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307221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在为谁读书一位CEO的来信第二封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xxx,通过上面的几页信纸,你应当认识到了理想的重要。可是这毕竟有些空泛,可能让你热血沸腾,觉得在自己的一生中,应该做些事情。可是等到冷静下来之后,却觉得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那么别着急,我先给你讲个刘邦的故事。不过在讲刘邦之前,我们不妨先说说陈涉。陈涉就是陈胜吴广起义里的陈胜。他从小就是个农民,天天面朝黄土北朝天。秦朝那会儿,地主们才有资格去当官,而农民除非去当兵,不然绝对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陈涉不大服气,觉得地主有许多草包,而贱民中自有俊杰。他胸中深藏着远大的抱负。一次他受雇耕作,雇主催逼得很急。陈涉愤愤不平,休息时走

2、到田塍上,对着一起劳作的兄弟们说:“如果我们当中有谁以后大富大贵,可不要把兄弟们忘记了!”兄弟们都笑话他:“你不过是雇农而已,哪来的富贵?”陈涉长叹一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是啊,鸿鹄志向在于蓝天,岂是那些在矮树低墙之间扑腾,每天只求温饱的麻雀们所能理解?后来陈涉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虽然有天时地利之便,但若是没有年少时候的壮志,想来也不敢挺身而出的。当然,我最想说的还是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我要格外提他呢?因为陈涉做了楚王之后,目光短浅,没有什么更大的作为。而刘邦则不然,他少年时虽类似于一个无赖,后来当上亭长,官品低微,人品似乎也不为人所称道。可是随着理想的建立,他的思想境界日益提高。他人生理想的

3、真正确立,是从他看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史记中记载:“高祖尝游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就是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思想模式之中,“大丈夫”就等于是皇帝。这对于身为草芥小民的刘邦来说,的确可以说是惊人之语,狂妄之想了。但是,正是这个理想,让他不再满足于小小的亭长一职,他整个人焕然一新,开始了百折不挠的奋斗。“志高则品高,志下则品下。”在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南征北战中,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人格魅力,麾下会集了一大帮谋士勇将,屡败屡战,终于灭秦平楚,为解救黎民于秦朝的酷刑苛政、秦亡后纷飞的战火立下汗马功劳。而他开创的大汉朝,对于国家的

4、昌盛,人民的温饱,更是功勋卓越的。他的创业途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刘邦攻入咸阳后,在皇宫的温柔富贵乡之中陶然忘返。这时张良提醒他:“你的志向仅限于这些吗?”刘邦猛然惊醒:自己要是贪恋这里的富贵,那就很可能成为各路豪杰的众矢之的。于是他及时离开咸阳,驻军灞上,使自己脱离险境。这正验证了高尔基的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远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物。试想当年刘邦若是继续满足于亭长的位置,每日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不多的公事,便是与贩夫走卒之徒吃酒赌钱,偶尔出公差还能去咸阳见识见识,回来给乡邻们炫耀一番自己的博大见闻。虽然这种生活未必

5、不开心,很多人都是这样过一辈子的。但若是真的这样,他将和无数凡人一样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又被历史的巨风吹散,不留半点痕迹了。从刘邦身上,我们可以这样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成为那样的人。因为你有了理想,就会不自觉地向实现这个愿望的方向靠近。瞎子心中的世界局限于他的触觉,局限于他每日摸索过的狭小的空间;文盲的世界局限于他的点滴知识,局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对于一个伟人来说,他们的远见有多么卓越,他的世界就有多大。同样,你的心胸有多开阔,你的理想有多宏伟,那么,你的天地就相应有多开阔。一个人拥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获得什么,用什么方法去获得。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体育课上跑步,当老师说今

