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30496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色散教学案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色散教学案例 如何实践新课标下的教学,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光的色散原是选学内容,教师对其中知识的背景资源掌握较少,组织开展探究学习更感困难重重。现就我们如何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一、教学目标1、知道白光的组成,了解物体颜色的成因,体验色光和颜料混合的特点。2、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新事物,养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4、感受科学思维、体验探究历程。二、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光的色散及色光的混合,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思考的习惯。2、难点:实验演示色光的混合。三、实验器材1、演示用;三棱镜2个,白硬纸片1个,

2、水,大烧瓶1个,红、黑、白纸片各1张,贴好色纸的陀螺1个,平行光源1个(备用)。2、学生用;硬黑纸片1个,红、绿、蓝、黑、白的纸若干,玩具陀螺4个,剪刀一把、固体胶1个。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让学生观察射人教室的太阳光的颜色(白色),如阴天,则用平行光源代替。(2)演示:让学生观察一个大烧瓶和一杯水的颜色(白色或无色),教师当众将水灌满大烧瓶,并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用白硬纸片承接从烧瓶中射出的光线(如图1)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的现象。(纸片上有犹如彩虹的弧状彩带)。 教师介绍彩虹传说,并说明为研究彩虹的成因,13世纪德国的西奥多里克首次发现图1的现象。从而解释了彩虹是由大量圆形的水珠折

3、射和反射形成的。(3)让学生对图1的实验现象提出疑问并猜测问题的原因。学生的提问可能有: 彩带为何为弧形?弧形的原因可能与烧瓶的形状有关。(老师给予肯定) 色光从何而来?色光的来源可能是:(a)白光在水中所走的路程不同而形成不同颜色。(b)白光被水稀释而成不同颜色。(c)水或烧瓶受白光激发而产生色光。(d)白光内本含有彩色的光,烧瓶中的水后被水分解开而现形。教师点明:13世纪德国西奥多里克也曾有如(a)的猜测;17世纪英国的笛卡儿曾有(b)猜测,牛顿曾有(a)(d)的猜测。我们同学中如有上述猜测的就有科学家的思维。上述猜想那个对呢?还要继续探究。白光的组成:(4)教师讲解:颜色问题是古老的课题

4、,自从西奥多里克首次用图1的方法人工模仿彩虹后,对于图1中色光的由来众说不一。400年后的1666年,23岁剑桥大学生牛顿用假期时间,在英国北部的农村老家用简便的仪器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从此才揭开了色彩之谜。(5)教师简要说明牛顿实验方法如图2,介绍三棱镜,请学生完成图2的光路图,并猜测出射光的颜色。(学生应用折射定律完成图2,猜测出射光 为白色)(6)演示图2,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观察结果。(演示时,光线要先照在墙上,然后用白硬纸片由远及近地承接。以使学生看清楚光带并确实感到彩带是从棱镜发出的)。学生汇报:观察到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形成红、黄、绿、蓝、紫等颜色。教师强调:精确的实验可以看

5、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并将板画图2,改成图2”。(7)师问:彩色的光带是如何产生的?学生讨论并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观点。说明当时牛顿对实验中彩带来源有两种猜测:七色彩带可能是白光经三棱镜后被分解;七色彩带也可能是三棱镜在白光刺激下发生的。为判别这两种猜测,最简便的方法是将七色光带重新汇合在一起。看汇合后光的颜色。如果是白色,说明白光由七色光组成;如果不是白色的,说明彩带是由棱镜产生。(8)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图2”中的彩带重新汇合在一起。并说明设计原理。学生设计方案可能有: 用平面镜反射;用三棱镜折射; 用透镜、面镜会聚等。(教师重点引导同学判别已学的(方法是否可行。方法可依照

