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305642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集中饮用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综合说明1.1 绪言1.1.1地区饮水安全总体概况截止“十一五”期末,全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85处,其中:缺水工程205处,改水工程80处,设计日供水16586m3,现状日供水14554m3。受益人口14.75万人,受益牲畜14.38万头(只),自来水普及率为26.9%,供水工程所用水源全部为地下水。截止“十一五”期末,不安全人口27.1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9.5%。不安全人口涉及275个行政村,465个自然村。不安全人口中,其中含氟量超标的5.13万人(含氟量大于1.2mg/l),水量、方便程度及用水保证率不达标的22万人。其中规划内不安全人口10.67万人,其中含氟量超标的3.

2、94万人(含氟量大于1.2mg/l),水量、方便程度及用水保证率不达标的6.73万人。不安全人口涉及124个行政村,177个自然村;新增不安全人口16.46万人,其中含氟量超标的1.1904万人(含氟量大于1.2mg/l),水量、方便程度及用水保证率不达标的15.2696万人。不安全人口涉及152个行政村。1.1.2项目区概况本项目属于XX“十二五”规划,规划人口750人数,不安全性质为缺水。项目区现有的水源是村民自己打的几眼土井,近些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现在有的水源已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在没有饮水设施,人均饮水量在20L/d。严重限制了项目区的经济发展。修建该处饮水安全工程是十分

3、必要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人畜饮水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用水量随之增大,特别是近些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现在有的水源已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快该地区建设步伐,改变用水现状,促进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XX镇XX村2.4.5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势在必行。1.1.3工程概况XX镇XX村2.4.5组,位于XX镇的南部。人均年收入3000元。地貌为河谷平原区,南北是山,川向东西,居民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是黄色的类土层。XX镇XX村2.4.5组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多年平均

4、气温在6.8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最大冻层深度1.7m。该地区属于半丘陵半平川区。含水层岩性为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上更新统冲洪积砂砾卵石(含粘土)及申更新统冰水含亚粘土砂砾卵(碎石)组成,厚度10-36米,单井涌水量大于3000吨/日,水位埋深一般2-5米。本工程以开采地下水为供水水源,解决XX村2.4.5组176户,750人、150头只大牲畜,200头只小牲畜的人畜饮水困难。项目区内管网工程按树枝状布设,建设内容有:新打水源深井一眼,新建井房一间,建检修井6个,利用恒压向各个居民户供水,供水的最大自由水头在5个自由水压之上。该项目实施的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18597m3,土方回填1

5、8515m3,钢筋0.4t,砼4.0m3,浆砌石(砖)45m3,铺设管道14210m。人工8441工日。总投资概算为45.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建筑工程25.7万元;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4.1万元;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11.2万元,第四部分临时工程投资0.4万元,第五部分独立费用3.6万元。经济效益分析结论:经济净现值为81.484万元,大于0,经济内部收益率为34.9%,大于经济分析报酬率8%,经济效益费用比为2.6,大于1。详见工程特性表表111 饮水安全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效益1、户数户176 2、人口人750 3、大小畜头(只)350 二、工程设计1、机电

6、井眼1 井深米80 井内径米0.3 出水量米/小时10 2、管网铺设管路米14210 主管路米3980 分支管路米3520 入户管路米8800 检修井眼3 3、井房座1 占地面积平方米15 三、量、工1、主要工程量立方米37161 土方立方米37112 浆砌砖(石)立方米45 砼方立方米4 2、主要材料水泥吨7 表112 饮水安全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钢材吨0.40 碎石立方米5.00 红砖块12760 水泵套1 3、所需劳力及机机械投工工日8446 机械台班94 四、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45.0 建安工程费万元27.5 设备购置费万元13.9 其它费用万元3.6 预备费万元0.