6、天测试800米。那么等我们跑出起点,开始时还觉得身轻如燕,等跑到700米的时候便觉得精疲力竭,下面一百米只能说是撑过去的。可今天若是1000米测试呢?我们的目光肯定是盯牢1000米的终点的,当我们跑过700米线的时候,肯定不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在这里,它在远处召唤着我们前往。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远大的目标才能将这种惰性尽可能多地驱逐出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我很喜欢这句话:“如果你的目标是月球,那么你就不会羡慕雄鹰。”是的,雄鹰在普通人眼中是令人艳羡的,因为它能展翅高翔,俯瞰世界。可是,当我们的目标是遥远的月球时,我们还会羡慕雄鹰这么点高度吗?况且,崇高的志向除了指明

7、方向,增大潜能之外,还有很多附带的好处。第一,一个人的理想越是崇高,生活越是纯洁。初一看,这句话有些令人费解,可是仔细一琢磨,却觉得大有深意。因为当我们坚定了崇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还会再为身边的烦琐小事情所困扰吗?我们还会对街头巷尾的传闻津津乐道?很多人走向堕落都是因为胸无大志,生活十分无聊,于是就去寻找刺激,最终慢慢步入歧途。艺术家们往往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乱发不理,长须不剃。这是因为他们醉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向着自己理想中的艺术境界奋力前进。可是偏有许多人认为乱发长须是艺术家的标志,于是东施效颦,不免贻笑大方了。因为他们只学了艺术家的形,而不知道艺术家的神那颗崇高执著的心灵

8、。同样在十六岁的年青人身上,他们往往对歌星、影星、球星等成功人士非常崇拜,但他们只是羡慕他们今日的成就,而并不了解这些成功人士的创业过程。如果让他们全面的了解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特别是他崇拜的偶像,他们将会有很大的启发。第二,有崇高理想的人永远不会孤独。有的时候,当你有崇高的理想,但别人不一定能理解你。这个人可能是你的至亲好友。他们认为你的理想一钱不值,你的努力也等于是白费。于是你会觉得众叛亲离、“曲高和寡”。但是此刻,你的理想在你的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温暖着你,照耀着你。你也许是孤单的,但你绝不是孤独的。即使独自伴着孤灯,窗外虫鸣凄清,你也会觉得充实温暖,你能从黑暗中看到曙光的降临。苏秦

9、游说秦国,结果提议不被采纳,一身破烂地回到家中。他的亲人们对他是那样的不屑一顾,认为他是个窝囊废,连他的妻子也鄙夷他。尽管尝到了世态炎凉,但苏秦并未丧失理想。做了短暂的休整,他重新踏上征程。这次,他的目标是六国。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终于以连横之策得到了六国的重用,一个人挂了六国相印,名重一时。当他衣锦还乡,他的家人终于信服他是一个奇才。第三,目标能赋予平常的生活更深远的意义。我认识一个学生,他是学文学的,不过他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尝试着各种工作。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不怕浪费时间吗?他回答说:“我现在准备写一篇小说,主要是描写身边的现实。所以我必须四

10、处收集资料,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这样一来,什么工作都让我觉得意趣盎然。当我帮爸爸下地锄草,以前我觉得头顶烈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可现在我一边干活,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记录内心真实的感受,我觉得特别充实。从事其它工作也是一样。”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因为一个更远大的理想在吸引着他,所以他手头的工作也就显得更有意义。虽然我们未必都想写小说,但如果你心中有了理想,你做的每件事情都在为自己的理想添砖加瓦。当你处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你难道不觉得自己的学习十分有趣,十分有意义吗? xxx,也许你刚才没有休息。不过现在你一定要休息一下了,毕竟,对于励志而言,心潮澎湃确实是很重要的。这就像点燃一根蜡烛,必须用火柴一下子将温度达到蜡的燃烧点以上;不过要想让蜡烛持续燃烧,就要把火柴移开,不然蜡烛会迅速融化。同样,你现在也需要冷静下来,用上面的人物事迹对照一下自己,找出自己的缺漏,这样才能得到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