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概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313116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概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资源概况摘 要: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 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土地资源是指,土地, 作为自然要素,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 济效应的那部分土地。对于土地资源,由于人类利用不当或受某些不 利的自然因素影响造成了全球化的土地资源退化,是人类意识到土地 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关键词:土地 土地资源 问题 稀缺 措施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 史综合体,并包括人类活动的成果。它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宝贵的自 然资源,处于地球表面固定位置上的具有立体垂直剖面的空间客体, 它向上向下的范围是现在及可预见的将来

2、人们利用土地的能力所能 达到的部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与其他生产资料相比,具有自己的 自然特性及经济特性。自然特性包括琪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面积、 数量的有限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以及维护得当可长期使用的特性。 其经济特性包括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的多向性和方向变 更的困难性;土地利用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土地利用后果的长久性和 社会性;土地报酬的递减性以及土地对投入成本的储存性。土地与劳 动、资本一起被称为生产三要素,其中,尤以土地与劳动为最基本的 生产要素,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值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与土地有所不同。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 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

3、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 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 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农、林、牧 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 质和量两个内容。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 度的改造措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 史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所包含的内容可能不一致。如大面积沼 泽因渍水难以治理,在小农经济的历史时期,不适宜农业利用,不能 视为农业土地资源。但在已具备治理和开发技术条件的今天,即为农 业土地资源。由此,有的学者认为土地资源包括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 济

4、属性两个方面。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 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 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因此, 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 复杂多样,土地利用差距明显;山区对于平原,耕地、林地占的比重 小,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少,特别是耕地的后备资 源不足;水土资源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中国国土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 面积,居世界第 3 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 12位的国家中,中国

5、居第11位。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按利用 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 特点。中国的土地类型由于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 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 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 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 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所以保护耕地对于中国发 展是十分必要的。在中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 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

6、族多利 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 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 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 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 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 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 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怎样做到既能合理保 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又能使国家得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难题。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些

7、不合理处越来越得 以显现。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问题显著。由于水土流失、 土壤荒漠化,以及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耕地,从建国到 1983 年我国失去耕地近10亿亩,同时新垦耕地8.1 亿亩,净减耕地1.9 亿 亩。全国人均耕地解放初0.18公顷,80年代初为0.1 公顷,减少近 一半。目前,我国耕地的有机质含量约为1.5%,低于欧美国家2.54% 的水平。东北黑土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开垦初期为 810%,目前降为 15%;长江和淮河流域目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一般不足1%。其原因 是农民对耕地“用多养少”、水土流失、不懂科学利用土地等。另外 在人口迅猛增加的同时,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据国家统

8、计局统计, 1986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 1958年相比,累计减少约 4073万公顷,平 均每年减少 140万公顷左右,扣除开荒造田增加的耕地,每年净减耕 地 50 多万公顷。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 2004 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 查结果,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2003年的 0.095公顷下降到0.094公 顷。还有森林、草场资源和植被破坏严重。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 50 公顷,草场以每年133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化面积近半个世纪扩 大了 500万公顷,其中 90%是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由于植被 及森林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每年被冲走的地表土达 50 亿吨,约为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20%

9、,损失肥料4000万吨。全国水 土流失面积多达15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从而导致了 近些年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在住房问题上,由于土地具有稀缺性, 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住房需求随之扩大,土地供不应求关系下,房 价一路飙升,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国十条”,试图降低房价,稳定 房价,但效果并不明显。此外,我国土地资源还面临着沙漠化、盐碱 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要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我们要对农用地进行 保护。保持耕地总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建设用地对农用地 (主要是耕地)的占用,为了保持耕地数量的相对稳定,我国实行占 用耕地补偿制度,以限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通过实

10、施非农建设 用地“占一补一”,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耕地总量相对稳定的 目标。还要保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对基本农田实行全面规划、合 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在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地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签订基 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基本农田的地力 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及义务,奖励与惩罚,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应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还要 改善耕地质量,提供耕地生产能力。保护耕地,实质上是保护耕地的 生产能力,以保障粮食安全。而耕地生产能力又取决于耕地的数量和 质量两个因素,因而在保护耕地数

11、量相对稳定的同时,要重视耕地质 量保护。同时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改变粗放的用地模式。耕地利用 集约度是指每单位耕地面积上所投劳力、资本的多少。提高耕地利用 集约度,改变粗放的用地模式,具体采取以下措施:兴建和维修排灌 工程设施;改良土地,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沙化、盐渍化、水土 流失和污染;禁止闲置、荒废、破坏耕地;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同时 应该建立耕地预警系统。引导建设用地有序扩展,控制建设用地的规 模,以供给引导需求;大力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政府还要加 强土地宏观调控,促进可持续发展。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 投入脱钩,例如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虽能使农作物增长,但也能 使土壤结构

12、变坏、环境遭受污染。因此,应使有损土地和环境的投入 要素使用量持续下降,直至脱钩,以无污染、无公害的投入要素取而 代之。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外 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他人或公共环境造成了影响,但经济活动主体又 不将此种影响计入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价格当中。这种外部性的存 在,是造成土地、人口、环境系统失调的基本动因。实行持续发展, 要求将土地资源与环境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将破坏土地资源与环境 的代价由责任人承担,从而使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成为人 们的自觉行动。还要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根据资本积

13、累、技术进 步和自然资本变化,使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与土地人口的承载力、人均 社会福利最大化相适应。还要做到消除贫困,贫困是人类-环境系统 恶化的重要动力。为了维持生计,穷人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资源,致 使环境恶化,而这种结果又反过来使贫困人口更加贫困,如此循环下 去,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逐步消除 贫困。以上就是针对土地资源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对策,要想保护好宝 贵的土地资源,就要从这些做起。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作为一名学习资源与环境概论的土地 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我们更要随时关注土地资源问题,让大家意识到 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宝贵,从而自发的做到保护土地资源。参考文献:1. 刘琪 中国土地2007.12 总第 264 期2. 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2010.7 科学出版社3. 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2007.8 中国农业出版社4. 中国土地学会会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