耽误孩子了。我也观摩过几节“高效课堂”展示课,提倡生生互动、合作探究是好的,但不能让课堂失控,交流会一样热闹的讨论未必是真真的合作探究,有时候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所以我以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思想,不能生搬硬套。自主发展不是放任自流,无论是堂课教学还是整体教育都要准确拿捏、收放有度。“高效课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教育工作者经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模式的砺炼后,浓缩出来的一种更贴近学情的教学思想,当然,像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成长一样,“高效课堂”教学思想,也在不断的完善。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发教师报2016.6.5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