7、0 2、人均投资元599 五、经济评价1、经济净现值ENPV万元81.4842、效益费用比EBCR2.33、内部收益率EIRR %34.94、投资回收年T年3.41.2 编制依据受宁城县水利局委托,赤峰市新雨灌溉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赤峰市宁城县XX镇XX村2.4.5组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任务,接受委托之后,我公司积极开展规划批复情况工作,与委托单位及项目所在地群众进行了深入座谈,并深入实地进行地形测量等外业工作,并于2010年10月完成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依据有: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件;2、城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

8、02004);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DL5021-93);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厅、卫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下发(内发改农字20101566号);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2.1.1地理位置XX镇XX村2.4.5组位于XX镇的南部,距离宁城县天义镇政府所在地28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9007,41035,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生产物资运输十分便利。2.1.2地形项目区地貌为中半川、半丘陵区,居民居住在半丘陵区,居民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面是黄色的类

9、土层。2.1.3气象条件XX镇XX村2.4.5组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多年平均气温在6.8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多年左右最大冻层层深度1.7m。2.2 工程地质2.2.1 区域地质项目区地层岩性为第四季上石炭统砂泥质板岩和砂岩、页岩,其中有硬砂岩、泥灰岩夹层,岩性为粘土含砾(碎)卵石。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级,可不设防。2.2.2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所在区域为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层岩性主要以风积细砂及细砂为主,也分布有粘土层。其中全新统。细砂浅黄色,稍密,粒度不均,厚度在25m左右,承载力标准为210Kpa.2.2.3 天然建筑材料项目区附近没有可用天然建筑材

10、料,所用建筑材料外运。2.3 水文及水资源评价根据宁城县天义镇气象局50年系列降雨资料与宁城县天义镇水利局提供的当地水文、水资源资料,本工程拟选水源为地下水。2.3.1 概述XX镇XX村2.4.5组地属辽河水文地质区,区内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受地质构造、岩性、古地理环境、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制约。构造、岩性和古地理环境控制着地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气候、地貌制约着潜水的动态变化,埋藏深度,补给及排泄条件。大地构造控制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低级别构造和古地理环境则具体地控制了本区含水层厚度的变化,总的说来,受大地构造和古地形的制约,含水层厚度的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变厚。本地区地下水

11、化学成分简单,基本上为单一的重碳酸盐型水,水质较好,但部分地方浅层地下水含水量氟较高,不宜饮用,但氟离子含量在潜水位以下逐渐减少,当井深超过70m时,水中含氟小于1mg/L。2.3.2 地下水水源评价地下水资源的评价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1 水均衡法;2 开采试验法。1 水均衡法 (1)、各项补给量计算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Q入=10-4PF 式中:Q入多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万m3/a); P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 F计算区面积,12.21km2; 降水量入渗补给系数=0.13。 Q入=10-40.130.4212.21106 =0.63万m3/a侧向补给量由于项目区位于大城子河下游,其侧

12、向补给量是影响项目区地下水储量的因素之一。计算区侧向补给为西侧和南侧,长67.30m。Q侧=104KHBJT式中:Q侧侧向补给量(万m3/a); K含水层渗透系数,K=21.72m/d; H含含水层厚度经查 H含=18.5m; B计算宽度(m); J水力坡度0.006。经计算Q侧=10-4KHBJT =10-421.7218.567.300.006365=5.92万m3/a 河流侧向补给量在项目区经过的坤头河已属季节性河流,水流以洪水为主,对地下水的补给时间短,补给量也很少,可忽略不计。 田间灌溉回归补给量田间灌溉回渗补给地下水量,包括灌区和井灌二种。Q回= Q灌式中:Q回田间回渗量(万m3/

13、a); Q灌灌区灌溉用水总量,0.90万m3/a;田间灌溉回渗系数,灌区取灌=0.15Q回= Q灌灌=0.900.15=0.14万m3总补给量Q总=Q降+Q侧+Q回 =0.63+5.92+0.14 =6.69万m3/a(2)、各项排泄量计算现状开采量现状开采量由居民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企业用水量及灌溉用水量构成。见表31表3-1 现状开采量表流域开采量(万m3/a)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圈养牲畜用水量企业用水量灌溉用水设计常住人口耗水量(l/d)大(小)牲畜耗水量(l/d)企业(个)耗水量(万m3/年)面积(亩)耗水量(m3/亩)瓦南-东五家3.37506035060(40)15060潜水蒸发量项目区地下水位埋深超过该地区潜水位蒸发的极限埋深,因此该地区潜水蒸发量可忽略不计。侧向排泄量计算区侧向排泄为东侧和北侧,长38.5m。Q侧=104KHBJT式中:Q侧侧向排泄量(万m3/a); K含水层渗透系数,K=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