6、反射定律作图给予否定,方法可依折射过程中光路可逆原理。说明前后两棱镜相邻面平行时。适当调节后面棱镜的人射点,可使彩带在刚出射时会聚于一点。并将这一方案画成图3。)(9)演示图3,观察出射光 的颜色并汇报。(结果为白色)(10)师生总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并说明这就是1666年牛顿研究的结果。物体的颜色:(11)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如图4,在桌面上用黑色硬纸板围成圆筒(尽量围密),将颜色分别为白、红、黄、绿等不同色小纸片放在筒中,用眼睛贴近纸筒观看小纸片的颜色,并汇报观察结果。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无论何种颜色的纸片,在黑暗的筒内均是黑色的。(12)师(出示黑色的纸)再

7、问:白光昕含的七色中并没有黑色,请问这张纸为何是黑色?黑夜里,再美的鲜花为何也是黑色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引导不同观点间相互反驳,最后得出:黑色物体对七色光均吸收,物体上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感觉物体是黑色。(13)师:(出示白色与红色的纸片)问:同在阳光照射下,这是白色、那是红色,物体为何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同学讨论后猜测:自纸可以反射所有七色光,红纸只会反射红光。师肯定同学的猜测,并要求课后自己设计一实验来观察验证。 色光的混合:(14)师:白光由七色组成,但自然界间物体的颜色不只七色。这是为什么呢?许多科学家研究了这一问题,得出如下结论:世界上色彩斑斓的颜色可用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混

8、合而得到。演示:让学生观察红、黑色相间的陀螺,如(图5),然后使之快速旋转,看旋转中陀螺是何颜色。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同学桌上有4个玩具陀螺。3张红、绿、蓝色纸、小剪刀一把、固体胶1个。一张写明实验要求的纸片。各组交流汇报实验观察结果。(15)总结:(板书或投影)白光的组成: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组成。物体颜色:物体上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时,物体显黑色;物体上有什么色光进入人眼,物体就显什么颜色。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可以混合成自然界间的绝大部分颜色。(16)作业布置:用嘴满含一口水,背着太阳光,斜向上往空中用力喷出,观察水雾处产生的现象,并将其描绘出来。试用红、黄、蓝三种颜

9、料调制出:橙色、绿色、紫色、棕色。设计一个实验,证实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绿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绿光。实际做做看,并将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推理依据写出。将你家的彩电打开,贴近屏幕边角仔细观察,看屏内有哪几色光点。五、设计说明:中学物理讨论物体颜色的内容仅此一节,学好本节是学生了解五光十色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基础。从教材的编排看,本节内容为认知白光的组成,介绍彩虹的成因,体验色光和颜料的混合。为了加强本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加探究时间,教学中有意安排了物体颜色成因的讨论,将学生较熟悉的颜料混合作为课外作业。关于白光的组成,教材安排了分解和复合两个实验,让学生观察,从直观感受中认

10、识了白光的组成,为了加深探究深度。实际教学中我们将这一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如下: 这一认知过程虽比教材安排来得复杂,却是人类认识自然历程的真实再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应用折射定律这一旧知进行判断推测,有为白光变成眼前的彩带而茫然,有为揭开彩带从何而来而苦苦地思索,有为让彩带重新汇合而艰辛地寻找,更有因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是简单的观察所无法获取的,也只有长期接受这种体验,学生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高尚的情操才能得以培养。三维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关于物体颜色,考虑到直接让学生探究难度较大,特将此问题分化为物体为何是黑色; 物体为何会有红、蓝等不同颜色这两个问题。通过对问题 的探究,学生容易体会出眼睛在感受颜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分析其它颜色的成因降低难度。在普通教室中直接演示色光混合,效果不明显,为此,我们设计了用玩具陀螺体验色光混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提高兴趣。教学过程中,我们适时介绍相关的科学史话,使学生走进科学,热爱科学,从中获取有益的启发。关于作业布置,我们安排了许多动手操作的观察、实验内容,所用器材均是学生容易获取的,方法简便易行,教学中如贯彻落实得好,可以有效拓展探究学习的时空,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